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江奔流新潮涌 ——湖南湘江新区当好实现“三高四新”美好蓝图的“一面旗帜”

2024-04-02 09:11:24 [来源:华声在线] [编辑:刘茜]
字体:【

王 晗

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张力,来自“极核”的引领,来自“引擎”的驱动。

自美国打造出引领全球科技和创新经济的“硅谷”以来,如何建立区域创新体系,通过一个支点撬动整体爆发式增长,一直是全球关注和讨论的重要课题。

从日本筑波科学城到印度班加罗尔,从柏林阿德勒斯霍夫科技园到上海浦东,“一颗明珠璀璨一座城”也多次被证明是有效的发展模式。

国之大者,责之重者。作为中部地区首个国家级新区,湖南湘江新区从“新”出发,向“新”而行,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引领湖南发展,提升长沙影响,以全省5‰的土地创造了8%的GDP,经济总量位居国家级新区第六,为高质量发展写下鲜活注脚。

高端产业、前沿创新、开放活力、一流品质……这里,不仅是湖南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更是中部崛起的领潮先锋。

数据显示,2023年新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5%,增速高于省市和全国;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首次突破5%,居国家级新区第三;直属区户籍人口净流入7.8万人,为全省首位。

为高质量发展计,向中部崛起谋。领风气之先的湖南湘江新区,热土上“研”值飙升,实践中“质”地有声。

俯瞰岳麓山大学科技城。

求新:让科技成果从“书架”走上“货架”

全国两会后首次地方考察,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湖南,强调“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在巴斯夫杉杉电池材料有限公司考察时,强调“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是企业不断成长壮大、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所在”;听取湖南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要求“推动科技成果加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座谈会,强调“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积极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这其中,科技创新起主导作用。让前沿技术与市场需求高效对接,让更多创新链的“好技术”变成产业链的“新应用”,才能形成现实的、直接的生产力。

这几天,湘江科创基地二期(科技创智园)项目现场,工人们正在热火朝天地进行幕墙型材、机电设备安装和屋面工程施工等作业,精心“装扮”只为接下来的惊艳亮相。

这座位于湘江西岸,被岳麓山、桃花岭、寨子岭环抱的园区,来头不简单,作用也不小。

“实现高校成果转化,长出本地的科创领军企业,让更多科技成果在长沙本地生根发芽,这就是科技创智园在此建设的最大价值。”据园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该项目是一个由各大高校和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总部等“强强联合”的平台,将聚焦新材料技术及应用,人工智能、大数据核心装备及系统,生物技术及应用三大重点产业。

湘江科创基地。

目前,省内的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等已经加入“群聊”。湘江集团大科城公司与湖南师范大学合作共建的校企合作平台——湖南师大化工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已确认将落户科技创智园。

一边是技术待转化,一边是市场找技术。有的时候,高校与企业的“联姻”,除了“天时地利”,还少不了“人和”这个关键因素。

在湖南湘江新区,就有这么一支“科技红娘”队伍。他们专门服务产业链与创新链融合,让技术成果从“书架”走上“货架”,从实验室走向市场。

2019年,中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魏秋平成立湖南新锋科技有限公司。得益于中南大学科研团队及公司研发部门“学术前沿+市场前沿”的双重智力支撑,新锋科技成功推出“掺硼金刚石电极材料”等系列产品。之后,在“科技红娘”的帮助下,该公司成功申请了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据了解,岳麓山大学科技城培养了400多名技术经纪人,他们除了帮助科研成果对接市场,共建实验室,还帮助有潜力的科研成果成立初创公司,进行梯度培育,实现人才、技术、资本、政策等创新要素“多向奔赴”。

为了鼓励科研成果尽快落地转化,湖南湘江新区还出台了奖励政策,技术经纪人当年累计促成科研转移转化交易额达到500万元以上的,最高可以获得20万的奖励。

试看今天的新区,从智能制造、新材料到生物医药、航空航天,一项项先进技术从实验室走进工厂车间,一个又一个的产业迎来飞速成长,为湖南高质量发展提供生生不息的科创能量场。

向实:让实体经济始终站在发展“C位”

“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是财富创造的根本源泉,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支柱”;“我们这么一个大国要强大,要靠实体经济,不能泡沫化”;“要扭住实体经济不放,继续不懈奋斗,扎扎实实攀登世界高峰”……

“立身之本”“根本源泉”“重要支柱”字字千钧,“要”与“不能”的辩证法寓意深刻,生动阐明了实体经济举足轻重的分量。

在湖南湘江新区,实体经济发展的成色几何?

看数量——2023年,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8%,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36.5%。

巴斯夫杉杉长沙基地。童 迪 摄

看质量——2023年,税收超5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数量增长47.5%,智能制造装备和工程机械产业群产值增长20%,300多家智能制造装备和工程机械企业聚集于此,2家全球工程机械50强企业在这里落户。

得闲驾车,沿着桐梓坡路从湘江西岸一路向西,更能直观领略到高端产业新区的绰约风姿——中国制造湘军代表中联重科、电缆附件龙头长缆科技、中华老字号九芝堂等企业渐次映入眼帘,一条主干道串起了工程机械、新材料、生物医药等多个领域的上市企业。沿线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隐形冠军更是育木成林、成郁郁葱葱之势。

一切朝着项目看,一切围绕项目转。这些年来,湖南湘江新区朝着“星辰大海”高歌猛进,其动力之源,就是来自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含实量”。

有智者曾经说过,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

龙年春节过后,北京清源华建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树模就开始带领员工一起种树。雪松树、橘子树等生命力顽强的品种埋进园区的土壤,寄托着企业扎根新区这片沃土、加速开花结果的希冀和决心。

刘树模将未来押注在湖南湘江新区的缘由和底气,要从2020年开始讲起。当时,企业3号楼拿的地块属于M1类工业用地,包括研发用地在内的生产配套用地不能超过7%。新区反复调研商讨,最终参考省外类似案例,将研发用地面积调增至总面积的近一半,保证了企业充足的研发用地。

3年多的时间,清源华建从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到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实现“三级跳”。目前公司正在将总部职能迁入长沙,并计划继续加大在湘投资,力争三年内实现上市。

“看准了就抓紧干,能多干就多干一些。”产业的竞逐,不可有一天怠慢。要实现实体经济的“更上一层楼”,就要看到整个世界,还要让整个世界看到。

从灌溉“金融活水”,到专家“把脉”企业进阶;从深化助企服务,到创新惠企政策……湖南湘江新区始终坚持让实体经济站在发展“C位”,以一个个新招实招,以温暖坚定的力量,让越来越多的企业和创业者在这里舞动梦想的翅膀,一步步登上世界的舞台。

2月18日,中联重科总价值超12亿元的各系列产品从中联智慧产业城、麓谷、泉塘、望城等园区出发,开启了龙腾四海、竞逐全球的新征途。

踏着春的节拍,无数个高质量发展的动人音符在产业一线跳动,在新区热土上奏响“春之序章”。

湖南湘江新区本土企业三诺生物首席科学家蔡晓华,正在带领研发人员进行实验。

谋才:让更多“千里马”于斯为盛

在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座谈会时,习近平总书记对在更高起点上扎实推动中部地区崛起作出重要部署。

新一轮的号角已然吹响,湖南湘江新区也在更加深入地思考,怎样认识“站上更高起点”的中部?如何抢抓机遇、乘势腾飞,成为中部崛起的“弄潮儿”?

高质量发展,是一个常变常新、常新常变的艰难探索过程。如果要说这个过程中有唯一不变的要素,那么非人才莫属。也正因如此,才有“抓人才就是抓发展,谋人才就是谋未来”的定论。

走进今天的新区,无论是蓬勃兴起的数字车间、智慧工厂,还是快速增长的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抑或是加速布局的生物制造、新材料研制等全新领域,看似在跳出人口红利的怪圈,实际上是对高端人才的深度挖掘和投入。

“把最好的地块留给科研机构,最好的风景留给科研人员”“以最大的诚意礼遇人才,以最优的环境吸引人才,以最好的机遇回馈人才”“‘科学的春天’就是‘人才的春天’”……

2月23日,湖南湘江新区举行2024年高层次人才欢乐元宵会。长沙市委副书记、湖南湘江新区党工委书记谭勇介绍,新区致力构建“近悦远来”的人才生态,推动人才与城市“双向奔赴”、相互成就。

可谓口惠实至。会上,新区发布包括加速引进全球顶尖人才、靶向引进高端研发人才、支持海外人才创新创业、促进校企科研人才协同发展等10个方面的人才政策,最高综合资助达1亿元。

“3年来,湖南的开发者数量从55万增长到136万人,长沙达47万人,数量翻了一倍多。这也是长沙全力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的最好例证,一线城市的开发者们不断回流,为长沙打造开发者之城提供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撑。”CSDN创始人、董事长蒋涛感慨,在湖南湘江新区的CSDN总部,见证了新区乃至长沙打造开发者向往之城的作为。

从“岳麓山下好读书”到“岳麓山下好创业”“湘江西岸好安家”,近年来,新区直管区人才总量达到90万,引进两院院士40余人,集聚各类高层次人才2400余人。新区的吸引力持续放大,向新力不断增强。

人是漂泊的船,家是温暖的岸。

世界计算·长沙智谷数字空间站。任宗麓 摄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湖南湘江新区宣传工作部提供)

当全国各地、各行各业纷纷发动“抢人大战”时,一个地区的“天花板”高度和纵横驰骋的广度,决定人才能不能留得久、用得好。

去年以来,湘江科学城建设加快推进,湘江科学中心、湖南大学科创港、湖南钢铁技术研究院、长沙市一中(湘江校区)等7个重大项目开工建设,勾勒出新区“只争朝夕”的奋进剪影,也厚植了吸聚人才的肥沃土壤。

循着几年的足迹望去,完备丰富的产业链和多个产业集群的优势,构成了新区聚才、留才的最大魅力,也形成了育才、成才的最大优势。

除此之外,岳麓山的爱晚亭、麓山书院,橘子洲头的沙鸥,梅溪湖的中国结大桥、城市岛,洋湖湿地公园的绿色生态,渔人码头的悠扬乐声……在这场引人留才的“高端局”里,新区独特的山水诗情,也为企业和人才的流动平添了不少伏笔和留白。

“潇湘江头三月春,柳条弄日摇黄金。”当春风拂过大地,送来满目生机,湘江西岸再次迎来发展的“高光时刻”。

湘江北去,弄潮儿勇立涛头。湖南湘江新区锚定“三个高地”持续用力,逐“新”攀“高”的脚步愈发铿锵,引领着跨越赶超的时代浪潮,为“活力中部”奔赴下一场山海积蓄磅礴动能。

(一审:杨露 二审:余画 三审:蒋玉青)
今日热点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