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楹联里的中国气派 学作新时代的春联

2024-01-05 10:39:00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黄煌] [编辑:潘华]
字体:【

华声在线1月4日讯 (记者 黄煌)如果问你“独在异乡为异客”的下一句是什么?你是不是脱口而出“每逢佳节倍思亲”,但如果将其作为对联,它更适合的“良配”却是“每逢相识倍相亲”。1月4日,在新湖南大厦举行的“楹联里的中国气派”《“新时代的春联”公益文化讲座》上,听众恍然大悟。

当天,讲座主讲人中国楹联学会副会长、学术委员会主任,湖南省楹联家协会主席鲁晓川妙语连珠,讲到兴起时更是引吭高歌,掌声笑声不断。

据悉,由湖南省文明办指导,湖南日报社、湖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湖南省书法家协会、湖南省楹联家协会共同主办的“新时代的春联”原创大赛正在火热进行中。主办方特邀请名家现场讲座为春联创作进行指导,帮助公众认识和了解楹联文化,激发公众对楹联创作的兴趣和热情。

讲清楚  楹联和对联的关系

不少人认为“对联”跟“楹联”是一回事,其实不然。现场,鲁晓川对两者进行了区别比较。对联,是有意独立使用的对仗句。楹联,原指悬挂于楹柱的对联,后用以泛称对联。他认为,“用楹联泛称对联,是词义发展扩大的结果,类似的例子还有 ‘河’ ‘病’ ‘粉’ 等。”

简而言之,楹联,是对联的雅称,研究对联的学术团体,称为“楹联学会”,也主要是因为楹联这个名称更雅致。

对联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传统,但英语名言中有类似对联的语句吗?鲁晓川也进行了分享。他以莎士比亚的名言“Think good thoughts  Write good words”为例,以汉字来表述就可理解为“胸中有丘壑,笔下起风云”。“如果挂莎士比亚的英语原文,就不太工整,上联明显长一些。而换成汉字,则明显更工整,有意境有感情,有一种情景交融的美”。

说明白 楹联如何体现中国气派

如果给你一个“刀削面”,阁下如何应“对”。“白切鸡?红烧肉?不不不,再想,叉烧包是不是更适合?”汉字博大精深,在现实生活中就存在很多巧对。

在鲁晓川看来,楹联展示了中国气派。所谓中国气派,是指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逐渐形成从而展示出来的风貌和气势。现场,鲁晓川从语言维度、文学维度、思想维度三个方面,讲述了楹联如何体现中国气派。

鲁晓川认为,楹联的语言要求对仗,而对仗的核心要求是字类相当。他以“自强不息天行健, 厚德载物地势坤”为例,“有人会说这么好的话,怎么会不工整。”但从对仗来看,“厚德和自强,载物和不息,对仗都不是很工整。唯一工整的就是地对天。”对仗要字类相当,就像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

学透彻  如何用楹联写出中国气派

中国气派如何在楹联中展现出来,鲁晓川也为爱写楹联的人们现场支招。

首先是把握文体特征,对联是融实用性、谐巧性和文学性于一体的文体,是中华独有的。“要贯彻雅切原则 ,在对联创作中,雅切指既能精准的表现所题对象的特征,又能够不落俗套,富有耐人咀嚼的审美趣味。”此外,还需坚守境界标准,从语言特质、文学品格、精神风骨三方面下功夫。至于如何将楹联与湖南相联系?鲁晓川认为要紧密联系生活,写出境界和生命感悟。

如果以新湖南为主题做一副对联?鲁晓川拿出了自己的看家本领:善万物之得时化成天下  迎百年之变局勇立潮头。

讲座最后,鲁晓川还布置起了作业,“ 新湖南客户端的推广语叫‘我们都在新湖南’,期待大家以此对出精彩的上联”。

湖南日报社党组成员、社务委员、副总编辑夏似飞主持讲座,他表示,春节即将到来,“楹联里的中国气派”《“新时代的春联”公益文化讲座》为我们进一步写好春联,欣赏春联,参加“新时代的春联”原创大赛,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储备。

本次讲座由省文明办指导,湖南日报社、湖南省楹联家协会主办,湖南日报社新湖南编辑中心承办。

(一审:龙晓龙 二审:刘乐 三审:蒋玉青)
今日热点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