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与袁老师一起攻关的日子”——访我国著名杂交水稻专家李必湖

2021-05-24 08:43:58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肖军 李夏涛 雷鸿涛 潘炳蓉] [编辑:潘华]
字体:【

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肖军 李夏涛 雷鸿涛 通讯员 潘炳蓉

(1976年,袁隆平(右)与同事李必湖在观察杂交水稻生长情况。新华社记者 摄。资料图)

“非常痛心,非常惋惜。”5月23日上午,说起袁隆平不幸逝世的事情,76岁的李必湖话语中充满伤感。

去年11月份和今年1月份,李必湖先后去长沙和海南看望袁隆平院士。师生见面,谈笑风生,说起曾经在安江农校一起攻关的快乐往事,袁隆平不时哈哈大笑。随着思绪的打开,李必湖眼眶湿润了,侧过头去仰望青山。窗外,雷声隆隆,暴雨如注,似在追忆斯人。

李必湖为怀化职业技术学院原院长、研究员,也是袁隆平的学生和重要助手,为杂交水稻研究做出了特别突出的贡献。

“我这一生中,有幸考进安江农校(怀化职业技术学院的前身)读书,成为袁老师的学生。”李必湖回忆,1964年,18岁的他考取了湖南安江农业学校,毕业后,因表现突出留校工作。当时,袁隆平刚开始搞杂交水稻研究不久,李必湖便作为他的主要助手,潜心研究杂交水稻。

“当时我和尹华奇跟着袁老师搞杂交水稻研究,被称为‘三人科研小组’。”李必湖说,袁老师喜欢开玩笑,经常戏谑说是“师徒三人组”。

“袁老师说话很风趣,从不居高临下,师生常坐在一条板凳上商量课题。”李必湖告诉记者,袁老师平等待人,但对工作要求非常严格,交代的事要是没做好,是会批评人的。

“实现杂交水稻研发成功,培育稳定的雄性不育系至关重要。”李必湖说,6年时间,“师徒三人组”用3个栽培稻的雄性不育株,先后与近1000个品种和材料做了3000多个杂交水稻组合的试验,但结果均达不到每年100%保持不育。

攀登科技高峰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师徒三人从不言弃,在总结经验教训后,袁隆平决定采用野生稻和栽培稻远缘杂交的路子。功夫不负有心人,随着野败在海南的发现,杂交水稻研究走出了窘境。

“我们把野败材料无私送给全国同行进行研究,湖南和全国相继成立了杂交水稻协作组,大大促进了杂交水稻研究。”李必湖说,1973年秋天,杂交水稻三系配套成功,1976年进行推广阶段,全国杂交水稻共推广228万亩。

(上世纪80年代初,袁隆平(左二)、李必湖(左一)在安江农校研究杂交水稻。通讯员 摄。资料图。)

说起当年寻找野败的故事,李必湖至今记忆犹新。1970年11月23日,在海南南红农场一片野生稻生长的沼泽中,李必湖发现了1株雄性不育株,他不顾水齐腰深的沼泽中蚂蟥、水蛇出没,连泥带水用衣服将其稻芽包住,小心翼翼地捧回试验田里。

袁隆平从北京出差回来后,李必湖向他报告了这个事情。“袁老师马上要我带他去田里看,采摘了还没开花的样本,通过显微镜观察,发现该不育株全为败育花粉,十分高兴,连说‘高级高级’。”李必湖说,后来,袁老师给它起名叫“野败”。

“杂交水稻研究材料,袁隆平看得比生命还重要。”李必湖回忆,1971年8月份,在海南南红农场的试验田里,试验秧苗刚种下去半个月左右,刮起台风,下起暴雨,顷刻间就山洪暴发,把试验田全淹了。

袁隆平师徒三人,不顾山洪危险,下到试验田中抢救秧苗,把秧苗连着泥巴取出来,用床板抬回一公里外的驻地。“当时情急,我们三人穿着短裤,赤着胳膊,冒着大雨抢救秧苗。”李必湖说,袁老师因为劳累,又淋了雨,后来得了一场重感冒。

工作上,袁隆平严谨忘我,生活中,却是十分随便。李必湖说:“研究杂交水稻,经常要走南闯北,袁老师吃住都是和我们在一起。”

1970年,云南通海发生7.8级地震,袁隆平师生三人所在的云南元江县南繁基地也受到波及,房屋受损不能住人。基地在篮球场搭起临时棚子,袁隆平和同学们同甘共苦,在棚子中足足住了3个月。

“袁老师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财富,创新的思想、求实的作风、坚持的毅力、负责的精神、严谨的态度、卓越的贡献。”斯人已逝,作为袁隆平的学生和助手,李必湖深情地说:“袁老师的逝世,国家失去了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一位璀璨的科学明星,我失去了一位良师益友。”

(袁隆平院士和李必湖在一起的合影。)

相关专题:音容宛在 功勋永存

今日热点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