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特殊学生不再“特殊”

2024-01-30 08:46:46 [来源:华声在线] [编辑:洪晓懿]
字体:【

长沙市将特殊教育纳入“重点民生实事工程”,新建九所高标准的普特融合学校,大力推进普特融合教育——

让特殊学生不再“特殊”

雨花区长塘里思远小学的运动会上,特殊学生、普通学生与家长、教师一起享受运动的快乐。

天心区曙光路小学,特教老师在一对一引导特殊学生学习点数。

芙蓉区育才东屯小学,普通学生与特殊学生一起上烹饪课。本版照片均为通讯员摄(湖南图片库)

华声在线全媒体记者 余蓉 张春祥

1月19日上午9时10分,长沙市芙蓉区曙光路小学。下课铃响,学生们如鸟儿一般“飞”出教室,小宇(化名)翻开一本《十万个为什么》,津津有味地看起来。

不是听老师介绍,记者根本看不出,这是一位特殊的孩子——1岁时,他被医生诊断为轻度自闭症,发育迟缓。到了该上学的年龄,因症状未有明显改善,难以找到合适的学校就读。“当时我内心里希望他能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以便帮助他更好地康复、融入同龄人。”小宇妈妈说。

转机,发生在2023年秋季。长沙市将特殊教育纳入“十大重点民生实事工程”,依托普通学校开设特教班,确保每个县(市、区)都至少建有一所普特融合学校。位于小宇家门口的曙光路小学,向小宇敞开了怀抱。

更令小宇妈妈惊喜的是,在这所学校,小宇有特教老师,有专业的辅导,还能和普通孩子同班学习,交到朋友……“他能安坐整堂课了,特别喜欢看书尤其是科学书,各方面进步可以说是‘神速’!”谈起孩子的变化,小宇妈妈眼睛里亮晶晶的。

类似美好的事情,在长沙每一所普特融合学校上演。目前,全市已新建9所高标准的普特融合学校,开设特教班34个,配齐配足设施设备,实现就读的残疾孩子也有特殊教育专业教师授课,不仅能接受适宜的融合教育课程,还能得到专业、系统的康复训练。

让更多特殊孩子在家门口就近“上好学”,高品质普特融合教育的长沙范式,已然初见成效。

“一生一课表”,让特殊学生个性化成长

软墙体包装、色彩明艳、功能强大的运动康复室、感觉统合训练室、情绪宣泄室、个辅室等8间专用功能室是标配;唱游律动室、绘画与手工室、心理咨询室、图书室全部进行了无障碍化改造,配备的电梯、无障碍卫生间、无障碍扶手,向每一位特殊学生敞开怀抱。

在雨花区长塘里思远小学、芙蓉区育才东屯小学、湘江新区麓谷平安小学、浏阳市大塘实验小学等多所普特融合学校走访时,记者欣喜地看到,在这里,每一位特殊学生都能方便自如地到达校园每一个场所,参与丰富多彩的校园学习生活。

更令记者感到新奇的是,每一位特殊学生都拥有一张自己的专属课表,上面详细标注着时间、课程内容、上课班级,每张课表都不一样。

课表制定依据是什么?在育才东屯小学,记者看到长沙市中医康复医院的医生正对特殊学生做评估。孩子们根据指令在感觉统合训练室里钻圈圈、走独木桥、投球;在语言评估与训练系统上测试语言表达能力……一系列测试下来,一张包含认知、语言理解、语言表达、模仿、情感表达、社交互动等10大类的发展及行为测验表,填得满满当当,每个孩子的情况一目了然。

“这样的评估,我们每学期会进行好几次。在专业、精准评估的基础上,为学生量身定制菜单式个性化课表,做到‘一生一课表’。”该校党支部书记戴蓉介绍,课表既适应学生现状,又有利于其长期发展。

医教结合下的精准施教,目前已在全市所有普特融合学校里全面推行。1月18日,记者走进浏阳市大塘实验小学,正值上课时分,琅琅书声从教室传出,一年级普特融合班的学生正在上语文课。

一名女孩引起了记者注意。与其他同学相比,她握笔的姿势有些僵硬,写字也比较慢,却认真地一笔一画,记录黑板上的知识要点。老师提问时,她积极举手,虽然回答问题有点结巴,语速有点慢,但并不影响她正确答题。

陪同记者的特教老师郭蕾悄悄介绍,她叫小薇(化名),是一名特殊学生,2023年9月入读。

小薇患有脑瘫,以致她的身体协调能力受到影响,走路和说话都比同龄孩子慢,手部力量差,肌张力紧张,在写字、绘画、串珠等精细动作上存在困难,用保温杯时需要老师帮助才能打开杯盖。在传统的教育环境中,她经常感到自己与别人不同,为此有些自卑和不自信。

进入大塘实验小学特教班后,学校为小薇制定了个性化的学习计划——放缓课堂节奏,使用多种教学策略和学习工具,激发小薇的兴趣和动力。

写字训练时,老师运用凹点写字板、线条控笔训练、笔画描红训练等方式,给予她个性化的支持和辅助;康复训练课上,老师利用串珠、蘑菇钉、拼图、绘画涂色等方式,训练她的手部精细动作;感觉统合训练课上,通过开展走平衡木、攀爬墙、抛接球等多种训练方式,锻炼她的粗大运动能力……

经过“一生一课表”的个性化课程培养,如今,小薇学业上已能跟上其他同学,性格也变得开朗活泼。

“一生三课桌”,让特殊学生更好融入校园大环境

如果说,“一生一课表”旨在提升特殊学生个人能力,那么“一生三课桌”,则有效打破特殊教育相对“封闭”的隔离环境,让特殊学生更好地融入普通的校园环境,乃至社会环境。

在普特融合学校,特殊学生的“第一张课桌”在特教班,解决核心课程中基础知识学习问题;“第二张课桌”在普通班,提供充分融合机会,落实核心课程中高阶的教学目标;“第三张课桌”在资源教室,多维度为特殊学生提供优能课程与补偿课程学习。

“特教班的语文、数学等课程与普通学生一样,都是国家义务教育教材,但上课内容和方式与普通班级有所不同。而进入融合班级后,学习内容会同步,但又会针对学生个体差异制定个别化教案。”麓谷平安小学执行校长刘小勇向记者解释。

该校8岁学生小辰(化名)是一个自闭症孩子,上课时经常会离座乱跑,对课堂干扰很大。针对这一问题,学校制定了个训计划:如果他在2分钟内出现离座行为的频率达到3次及以上,老师就守在他身边限制他离座;如果他在2分钟内离座行为的频率为2次以下,老师就奖励玩玩具或自由活动30秒……就这样,一堂堂课下来,小辰安坐时间慢慢延长到4分钟、5分钟、6分钟,甚至更长时间。如今,他一堂课基本很少发生离座行为,不仅能听讲,偶尔还能举手回答提问。

课堂规矩的逐步养成,搭建起小辰融入集体学习生活的“第二张课桌”。

在融合阅读活动中,小辰来到普通班,和大家一起阅读绘本。普通班学生会给他讲述绘本中的小故事,虽然小辰一知半解,但也能跟随同学给予一些回应;在大课间融合课程中,他在老师的陪伴下,与大家一起在操场跑步、运动……“孩子每天都很开心,各方面也有进步。在这里上学,我们全家都很安心。”小辰妈妈说。

“我们还有10余间资源教室,安放着小辰和他特教班同学的‘第三张课桌’。”该校特教专职副校长朱炎红说,在运动保健课和康复训练课程中,他们会带小辰去感觉统合训练室锻炼,“小辰非常喜欢海洋球,小球带给他的触觉刺激会让他兴奋地挥手、大笑,在快乐中提升运动技能。”

目前,长沙市已建成资源教室145个,实现了招收5个以上特殊孩子的普通学校资源教室建设全覆盖。

长塘里思远小学是雨花区重点打造的一所高品质、高标准普特融合学校。“我们以‘办适合每一个孩子的教育’为目标,以五育融合、普特融合、数字融合为核心构建了‘思美’融合课程体系,让每一个孩子遇见更美好的未来。”该校校长彭丹说。

一起研学、运动、绘画、劳动、做操、表演绘本剧……在这里,德育课程、社团课程、社区课程的充分融合,将特殊学生和普通孩子真正“融”在了一起,不仅特殊孩子建立了信心、得到了发展,普通孩子也从不同视角学会了尊重与接纳“特殊同学”,提高了情商和责任感:有的孩子会主动跑来特教班教室,开心地接“特殊同学”去自己班上课;有的孩子会主动照顾“特殊同学”,如帮助穿鞋、洗手;有的孩子会主动给“特殊同学”教写字、讲绘本……

提升融合教学能力,让特殊学生“上好学”

开展普特融合,教师是关键。

“如果没有专业的特教老师,特殊学生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就很容易成为随班‘混’读,缺乏专业的指导,成长就很有限。”长沙市教育局基础教育处处长周小青认为,为特殊学生配备专业的特教老师,并不断深化融合教育课程改革,是让特殊学生“上好学”的关键。

目前,长沙市34个特教班共有94名特教老师,师生比是1∶3,远高于普通学生师生比1∶19。

为提高特教老师的融合教育能力,长沙市依托市特殊教育研究培训中心,采用“驻校跟岗”“入校指导”“联片教研”等方式,组织参训教师形成学习共同体,在真实情境和具体实践中研究并解决问题,推动教师培训理论与实践融通。

“我们还要求参训教师返岗再开展二级培训,带动新一批教师拔节成长,目前已形成‘市级培养种子-区级培养骨干-校级培养教学能手’的培训模式。”长沙市特殊教育研究培训中心主任王磊说。

在曙光路小学,2023年以来,已有融合教育专家来校开展专题讲座培训3次,学校行政及教师团队进行校外融合教育考察5次,学校先后派出6批次共计9名学员参加各类培训。“每一次培训都使我受益匪浅,感觉更有信心和能力做好特教事业了。”该校特教老师黄依介绍,她所带的特教班有10名学生,这个学期都有了可喜的进步,她也被家长们亲切地称为“天使”老师。

既然是普特融合,怎么能缺乏普通老师的参与?在育才东屯小学的一堂语文课上,记者旁听了该校语文教研组老师李娇和特教教研组老师傅文静联袂展示的普特合作教学《灰雀》:播放视频展现灰雀的美丽,模仿课本中两位主人公共同探讨“消失”的灰雀去哪了,开展小组讨论思考到底背后发生了什么故事……李娇与傅文静从不同层次的学生视野,完美展现了融合教育的魅力——既让特殊学生能听懂、能参与,也让普通学生能学深、能悟透,还让他们在合作中互相帮助、互相启迪。

这样的教研活动在各普特融合学校已成常态。长沙市各县(市、区)专门配备了特殊教育专职教研员,为教师搭建多元的科研平台,并推进特殊教育智慧校园、智慧课堂、智慧评价建设。

“我们正在打造‘品质教育’新品牌。让每一位特殊学生享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是‘品质教育’应有之义。”长沙市教育局党委委员、副局长聂庭芳表示,长沙市将坚持遵循教育的普遍性规律与特殊教育的特殊性规律相结合,在问题破解中“思变”、在融合创新中“求变”、在坚守初心中“不变”,努力为每一位特殊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让每个残疾儿童都能在家门口“上好学”。

(一审:田镇圆 二审:邓望军 三审:蒋玉青)
今日热点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