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我们要在长沙做一件很小的大事

2020-12-31 14:40:32 [来源:湖南日报社新闻影像中心] [编辑:刘畅畅]
字体:【

今天是属于2020年的最后一天,回首过往,这是充满挑战的一年,也是充满感动的一年。平凡的我们在时间的长河中,显得如此渺小。但人类的力量,在命运的波折中,又被反衬得如此伟大。面对即将降临的2021年,我们希望能为长沙这座城市做点事情,为生活在这里的人们留下一些存在过的证据。

超级文和友联合湖南日报社、知了青年将在2021年为所有长沙人带来——《我的长沙》市井人文影像展。集合1000名长沙人的肖像、创作1部关于长沙人的影片、编撰1本关于长沙人的书籍、并开办1场关于长沙人的展览。

这一次,我们希望能邀请你来共同参与创作。

策展人寄语

“我的长沙”市井人文影像展,集合了长沙本土各阶层、各行业、各角落、各年龄、老长沙新长沙男男女女最普通市民的影像。是平凡的人们的平凡的生存状态同平凡的生活表情的忠实记录。这样的生活状态同生活表情,既属于被拍摄者的个人,同时也属于我们这个风起云涌的时代,属于同我们一起生长的这座古老而新生的城市。

*2016年正在建设中的IFS国金中心 摄影:郭立亮

我们将这些影像集合起来,就是为了呈现我们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生命质感、生活面目,呈现什么样的人叫做“长沙人”,并且从每一位“长沙人”的个体表情里解读我们这座城市,同她千般的变化,万般的丰富,解读这座城市,也就是解读这座城市的每一个“长沙人”的地域属性与文化性格,解读他们平凡而又精彩的日常。

*湖南第一高楼上的“钢构人” 摄影:郭立亮

每一个“我”是属于长沙的,同时,长沙也是属于每一个“我”的。

当我们响亮地唸道:“我的长沙”时,自豪是在语气语调里的,并且也是发自丹田同灵魂的。“我”与长沙,互相归属,互相归依。“我”即是长沙,长沙即是“我”。

通过这个影展,我们想要的,就是唤起在这座城市生活、学习同工作的每一个“我”,他和她身心里的那种自豪感。

是的,是的,这座美丽的有山有水的城市,是“我的长沙”!

是的,是的,每一个无论是新的还是老的“长沙人”,他和她都是平凡的,但也是可爱的,并且可敬的。

——策展人·何立伟

下面,我们一起来提前认识一下生活在我们身边的三位长沙人的故事。

第一位长沙人的故事·城市清道夫

长沙排水管道管径500毫米以上的有7000公里左右。在运行中,由于淤泥、生活垃圾日积月累,经常会出现淤塞、排水不畅,需要清淤疏通。每天临下井时,他们认真检查对讲机、氧气阀、空气软管等,窨井的口径60厘米左右,太空人一般“全副武装”,几乎是“挤进”窨井口。

*摄影:田超

整套繁琐的操作流程需要花费近20分钟。他们不断地在只能容一人爬行的井口和管道中上下穿梭,疏通着城市的排水道。内经不足1米的管道内,淤泥堆积足足有0.6米厚。他们说:“这么深的淤泥,光走过去,都很困难”。

*摄影:田超

这样一群人,他们很平凡,却又很伟大。请记得,他们名字叫管道潜水员,是城市地下脉络的清道夫。

第二位长沙人的故事·修复时光的补手

毛笔蘸浆糊,镊子揪补纸……在湖南图书馆,有这么一群古籍修复师,他们的工作就是给古书“看病治疗”。湖南图书馆藏有古籍八十余万册,一半以上因虫蛀、鼠啮、絮化、霉蚀、烬毁而亟待修复。

*摄影:唐俊

今年48岁的施文岚是一名古籍修复师。每个工作日,她都和同事一起“钻”在古书堆里,给古籍“看病治疗”。一把镊子、一支毛笔、一碗浆糊……一本本原本破损的古籍,在他们手中“起死回生”。

按规定,书写或印刷于1912年以前、具有中国古典装帧形式的书籍,方可称之为古籍。按照古籍的破损程度,从高到低共分为五级。大多数图书一般先修复一到三级。

*摄影:唐俊

古籍修复有拆书、编号、整理、补书、折页、剪页、喷水压平、捶书等十余道复杂工序。要遵循“修旧如旧”的原则,所用的补纸,都是老师傅几十年前买的老纸。自制浆糊,是为了保证古籍的“可离性”,方便后人再次修复。

修复工作需要静心、耐心和细心,更要耐得住寂寞,一般的年轻人很难主动喜欢这个职业。从1984年新馆开馆成立古籍修复组到现在,湖南省图书馆专业从事这个工作的只有10个人。

古籍修复留艺不留名,修得再好的书,也不会留下修复师的名字。但他们流传下来了默默奉献、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第三位长沙人的故事·寻嗲嗲的农家书屋

整齐的书架倚墙而立、数十张小课桌摆放在屋里最中间的位置、墙上贴满了励志名言警句和书法作品……

这是金井镇蒲塘村寻民强的农家书屋。与平常见到的大多数农家书屋不同,这里的小课桌和小黑板仿佛给人一种回到课堂的感觉。73岁的退休教师寻民强就是这个“小教室”的主人。

*摄影:肖毅

2009年他花了250000元,借着长沙县图书馆送来的534本图书,寻民强将家中两间15平方米的房子腾出来,从一家歇业的商户借来一个货柜,摆上书籍、挂起牌子,一个新建的农家书屋就开锣唱戏了。

为了让更多的村民能够感受到书屋的好处,寻民强想了很多法子:他走家串户,调查了解大家的需求,他70岁考驾照,就是为了方便把书籍送上门。一次带上一大袋书,挨家挨户让他们自己挑选;与隔路相望的衡山小学联系,到各个班级作动员宣传报告,并且邀请学生进书屋阅读;在镇中心学校的支持下,20套课桌进入书屋“服务”,这里成了孩子们放学写作业以及周末假期的必去之处。

*摄影:肖毅

2013年,书屋进入县四级农家书屋行列,2015年被评为长沙市第一批示范性农家书屋。

“我”即是长沙,长沙即是“我”。

扫描下方二维码

上传你的半身肖像照

并说出你的长沙梦

我们将集合100名长沙人的影像

作为“我的长沙”最重要的展品

“我的长沙”需要你的参与

长按扫码

参与“我的长沙”

展览时间:2021年3月展览地点:长沙海信广场超级文和友

文末互动

说一说你与长沙的故事

转发并留言抽选10位长沙市民

并赠送“我的长沙”纪念画册一本

✨祝大家2021年顺顺利利✨

今日热点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