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如一夜春风来——临湘市脱贫攻坚工作纪略

2021-01-01 09:28:56 [来源:华声在线] [编辑:欧小雷]
字体:【

临湘全景。

秀丽的长安河。

白云湖公园。

许德军

一条条平坦宽阔的水泥路通到家门口,连通了无数致富心声;一个个扶贫车间让在外务工群众返乡,实现了家门口就业;一排排整洁的楼房让贫困户们易地搬迁告别危房,脸上溢满了幸福……

在北风凛冽的寒冬,临湘大地火热的脱贫攻坚正风起云涌:2016年、2017、2019年被评为全省脱贫攻坚“先进县市”,连续四年被评为岳阳市脱贫攻坚“先进县市”。

截至2020年11月上旬, 26个贫困村全部出列,贫困群众全部脱贫,脱贫攻坚取得了决定性进展和历史性成效。

齐抓共管谋活局

临湘市位于湖南省东北端,市域总面积1760平方公里,辖10个乡镇4个办事处,总人口约53万,农村人口41万,共有贫困村26个,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4163户、12015人。

临湘市委书记谢胜,市委副书记、市长廖星辉都高度重视脱贫攻坚工作,推行脱贫攻坚“半月谈”常态化推进机制,上旬书记抓调度、下旬市长抓问效,组织解决扶贫领域重点问题。其他市级领导坚持到联点镇(街道)督导,定期上门走访结对帮扶对象。所有镇(街道)坚持例会讲评制度,一户一户过,一个一个问题解决,真正做到了齐抓共管、上下联动,营造了浓厚的真抓实干氛围。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在脱贫攻坚工作中,临湘市持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由2016年的550万元增加到2020年的3000万元,部门整合资金由906万元增加到8000万元。在全市建立扶贫金融服务站17个,每年向贫困户发放小额信贷资金4000余万元。制定实施了《临湘市扶贫办财政扶贫资金管理办法》,组织财政、审计、经管、扶贫等部门对全市各镇、村和部门单位的扶贫资金进行全面审计。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该市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村(社区)“两委”换届中,选派26名干部担任贫困村“第一书记”。举办村支书、第一书记、驻村队员培训班5期,切实提高村级扶贫队伍的业务素质。全市筹集资金1.54亿元,实行161个村(社区)综合服务平台全覆盖,加强与“58农服”合作,设置农资农技服务社和电商服务站,让村民搭上“电商致富快车”。

该市深入开展“治婚丧陋习,刹人情歪风、树文明新风”专项整治行动,161个村(社区)都制定了《婚丧礼俗村规民约》,成立了红白喜事理事会、新风宣讲队、文明操办互助队三支队伍,“人情风”的顽疾得到有效遏制,减轻了群众经济负担。

“两业”帮扶注活水

2020年12月24日一大早,白羊田镇合盘村贫困户易金秀就出门去给合作社的油茶施肥。因丈夫患有慢性病无劳动能力,当地扶贫干部了解到其家庭困难后,动员她入股油茶合作社,并在合作社种植基地务工。

竹椅的畅销让贫困户忙得不亦乐乎。

剪枝、除草、摘果,一年在合作社务工3个月左右,每天工资90元,一年下来易金秀的务工收入有八九千元;另外,通过入股合作社,每年还能分红3000元。易金秀说:“如今生活越来越好了。”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油茶、南竹、茶叶、艾绒,这是临湘的特色产业,如何将这些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攻克深度贫困堡垒?该市鼓励从事特色产业的能人参与“千人大扶贫”行动,带动贫困户发展特色产业,脱贫致富。

全国农村致富带头人李黎就是其中一位。2007年,李黎大学毕业后来到羊楼司镇新屋村,带领农民从事山野菜种植,34名贫困群众年人均增收8000元。

聚沙成塔非一日,聚水成涓缓缓来。聂市镇农民张兵驹前些年外出务工,有了一些积蓄后返乡创业,每年为8户贫困户免费提供价值2.1万元的种子、化肥等生产物资;羊楼司镇新屋村老党员开办竹笋加工厂,带动全镇354户竹农增收;全国道德模范李国武,为新屋、如斯、龙窖山3个村建设了“同心果园”,资助65户贫困户发展种养、加工等家庭小产业,帮助86名贫困群众顺利脱贫……

李国武的“致富课堂”。临湘市湖南十三村食品公司总经理、全国道德模范、下岗职工李国武将工厂当成“致富课堂”,用现场教学的方式讲述自己的创业史。图为李国武正在鼓励贫困户勤劳致富。

该市还实现贫困村光伏产业全覆盖,如今,全市27个光伏扶贫电站已全部并网发电,每个电站每年可产生7到8万元经济效益,2455名贫困人口参与分红20年。

除了带动贫困户发展产业,该市还坚持把帮助群众就业作为拔除“穷根”的治本之策。2020年劳动力就业人数达到4470人,比上年增加131人。

忠防镇村民袁散云是重点帮扶对象,因身有残疾,多次寻求打工无果。在上门走访中,临湘市人社局工作组得知情况后,当即联系本地企业欣荣矿业有限公司,最终促成袁散云在公司从事卫生清洁工作,每月有1600元的工资。

该市结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光伏电站维护等工作,为贫困户量身定制公益岗位351个。浮标钓具、竹木家居、茶叶等地域特色产业新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600余人。

消费扶贫添活力

你一袋,我一袋,1500公斤、价值20万元的葛粉一会儿便一扫而光。接过10多家企业老板的认购款,临湘市聂市镇红士村的7位贫困村民热泪盈眶。

受疫情影响,2020年葛粉销量直线下降,1500公斤葛粉难卖问题成为帮扶单位、村支两委和合作社贫困户的共同心结。“五一”期间,市扶贫办等单位组织矿山、危化等行业10余家企业负责人,组团前往聂市镇红士村,采购受疫情影响滞销的农副产品葛粉,这是该市消费扶贫全力加速的一个缩影。

消费扶贫最重要的是找到持续稳定的市场。临湘有公办中小学40所,在校学生近7万人,每年仅米面油等大宗食品消费总量就达2700吨,再加上肉蛋禽和其他蔬菜,采购总金额过亿元。经过反复调研商议,该市将消费扶贫的主攻方向放在了这块大蛋糕上,探索建立一条从田间到“校园餐桌”的扶贫企业甄别入围、竞价定价、市场份额配送和食品质量安全监督的全链条。自2020年4月1日第一批米面油进校园以来,全县入围扶贫企业已向各学校配送大宗食品2400吨,金额约4000万元。

为减轻疫情影响,切实解决“菜压田、鱼压塘、禽压栏”等销售难题,大力推进消费扶贫扩面增效,在学校食堂定向采购扶贫企业农副产品的基础上,还发动海螺水泥、凡泰矿业等10家大型企业集中收购贫困户农副产品21万元,后盾单位干部职工帮销产品达450万元。同时,坚持开展文艺扶贫直播带货活动,举办专场6次,销售农副产品价值128万元。至2020年11月底,临湘市消费扶贫销售产品达1.4亿元,占任务448%。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家万户齐脱贫。”脱贫后的53万临湘人民,正奔向美丽幸福的小康梦。

今日热点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