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新闻网12月8日讯(记者青琪 寻慧蓉)中国科学院昨日公布的院士增选名单中,52岁的攸县籍人陈国强成功当选。消息传来,立即在株洲引发热议。除了陈国强,株洲还走出过哪些两院院士?他们分别又取得了哪些科研成绩?下面,株洲新闻网为您一一盘点。
刘友梅(资料图)
1、刘友梅:1999年当选中国工程院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院士
刘友梅(1938.2.16---),电力机车专家。江西省上饶市人。1961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电力机车专业。现任株洲电力机车厂高速牵引研究所所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999年11月被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刘友梅先后担任过我国第一、二代电力机车的总体设计,主持并组织了我国第三、四代电力机车的开发研制全过程,使我国电力牵引技术装备实现了由普载到重载、常速到高速、交直传动到交流传动、进口到出口的四次历史性跨越。2002年,刘友梅亲自担任我国首列“中华之星”270公里/小时高速列车研制的总设计师,并取得圆满成功,并在秦沈高速实验线中刷新创造了321.5公里/小时的“中国铁路第一速”,标志着我国高速列车的开发进入了国际先进行列。
先后被授予“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全国铁路优秀知识分子”、“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湖南省劳动模范”、“全国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并荣获铁道部首届“詹天佑科技成就奖”、湖南省首届“光召科技成就奖”、铁道部首届“詹天佑科技大奖”、国家“光华工程科技奖”。
尹泽勇(资料图)
2、尹泽勇:200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院士
尹泽勇(1945.2.14---),航空发动机专家。1945年出生于重庆市,原籍江苏省宝应县。1967年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飞行器结构力学专业,随后进入中航工业航空动力机械研究所工作,1990年获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发动机工学博士学位。200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历任研究所工程师、主任工程师、副总设计师、总设计师等职。现任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六〇八研究所总设计师,兼任国防科工委航空动力项目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军工产品定型委员会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等职。
尹泽勇担任我国第一种设计定型并批量交付使用的涡扇发动机的总设计师,实现了我国涡扇发动机研制从无到有的突破;担任我国第一种自行设计的涡轴发动机及二型直升机传动系统的总设计师,并负责其他有关重点项目;长期从事先进结构强度研究工作。在这些工作中,有重要的创新及贡献。
先后获得国家级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部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出版《现代燃气轮机转子循环对称接触应力分析》等专著3部、《有限元法》等译著6本,发表论文60余篇。1992年评为国家级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
丁荣军(资料图)
3、丁荣军:201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丁荣军(1961.11.12---),电力电子及控制技术专家。江苏省无锡市人。1984年毕业于西南交通大学电力机车专业。2008年获中南大学工学博士学位。201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所长,兼任变流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丁荣军院士长期从事轨道交通牵引控制、牵引变流和网络控制技术的创新研究和成果转化,为中国铁路从普载到重载、从常速到高速的突破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主持交流传动系统及高性能控制技术研究与应用,创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标准体系并与国际接轨的技术模式,获2005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主持特大功率半导体器件技术研究与应用,构建了我国自主品牌电力电子器件技术体系,获2010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已共主持7项国家级科研项目,先后获“詹天佑科技成就奖”、“茅以升科学技术奖”、“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和“全国劳动模范”等荣誉。
谭铁牛(资料图)
4、谭铁牛:2013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谭铁牛(19641.20---),湖南株洲茶陵人。本科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英国帝国理工学院博士,自动化所智能感知与计算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英国皇家工程院外籍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TWAS)院士,国际电子电气工程师学会(IEEE)和国际模式识别学会Fellow。2013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兼任国际合作局局长。
1998年回国后,谭铁牛在实验室开辟了几个新的研究方向,包括动态场景的计算机视觉监控、基于人的行为和生物特征的人物识别与身份鉴定以及数字多媒体数据的水印处理等。1998年获国家人事部“优秀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基金,并经激烈竞争入选国家863智能计算机专家组成员。
曾任或现任IEEE T-PAMI、Pattern Recognition、Pattern Recognition Letters等多个国际学术刊物的编委以及Inter. Journal of Automation and Computing和《自动化学报》主编,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副理事长。曾任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副秘书长、中国科学院副秘书长兼国际合作局局长,中共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代表。
陈国强(资料图)
5、陈国强:201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陈国强(1963.9---),湖南株洲攸县人。1988年和1996年分别毕业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获医学硕士学位和医学博士学位。1997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担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病理生理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会常务理事、上海生理学会理事长、上海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会副理事长、美国血液学会、美国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学会和美国化学学会会员。现任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院长、教育部细胞分化与凋亡重点实验室主任。
陈国强长期致力于肿瘤,尤其是白血病的分子发病学和化学蛋白质组学的研究,先后作为首席科学家承担国家重大基础研究(973)计划项目和国家重大科学计划项目,并多次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上海市重点研究项目,在国际重要核心刊物如《Blood》、《JNCI》、《leukemia》等发表近90余篇学术论文,发表的论著被他人总引用3500多次。201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
先后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中华医学科技一等奖、上海自然科学一等奖、上海科技进步一等奖等荣誉称号,并获全国先进工作者、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首批国家级人选、中国青年科技奖、上海市劳动模范、上海十大杰出青年、上海科技英才、上海优秀留学回国人员、上海市医学领军人才、上海自然科学牡丹奖等荣誉称号。
苏纪兰(资料图)
6、苏纪兰: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苏纪兰(1935.12---),湖南株洲攸县人。物理海洋学家,被誉为“海洋之子”。1967年获美国加州大学博士学位,在国外工作多年。1979年回国到国家海洋局海洋二所工作,长期致力于物理海洋学环流动力学研究。1989年获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苏纪兰曾任联合国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IOC)主席、国际海洋研究委员会(SCOR)执行委员、全球海洋观测系统(GOOS)科学指导委员会委员、863海洋领域820主题专家组组长等。1980年起主要研究我国近海环流动力海洋学,并系统研究了黑潮对中国近海环流的影响。
曾主持为期七年的“中日黑潮合作调查研究”,共同主持国家自然科学重大基金“渤海生态系统动力学与生物资源的持续作用”,并为973“东、黄海生态系统动力学与生物资源可持续作用” 的科学顾问。现为973“我国典型赤潮高发区赤潮生消的关键物理过程”及“我国近海生态系统食物产出的关键过程及其可持续机理”两项目的科学顾问。
李惕碚(资料图)
7、李惕碚: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李惕碚(1939.6---),高能天体物理学家,1939年生于重庆,原籍湖南株洲攸县。196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现任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宇宙线与高能天体物理开放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天体高能辐射的空间观测与研究”首席科学家。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李惕碚在云南高山站进行了多年的宇宙线研究,从70年代开始倡议并组织开拓了我国高能天体物理的实验研究,主持研制球载大型硬X射线望远镜,首次用准直调制望远镜实现了对硬X射线天体的高精度成像。1979年建立了银河γ射线的统计模型,首次给出银河宇宙线产生高能γ射线的定量估计,并指出国际普遍接受的2CG星表所宣布发现的宇宙γ射线点源约有一半是不真实的;经过多年争论后,这一模型的正确性被观测证实。
建立了准确处理稀有事例的置信分布方法;导出了估计对象-背景观测可靠性的公式,被命名为李-马公式,已在国际多学科研究中广泛使用;创立了对象重建的直接解调方法;发展了在时域上研究快速变化现象的一套新方法。曾获国家优秀科技图书奖,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进步二等奖,王淦昌物理学奖。
罗锡文(资料图)
8、罗锡文:200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罗锡文(1945.12.2---),农业机械化工程专家,湖南省株洲市人。1970年华中工学院无线电技术专业本科毕业后在贵州省铜仁县农机厂工作9年,1982年在华南农学院获农业机械化专业硕士学位,1980年代后期在美国进修2年。现任华南农业大学教授、南方农业机械与装备关键技术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兼任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和中国农业机械学会副理事长。200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罗锡文长期从事水稻生产机械化和农业装备机电一体化技术研究,首创同步开沟起垄施肥水稻精量穴直播技术体系,,研制成功的水稻精量穴直播机和水田激光平地机居国际领先水平,在国内首次研制成功无人驾驶水稻插秧机和拖拉机。
曾获省部级科技奖励10项,主编专集2部,发表学术论文250余篇,SCI/EI收录60余篇。指导的研究生1人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1人获提名奖。
责编:刘颖
来源:株洲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