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湘文库》历时11年全面完成 全套丛书共702册、近4亿字

2017-10-14 11:40:10 [来源:华声在线] [编辑:刘茜]
字体:【

◀10月13日,《湖湘文库》出版工作总结汇报会召开。全套丛书共702册。图/记者谢长贵

华声在线长沙讯“《湖湘文库》出版从酝酿、筹备、启动到全面完成,前后经历了11年时间。直到这个时候,我才真正放心地松了一口气。看到古籍里的文字正在活了起来,我也变得更有朝气了。”10月13日上午,湖南有史以来最大的出版工程和重大公共文化项目——《湖湘文库》正式完成数字化再版,项目首创者文选德应邀出席出版工作总结汇报会,73岁的他精神矍铄,跟参与项目的百余名编校人员一起畅谈11年来的酸甜苦辣,自言“思绪万千,百感交集”。

参与总结汇报会的有:湖南省委宣传部副巡视员李颖,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党组书记、局长、《湖湘文库》编辑出版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朱建纲,湖南出版投资控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中南出版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湖湘文库》编辑出版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龚曙光,《湖湘文库》编委会常务副主任张光华,《湖湘文库》编辑出版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岳麓书社首席编辑唐浩明以及中南出版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旗下出版社、天闻数媒科技有限公司,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中南大学、湘潭大学、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等参与项目的编校工作人员。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毛良才主持会议。

2003年,文选德首次提出编纂《湖湘文库》,至今已有14年。在文选德等人的努力之下,《湖湘文库》出版工程在2006年正式启动,《湖湘文库》编辑出版委员会随之成立,文选德任编委会主任。如今,经过11年的辛勤工作,这项包含了702册图书、近4亿字的浩大出版工程宣告全面完成。

《湖湘文库》全套丛书共702册,分甲乙两编。其规模之宏大、规划之完整、实施之严密,令人瞩目。从帛书简牍,到屈贾辞章;从大儒集钞,到通史传记;从书画雕刻,到方言楹联,尽显湖湘文化魅力。为了让更多人享受文化大餐,《湖湘文库》编辑出版委员会决定推出数字版,《湖湘文库》由传统出版进入了新境界。

记者徐海瑞

精彩观点

文选德:经典永远不会失去它永恒的魅力

“湖湘盛举,继往开来。”文选德如此评价《湖湘文库》在湖南出版历史上的地位和价值。

“经典的东西永远不会失去它永恒的魅力,传统经典和名著在反复出版的过程中,只有勇者为先、敢于创新,才能以新的形式再次进入人们的视野。”2003年,文选德提出整理湖南历代文献,编纂一套丛书的设想。后来,随着条件成熟,编纂出版《湖湘文库》一事开始提上日程。2006年8月,《湖湘文库》编辑出版正式启动,成立了《湖湘文库》编辑出版委员会,文选德任编委会主任。

文选德说,“中华统绪,不绝如线”,怀着对历史的敬畏,对先贤的尊崇,对学术的追寻,对文化建设的担当,在全省学术界、文化界、出版界众多专家学者的共同努力下,历经11年长途跋涉,终于全面完成了这样一项无愧历史、无愧前人、无愧子孙的文化建设工程。“要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宣传湖湘文化、弘扬湖湘文化精神,继续大力培养杰出人才精耕细作。”

李颖:打造好的内容,才能更好地传承智慧、打通古今

“《湖湘文库》出版实践证明,真正有生命力的是内容,出版只有打造好的内容,才能更好地传承智慧、打通古今。”李颖说,湖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湖湘文库》编纂出版工作,历时7年打造了湖湘文献宝库,如今又完成了数字化出版。这体现了对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深度融合发展趋势的深刻把握,是对互联网信息技术深刻改变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时代呼应,是对“传播真理、传承文明、教育人民、服务社会”重要职责的生活发扬,不负先人,泽被后世。

李颖说,《湖湘文库》不仅是湖湘文化、湖湘精神的富矿,也是出版选题的富矿。要进一步发扬工匠精神和协作出版精神,追求出版的完美和极致,融合新技术、新创意和新载体,群策群力,扬湖湘气派,建出版强省。

朱建纲:湖南人之幸,湖南文化之幸,湖南出版之幸

“回首往事,也许会觉得艰辛和不易,但更多的是成就和骄傲。”朱建纲说,702册、4亿字,历时11年、400多位专家参与,让湖湘大地上最为浩大的文化出版工程呈现在大家面前。这是湖南人之幸,是湖南文化之幸,是湖南出版之幸。

朱建纲说,盛世修典,我们要为这个伟大的时代叫好。湖南省委、省政府下定决心开展这个出版工程的时候,我们就有理由相信,这个鸿篇巨制一定能够高水平、高质量问世。同时,我们要为编委会及出版工作者的辛勤劳动叫好。11年来,我们不仅看到了湖湘文化和湖湘精神在编写《湖湘文库》中彰显的力量,更看到了湖南出版界老中青三代对事业的孜孜以求,还看到从省委、省政府到各个部门对《湖湘文库》的理解和全力的支持。

龚曙光:以《湖湘文库》为契机,打造传统文化网络平台

龚曙光认为,《湖湘文库》给了湖南出版界一个在文化版图上勾划更大出版项目的尝试,让出版工作者在更宏阔的文化历史背景中去理解当代文化和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探索传统文化在当代文化之间流传的规律。同时,他表示,《湖湘文库》的出版过程为湖南培养、锻炼、提升了一支庞大的古代典籍的编辑队伍。“在这其中,老一辈编辑得以在有生之年把自己的学问贡献给这片土地,中年编辑能在学术成熟之际有更大的项目可以为之担当,更重要的是年轻编辑可以跟着老一辈编辑一个字一个字、一本书一本书地学习,他们是湖南出版的未来。”

龚曙光说,《湖湘文库》这套书不仅仅是汇聚历史,更重要的是激活历史。他提议,以互联网为平台,以湖湘文库为基础数据,创造一个可以存储、可以搜索、可以交流的平台,集结国内文库资料,构成中华传统文化的点击数据库和移动互联网平台,“假如做到了这些,就无愧于湖湘文库的倡议者和那些付出了职业生涯乃至生命的出版工作者”。

张光华:《湖湘文库》撬动的是历史,创新的是未来

回忆起图书多媒体数字化的初衷,张光华感慨,“读者有所呼,出版有所应,为了让更多人享受文化大餐、感受湖湘文化魅力,2013年完成纸质图书出版之后,编委会决定对《湖湘文库》纸质版图书进行数字化出版。编委会的同事埋头审读,默坐‘冷板凳’三年多,终于完成了数字图书的提质工作。”

张光华表示,历时11年,一路走来,殚精竭虑,艰辛备尝,却无怨无悔。用12个字归纳便是:我们十分欣慰,我们十分幸运。我们幸运,遇上了好时代,好世道,河清海晏,国强民富,方得以“辑千秋典籍,纂盛世文章”,成就《文库》这高文大册。《湖湘文库》带着湖湘精神走来了,它撬动的是历史,创新的是未来。

唐浩明:为当代中国出版界留下一份宝贵的精神价值

唐浩明表示,11年来,湖南出版届的一批老出版家老编辑,完成了一个浩大艰难的文化工程。

做这桩事的支撑,除开对中华文化湖湘文化的深情热爱外,那就是我们湖南人特有的“扎硬寨打死仗”的霸蛮劲。这种不忘初心、矢志不渝的精神,在湖南出版界是一种传统。当年邓湘皋将一生心血奉献给湖南文献的搜集整理,他汇编的《资江耆旧集》《湘皋旧集》为后世保存了数以千计的无名诗人的作品。当代学者钟叔河花费30多年编《走向世界丛书》,杨坚先生历时20多年编《船山全书》。现在,这部《湖湘文库》将这种湖南出版的传统,以集团亮相的形式彰显了它的群体传承。

他说,这是《湖湘文库》为当代中国出版界所提供的一份宝贵的精神价值。整理/记者徐海瑞

今日热点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