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红色基因,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黄晗 何金燕
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湖南考察,首站就走进汝城县文明瑶族乡沙洲瑶族村,重温红军长征过程中“半条被子”的感人故事,要求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发扬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
湖南是一方红色热土,大批共产党人在这片热土谱写了感天动地的英雄壮歌。两会代表、委员们表示,要把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转化为实际行动,真正用好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搞好红色教育,传承红色基因,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代表委员访谈
把红色基因融入湘潭的发展实践
省人大代表,湘潭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曹炯芳
曹炯芳代表。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童迪 摄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红色传统发扬好、红色基因传承好,让革命事业薪火相传、血脉永续。”1月25日,省人大代表,湘潭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曹炯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湘潭是毛主席的家乡,红色资源丰富,深藏着共产党人精神与信仰的密码,是湘潭人民精神的归宿、初心的原点、力量的源泉。
“这些年,湘潭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成绩,靠的就是骨子里红色基因的伟大力量,靠的就是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的赓续和发展。”在曹炯芳看来,只有把红色基因融入到湘潭的发展实践之中,“伟人故里、大美湘潭”的美好蓝图才能变为现实。
去年7月25日,2020湖南红色旅游文化节暨湘潭首届红色文化产业博览会在韶山市隆重开幕。
“湘潭以此为契机,以韶山为龙头,进一步健全红色文化旅游发展体系。”曹炯芳介绍说,近年来,湘潭用好用活红色资源,不断提升红色旅游的吸引力和综合效益,勇争全省乃至全国红色文化旅游的领跑者、排头兵。
“在毛泽东同志127周年诞辰之际,‘神十’入住韶山,以‘九天揽月’精神续写‘十四五’新辉煌,为红色热土再添新时代风采。”曹炯芳透露,湘潭正在筹划创建一个科技成果陈列馆,以红色为底色,瞄准深空、深海,描绘更美“蓝”图,传承红色基因,弘扬航天精神,践行科技强国梦。
曹炯芳告诉记者,湘潭“十四五”的主要目标是围绕高质量发展,着力建设“六个湘潭”,而“文化湘潭”,是其中之一。
“要彰显红色文化的时代魅力,充分挖掘湖湘文化的历史底蕴,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红色旅游目的地,对标世界级文化旅游目的地,实施红色基因传承工程。”曹炯芳说,湘潭人民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把身为毛主席家乡人的自豪感转化为建设好主席家乡的责任感,把湘潭文化的巨大影响力转化为跨越赶超的生产力,把伟人故里的知名度转化为走向世界的开放度,把敢为人先的革命精神转化为敢闯敢试的创新精神。
当好村里的“火车头”
省人大代表,汝城县文明瑶族乡沙洲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 朱向群
朱向群代表。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张劲夫 摄
“习近平总书记去年9月到沙洲瑶族村考察后,我们村成了热门的红色旅游‘打卡’地。4个多月来接待游客40多万人次,光国庆小长假就接待游客12万人次。‘半条被子’故事背后的精神力量,感动了无数人。”1月25日,省人大代表、汝城县文明瑶族乡沙洲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朱向群接受记者采访时,仍激动不已。
朱向群说,2020年9月16日,是他人生的高光时刻。
“习近平总书记勉励我,要当好村里的‘火车头’,做一名优秀的村支部书记,为人民多做实事,传承好红色基因。”习近平总书记的暖心话语,至今令朱向群倍感振奋。他把习近平总书记在村里考察时的深情寄语都打印出来,贴在村头村尾醒目的位置,“乡亲们每天都能看到,牢记总书记嘱托,我们一定不忘党恩,永远跟党走。”
2016年10月21日,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讲述了“半条被子”的感人故事。
“从那一天起,我们村这座精神富矿就被挖掘了出来。”朱向群笑着说,村里建设红色旅游景区,建成“半条被子的温暖”专题陈列馆等文旅景点,运用红色文物、图片、雕塑,借助声光影像技术手段,生动再现了那段历史。依托红色旅游,沙洲村大变样,2020年村集体经济收入已经突破40万元。
朱向群是“半条被子”故事主人翁徐解秀老人的曾孙,“我自幼被曾祖母抱在怀里。我一定把红色故事讲好,把致富路子走稳,用实际行动将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去年年底,湖南(沙洲)红色文旅特色产业园正式挂牌,产业园以红色为底色,以沙洲村为核心,整合周边9个村庄的资源,进一步对接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扩大景区规模,完善景区功能,打造党性教育、廉政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让游客们参观一个红色基地,观看一场红色剧目,通过情景剧、微电影,寓教于游。”朱向群说,“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让我方向更明晰,干劲更足了。我将牢记总书记嘱托,传承好‘半条被子 ’精神,巩固好脱贫成果。”
弘扬湖湘文化 赓续红色血脉
省政协委员,省政协提案委员会副主任、省文史研究馆馆长李文才
李文才委员。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傅聪 摄
“传承发扬优秀湖湘传统文化,紧密联系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奋斗历程,是我们赓续红色血脉,进一步坚定‘四个自信’的必然要求。”1月25日,省政协委员,省政协提案委员会副主任、省文史研究馆馆长李文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李文才说,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红色基因,去年10月份开始,省文史研究馆启动了《习近平总书记用典与湖湘文化》一书的编辑整理工作,目前书稿已经完成,计划将于今年5月推出。
“这是我们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重要讲话精神的一个重要成果。”李文才说,习近平总书记用典与湖湘文化有着深厚的渊源,在该书的编纂过程中,文史专家对《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至第三卷,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公开发表的系列重要讲话进行了系统梳理。
“从湖南的历史名人魏源、周敦颐,到革命领袖毛泽东、刘少奇等,再到岳麓书院与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岳阳楼记》中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等,习近平总书记用典中涉及到有关湖湘文化中的名人、名言等内容相当丰富。”李文才介绍。
湖湘文化源远流长、底蕴深厚,加上光荣的革命传统,是名副其实的红色文化资源大省。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传播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今年1月,省文史研究馆启动了《红色潇湘》美术创作活动。
“我们旨在以书画艺术语言来传承红色基因,践行初心使命,进一步激发全社会爱党爱国热情。”李文才介绍,该活动开展以来,得到了省文史研究馆馆员、研究员及广大书画爱好者的积极参与和支持,计划在今年7月份对创作成果进行集中展示。
李文才表示,接下来,省文史研究馆还将充分发挥馆员优势,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围绕全省中心工作积极建言献策,在大力实施“三高四新”战略,建设现代化新湖南中持续贡献文化力量。
湖南行动
让红色潇湘薪火相传
湖南是红色热土、革命圣地,伟人故里、将帅之乡,红色文化资源遍布三湘四水。全省已查明的不可移动革命文物达1700余处。拥有各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470余处,其中省级以上158处,国家级29处,数量居全国各省区市第一。
“把红色资源利用好、红色传统发扬好、红色基因传承好。” 近年来,湖南牢记习近平总书记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传统的殷殷嘱托,充分发挥红色资源和革命文物集中的优势,加大革命文物和红色资源保护利用力度,让红色潇湘薪火相传。
建好用好红色阵地。坚持保护优先、多措并举,进一步加强红色阵地的建设管理使用,先后对贺龙纪念馆、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纪念馆进行提质改造,新建红二方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馆等一大批场馆,完成道县陈树湘生平事迹陈列室建设和汝城“半条被子的温暖”陈列馆的提质,推动全省红色纪念地修缮保护持续向好、周边环境持续改善、教育功能不断加强。
挖掘红色资源的思想内涵和时代价值,用红色文化铸魂育人。先后创作《故园长歌》《共产党人刘少奇》《彭德怀元帅》《英·雄》《耿飚将军》等一批红色电影、电视剧、舞台剧,出版《湖湘英烈故事丛书》《湖南红色基因文库》《红藏》《榜样》《湖南红色地图》《红军长征在湖南》等一批红色读物。开展“潇湘红色故事汇”宣讲活动,推出《半条被子的温暖》等红色故事,在全省集中巡回宣讲200余场次,500余万人收听收看,广受社会各界好评。
大力推进文旅融合,打响“锦绣潇湘”红色旅游品牌。充分发挥韶山作为全省红色旅游的龙头作用,带动形成了“伟人将帅故里”“工农运动热土”“红军光辉史迹”“长征壮丽篇章”等四大红色旅游主题板块。依托“半条被子”故事地这一品牌,汝城沙洲村充分发挥“红色文化、绿色生态、古色村落”的资源优势,集中打造参观线路,提升沙洲景区讲解接待水平,带动了红色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
今年,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为主线,我省正加快建设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湖南段),打造“湘赣红”——韶山至井冈山红色旅游(铁路)专线,进一步深化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发展红色旅游,助推乡村振兴,促进红色基因代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