绚烂芬芳的人性之花

2024-01-05 08:43:49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张逸云] [编辑:潘华]
字体:【

文|张逸云

市公安局副局长方臻雄因亡母迁坟,带着妻子回到了山村老家月亮湾,短短几天,发现村里种种怪象:村民私自拦路收钱;自家大哥擅自开山修建墓地;方、朱两家都有涉恶涉黑嫌疑,且采取非法手段竞选村主任,等等。各方矛盾一触即发之时,一封举报信又把方臻雄推到了风口浪尖。面对亲人、淳朴的村民,身穿警服的方臻雄该何去何从?

这是我创作的中篇小说《那片紫云英》的故事梗概。作品发表于大型法制文学期刊《啄木鸟》,并作为重点作品被推介。

面对多难的困局,人民警察方臻雄的选择既秉公理性,又铁骨柔情,作品以深情的笔触,试图呈现给读者一朵绚烂而芬芳的人性之花。

创作这部作品,缘起于我同大姐特别的姐弟关系。

大姐年届八旬,耳聪目明,思维敏捷。她为人处世生性平和淡定、温情善良,在当地口碑好,受人敬重。水有源,树有根,她这辈子,从了母亲的秉性。

其实,我和大姐并无血缘关系。从年龄段说,我同他的儿子不相上下。

我的父亲是从邻村过继而来。父亲的养父,和大姐的爷爷是堂兄弟关系。大姐读过不少书,念完了小学五年级,在她那个年代,算是高学历了。

受益于传统教育,大姐向来明事理,重感情,知恩德,几十年一路走来,把我的父亲当作亲爹。自然,我俩也亲如一奶同胞。

大姐是小说《那片紫云英》“姐姐”的生活原型,在作品中起到烘云托月、推波助澜的作用。“大哥”方正雄,同样源于现实生活,两人性格反差巨大,天然构成戏剧性色彩。如此设计,沿袭我多年来人性价值书写的习惯——从特定人物最为敏感的情感域地,拨亮人性艺术微光,照耀脚下的路径。

近十年,我发表、出版了200多万字的文学作品,相当多的篇目都在书写人性。我一直认为,文学存在的普遍意义,很大程度在于提供人性辨识的基础。作家通过洞察特定时代人物生活状态,或者截取生活某个断面,把触角渗透到人的灵魂深处,探寻人性世界的隐秘和奥妙,构建光芒闪烁的精神坐标。

书写人性深处的温暖与亮光,我遵循人性伦理的本源、人性裂变与悲悯情怀,从生命的真切体验中,描写动人心魄的情感故事,从“情”“仁”“爱”“善”多维度,表现人性纯美,用主流价值构建道德规范,展示人间真情的神圣与美好。

《那片紫云英》表现了我的这个认知,把人性的价值推到了一定高度。小说将广阔的农村社会,浓缩到月亮湾这个自然村落,以警察方臻雄家庭特殊的人际关系为基点,开启曲折多变的铺展,辅以周边不同利益群体的交集,展开纷繁复杂的矛盾纠葛与冲突,揭示大变革时期,我国农村不同阶层的利益诉求和社会隐忧,塑造出具有时代特征的艺术形象。

“姐姐”纯真、知恩感恩、向善而生,跟一母所生的“大哥”自私狭隘“小农意识”形成鲜明对照。“姐姐”秉承“母亲”优良品质,像中国南方广袤原野常见的紫云英一样,泛发出勃勃生机,无私奉献自己的热血和生命。

《那片紫云英》超越人性救赎老生常谈的桎梏,运用原生态的艺术笔触,转圜人物命运,以人性底色和幡然自醒治愈法则,引导人物心灵自觉和伤痛愈合。侄子“小丸子”涉黑涉毒,为恶一方,慑于作为市公安局副局长的叔叔方臻雄的大义凛然和亲情感召而投案自首;“大哥”身患绝症,躺在医院奄奄一息,弥留之际大彻大悟,悔恨自己的过失,嘱托“我”拯救“小丸子”,让他洗心革面、重新做人。这些富有人情味和烟火气息的细节设置,调高了人性温度和亮度,也隐喻了日常生活的另外一个逻辑:法律之外,温暖的人性如鲜花绽放,芬芳四溢。

(一审:龙晓龙 二审:刘乐 三审:蒋玉青)
今日热点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