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湖南高校毕业生42.5万,这个会议专门部署就业问题

2021-05-25 19:18:47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余蓉] [编辑:杨帆93]
字体:【

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余蓉

距离2021届高校毕业生离校只有最后一个月左右的时间了,湖南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如何?就业形势有什么特点?又该如何抓好就业工作?5月25日,湖南省2021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推进会在长沙理工大学召开,围绕促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进行了一系列部署。

就业人数:高校毕业生42.5万,再创历史新高

2021年,湖南省高校毕业生增量再创历史新高。全省高校毕业生42.5万余人,较去年增加2.5万人,加上回国回湘就业以及受去年疫情影响失业后产生的新求职者,就业市场人才供给总量居高不下。

记者了解到,根据教育部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平台显示,截至5月24日,我省2021届高校毕业生总人数为424935人,已就业150010人,毕业去向落实率为35.30%,比去年同期高12.7个百分点,居全国前列。

截至目前,全省已累计开展线上线下专场招聘会5000场,提供就业岗位40万多个,其中政策性岗位招录2万多个,大学生征兵8400多个,特岗计划拟提供4700个;对建档立卡贫困毕业生2.7万人提供一对一精准帮扶,实现有就业意愿的高校毕业生100%就业。

为确保“毕业生就业率不降低、就业质量持续稳定”,长沙理工大学2月17日率先举办全国首场高校毕业生线上视频双选会,此后相继推出各种“就业套餐”“一人一策”等举措,充分运用“大数据”技术,构建大学生精准就业服务体系,实现了毕业生就业服务常态化、智能化、精准化,做到了智慧就业。截至5月上旬,开展大中小型双选会41场,参会单位1421家,提供的岗位数量有11368;开展1230场宣讲,提供了9116岗位。截至目前,2021届毕业生签约率已达到70%,在省属高校中居于前列。

就业形势:困境与机遇并存

当前,我省高校毕业生就业环境依然严峻。从国际形势来看,因新冠肺炎疫情全球经济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我省高校出国留学及准备申请出国留学人数大幅下降,逐步转向国内就业市场,毕业生就业整体压力逐步增大。从国内形势来看,全国出口贸易和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相关的数以万计的就业岗位遭受冲击,对我省高校毕业生就业较为集中的经贸类、物流类、市场营销类等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带来严峻挑战。

会议介绍,部分毕业生“就业难”与部分企业“招工难”并存,“互联网+”、高新技术、现代服务业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但不少毕业生的技能水平、素质能力与这些岗位的要求还存在较大差距。我国创新驱动经济发展新模式需要拥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复合型、创新人才,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与当前的社会需求明显错位。

记者注意到,高校毕业生就业观念也有了新的变化。据我省2021届高校及毕业生实名制调研结果显示,高校毕业生就业观念更加多元化,就业选择更趋灵活,但慢就业、缓就业、有业不就现象越发凸显。

尽管就业形势复杂多变,但就业前景也有新的机遇。国家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给就业创业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同时,国家大力实施“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重大战略都必将创造更多就业机会。随着“三高四新”战略,以及全省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一批具有全局性、战略性重大项目的深入实施,可为高校毕业生提供更多高质量的就业岗位。省委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扶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政策措施,深入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和创业引领计划,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拓宽渠道:引导毕业生留下来,下基层,走出去

确保就业岗位充足,是毕业生顺利就业的重要支撑。会议要求,要围绕湖南“三高四新”等重大发展战略,结合全省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性调整,深挖就业机会。要积极联系驻湘大型企业、央企以及本土知名企业,建立供需信息共享机制,举办区域性、行业性、专业性的大型省级供需见面会,依托毕业生常设市场举办专业性、行业性中小型精准招聘会,引导毕业生到重大项目、重点领域、新兴领域就业。

要结合我省乡村振兴、服务乡村建设行动,振兴实体经济等发展要求,鼓励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创业,发挥基层就业的主阵地作用,进一步落实好学费代偿补偿、升学优惠政策。

据统计,我省每年有超过40%的毕业生在省外就业,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和省会城市。会议要求各地各高校要重点围绕“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等重大发展战略,主动联系用人单位和招聘机构,加强校企交流,促进校企人才供需对接,开辟就业新市场,让高校毕业生就业有更多的选择。

提高质量:推动人才市场衔接,鼓励创新创业

要做到好就业,关键还在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会议要求,各地各校要把就业工作纳入人才培养整体战略进行思考和谋划,逐步完善招生、就业、培养良性互动机制,推动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有机衔接。

要依据市场需求及时动态调整学科专业设置及招生规模,实现人才培养供需有效对接。加强对毕业生就业状况的实名制跟踪调查和统计分析,有针对性的提出招生计划增减、学科专业调整以及人才培养的意见和建议。

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快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加强与行业企业对接,引导大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和创业实践,有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创新创业也是就业的重要渠道。会议要求,各高校要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各级教育部门和高校要积极争取当地财政、人社等部门支持,建立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创业街、创业园区、创客空间等,推动研究基地、重点实验室、科技园等资源进一步面向在校学生开放,优先向高校学生创办的中小微企业转移科技成果,促进项目落地转化。要广泛吸引政府、金融机构、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多渠道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资金支持。

同时,会议要求,要以推进平台建设为抓手,优化就业服务;以精准指导帮扶为抓手,提升就业质量;以做实监测统计为抓手,精准统计就业情况。

今日热点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