△视频: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童迪 戴钺
华声在线全媒体记者 胡泽汇 姚懿轩 谭斯亮 实习生 卢杰宁 摄影 童迪 剪辑 戴钺
中国最后一间乡间侯府富厚堂,坐落在娄底双峰县荷叶镇,是晚清重臣曾国藩的故居。
故居始建于1865年,青山相对,莲叶田田,黛瓦灰墙,挑梁翘角。百余平方米的红色“帅”字旗风中飘扬。门前的泮池与石板路见证一百多年日升月落,更见证了曾氏家族几代芳华。
“清芬世守,盛德日新”,是悬挂在富厚堂正厅门口的篆书八字联。芒种时节,记者与娄底市政协副主席、湖南省文史研究馆研究员、湖南省楹联家协会副主席傅小松一同品读这副对联,探寻治家之道。
曾国藩故居富厚堂。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童迪 摄
一 家风流传生生不息
富厚堂占地面积四万多平方米,宏伟庄严不见奢华。走进大门,是两块广阔的草坪。曾国藩曾写信叮嘱:“屋宇不尚华美,却须多植竹柏,多留菜园……”所以这里当年是菜园,而非花园,后人亲力亲为耕读不辍。
穿过草坪就是正厅,门口篆书八字联映入眼帘。联不是曾国藩所写,是其儿子曾纪泽在家为父守孝时撰写。八个字言虽简意却赅。
上联“清芬世守”,“清芬”本意为“清香”,喻为德行高洁,出自晋代陆机的《文赋》:咏世德之骏烈,诵先人之清芬。“世守”意为世世代代守护。祖宗的德行高洁,子孙须世代守护。
这四个字原是一块匾额。1781年,乾隆皇帝南巡时,御题“清芬世守”四字给海盐钱氏,海盐钱氏属于浙江钱氏一支,五代十国吴越国创建者钱镠为其始祖。
拨看历史烟云,浙江钱氏千年来人才辈出,即便从清代算起,也是群星璀璨:清代儒臣钱陈群,“秀水诗派”领军人物钱载,历史学家钱仪吉、钱泰吉,还有“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中国近代力学之父”钱伟长,中国原子弹之父”钱三强,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水利专家钱正英,人民日报社原社长钱李仁……100多位“钱氏”院士,分散在世界50多个国家的科学院中,在世界科学榜上占据着极其重要的位置。
“曾纪泽借用钱氏家族牌匾,是为了总结、提炼其家风家训,更是期盼曾氏家族能如钱氏家族一般流传千载、生生不息。”傅小松表示。
傅小松在解联。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童迪 摄
二 创新发展自强不息
再看下联。“盛德日新”语出《易经》:“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在傅小松看来,这里蕴含自强不息、自我更新、自我完善之意,“这才是一个人最高的品德,所以被湘潭大学用作校训。”
“博学笃行,盛德日新”是校训,但又何止为校训。
“日新,还蕴含创新之意。这种创新精神体现在个体的生命历程中,便是《大学》所说的‘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即日警一日,奋发向上,必会不断突破自我,成就自身。”傅小松对下联又有更进一步的思辨。
湖南人一直勇于创新,有敢为天下先的果敢精神,在困境中勇于凤凰涅槃、浴火重生。尤其是近代以来的湖南人,以他们的所作所为,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了自己的贡献。著名历史学家谭其骧先生就曾指出:“清季以来,湖南人才辈出,功业之盛,举世无出其右。”
中国的近代化是谁最先启动的呢?还是湖南人——曾国藩、左宗棠等。第二次鸦片战争后,面对国弱民贫、落后挨打的局面,曾国藩、左宗棠等人发起了以“自强”“求富”为目的的洋务运动,兴办军工民用企业,创办洋务学堂,培养洋务人才,而第一个洋务企业便是1861年曾国藩创办的安庆内军械所。
现在的湖南,经济竞争力、科教创新力、文化软实力、生态承载力、开放影响力在全国进位争先,走在中部崛起前列。
细细品读,如饮醍醐,发人深省。
傅小松感叹,此联上下联皆非原创,是为集联。八字联颇为考验对联作者的能力。此联因重组恰当,珠联璧合,既有历史深度,又有现实高度。时至今日,也没有过时,依然可以用作个人、家庭乃至民族的启迪和教育,激励我们要自立、自强,向上、向善,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三 英才辈出绵绵不息
一个家族何以经久不衰?
古人云,君子之泽,五世而斩。古往今来,家族鼎盛的局面能传到五代以下的并不多。
曾国藩,从湘中山野出发,从籍籍无名读书人到湘勇统帅,走上晚清的历史舞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其毕生追求,因此不管身处什么位置,他都坚持写家书,从清道光三十年至同治十年前后达30年的时间内,写下近1500封家书,于平淡家常中蕴含真知良言以正家风。
他在家书中写道:“以勤俭自持,以忠恕教子,要令后辈洗净骄惰之气,各敦恭谨之风,庶几不坠家风耳。”也提出了对子孙后代的期望:“凡人多望子孙为大官,余不愿为大官,但愿为读书明理之君子。勤俭自持,习劳习苦,可以处乐,可以处忧,此君子也。”
观一屋而知一人,观一府而知一族。
在富厚堂内建有四座藏书楼,藏书多达30余万册。而进门正厅挂着曾国藩总结的“八本家训”:读古书以训诂为本,作诗文以声调为本,侍亲以得欢心为本,养生以少恼怒为本,立身以不妄语为本,居家以不晏起为本,居官以不要钱为本,行军以不扰民为本。
富厚堂“八本家训”横匾。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童迪 摄
富厚堂催生的“治家八诀”“八本家训”“富厚堂日程六条”等家规家训,形成了勤俭孝友、读书明理、向上向善、爱家报国的家风,跨越百年风雨,历久弥新。
故居现在虽无人居住,站在屋檐下,记者仍可以感受到一百多年来缕缕书香不绝。曾氏家族英才辈出:曾国藩、曾国荃等兄弟之后涌现了爱国外交家曾纪泽、数学家曾纪鸿、教育家曾约农、翻译家曾宝葹、教育家曾宝荪、化学家曾昭抡、医学家曾昭懿、女革命家曾宪植等优秀人才,都以自己的学识和才干服务社会、国家,是名副其实的华夏望族。
傅小松告诉记者,富厚堂是写满历史故事、充满人文回忆之地,虽经岁月沧桑洗礼,但风采依旧。富厚堂的“清芬世守,盛德日新”,可谓是中国第一家风对联,它是对曾氏家风的最好注解。从钱氏家族到曾氏家族都为我们昭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注重家风、家训,是家族兴旺发达、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
当今社会价值多元,每个人对生活各有追求,但家风却一直历久弥新。为什么?好的家风,是一个人前进的路标和支柱,告诉你一个人哪怕生于平凡,也当有志向、有兴味,才能找到自己愿意为之付出一生的事业,成人成才。坚守家风,创新发展,无数个人和家族的兴盛才能成就一个国家的繁荣永续。一人、一家、一国都何尝不是在守正与创新中调试,探寻出最适合自己的路径。
最是“家风”能致远。
点评嘉宾:傅小松
傅小松,1970年生。湖南汨罗市人。湘潭大学中文系毕业,大学文化。现任娄底市政协副主席、民盟娄底市委主委。系湖南省文史研究馆研究员、湖南省楹联家协会副主席。
主要著述有:《中国传世名联三百副》(独著,北京燕山出版社,1998)、《人民心中的邓小平》(副主编,九洲图书出版社,1998)、《中国楹联史》(合著,中国文联出版社,1999)、《中华诗人大辞典》(副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中国楹联发展史》(合著,中国文联出版社,2003)、《古今短联趣话》(独著,岳麓书社,2004)、《古今打油诗趣话》(独著,中国书店出版社,2008)、《岳阳与辛亥革命》(副主编,团结出版社,2011)、《湖湘楹联百家》(主编,中国书籍出版社,2019)、《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编,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湖南民盟人物》(副主编,群言出版社,2020)、《湖南民盟史》(副主编,群言出版社,2021)等。
特别鸣谢:双峰县委宣传部、曾国藩故居旅游区管理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