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好中部农博会 助力脱贫奔小康】“洞庭鱼米”香,品牌“湘”天下

2020-10-28 22:02:23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张尚武] [编辑:洪晓懿]
字体:【

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张尚武

一年一度的中部农博会开幕在即。

中部农博会是农业品牌的盛会。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以来,省委、省政府以精细农业推进农业现代化,大力实施“品牌强农”行动,下“绣花”功夫打造农业品牌,不断提升“湘字号”农产品的品牌影响力。

近几届中部农博会上,湖南立足主场优势,各区域公共品牌特装亮相,“一县一特”品牌抱团参展,与国内外名牌农产品同台打擂,自信展示农业大省的“精气神”。

三湘四水五彩茶,蔬菜产自湘江源,洞庭鱼米香天下……湖南农业品牌“群星”闪耀。

品牌为帆,助力“湘字号”农产品远航,迈向更加广阔的市场。

打造品牌“金字塔”

湖南素称“鱼米之乡”,享有“湖广熟、天下足”的美誉。多年来,湖南的稻谷、生猪、柑橘、茶叶、淡水鱼等农产品总量在全国名列前茅。

但过去,靠大水、大肥、大药粗放式生产,过于追求产量,导致农业大而不强,品牌竞争力弱,农产品销售“粗而不精”。

品牌是农业现代化的核心竞争力。多年来,省委、省政府一直探索品牌强农的新路子。

大湘西地处绿茶黄金产业带,茶业是当地脱贫的主导产业。长期以来,1000多个茶叶品牌“散、小、弱”,陷入价格恶性竞争,茶业壮大面临“瓶颈”。

省茶业协会秘书长王准介绍,进入“十三五”,省政府推进茶叶品牌整合,每年投入上亿元项目资金,加快茶园改造,统一加工、包装的标准,重点打造“潇湘绿茶”公共品牌。

今年受疫情影响,茶叶总体销量、价格下跌。在高桥茶叶市场,来自保靖县的茶商张明告诉记者,保靖黄金茶、古丈毛尖都统一打“潇湘绿茶”公共品牌,在高桥市场开店统一营销,销量、价格基本稳定。否则,今年会很难“熬”。

目前,大湘西地区已有逾100家企业共用“潇湘绿茶”品牌。在近几届农博会、农交会上,大湘西地区茶叶企业抱团参展,唱响“神韵大湘西、生态潇湘茶”,湖南绿茶在国内茶市的影响力稳稳提升。

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精细农业发展战略。按要求,品牌打造要精致。省政府重点建设农产品省级区域公共品牌、片区公共品牌和“一县一特”等地方特色公共品牌,形成湖南农产品公共品牌的“金字塔”格局。

做强“大而优”的省级区域公共品牌。立足全省粮、油、茶、果、猪等大产业,成功培育了湖南红茶、湖南茶油、安化黑茶、湖南菜籽油、湘江源蔬菜、湖南辣椒6个省级区域公共品牌,加快打造湘南柑橘、优质湘猪、湘九味中药材、潇湘竹品等品牌,全面提升“湘字号”农产品整体竞争力。

做实“特而广”的片区公共品牌。在培育南县小龙虾、岳阳黄茶等5个片区公共品牌基础上,继续扶持湘赣红、洞庭香米、湘西猕猴桃、洞庭水产、黔阳冰糖橙、临武鸭、湘西莓茶等品牌。

做精“小而美”的“一县一特”品牌。立足各地传统优势产业,每个县打造1-2个知名地理标志品牌,已形成湘潭湘莲、祁东黄花菜、洞口雪峰蜜橘、石门土鸡、桃江竹笋、永丰辣酱等30个耳熟能详的品牌,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特”。

打造公共农产品品牌,各地每年安排专项资金逾2000万元,组建专门班子和专家团队,统一标准,引导龙头企业打造示范基地。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称,全省形成“区域公共品牌+特色品牌+产品品牌”链条,大品牌“顶天立地”和小品牌“铺天盖地”相得益彰,助推精细农业加快发展。

生态底色“绿而美”

潇湘绿茶、安化黑茶、湖南红茶、岳阳黄茶、桑植白茶,组成公共品牌体系,叫响“三湘四水五彩茶”。

从外观看,五彩湘茶各有特色,但内质却拥有共同特征,就是绿色生态品质,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其实,看湖南菜籽油、崀山脐橙、南县小龙虾、湘江源蔬菜等公共品牌,虽然各有“卖点”,但底色也必然是“绿色”。只有如此,品牌才有活力,才能行之久远。

绿色优质农产品,离不开良好的环境和土壤。

汝城县泉水镇土壤肥沃、昼夜温差大,种出的辣椒品质好、风味独特,深受消费者喜爱。全镇辣椒种植面积达6000余亩,与御厨香、康师傅、老干妈等国内大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年销售收入过亿元。

泉水镇卓越辣椒合作社理事长胡宝松说,合作社按照绿色生产规程,为种植户提供各种服务,坚决不使用化肥和农药。他跟记者算账:种辣椒的成本高了,但品质安全、风味口感好,订单价远远高于市场价,农民还是得实惠。

在全省评出的首批10个农业特色小镇中,汝城县辣椒小镇(泉水镇)榜上有名。

同样的故事,在靖州杨梅基地上演。

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独特的气候和优良的生态,孕育了靖州杨梅酸甜多汁、美味可口,被誉为“江南第一梅”。2017年,靖州杨梅被评为湖南十大区域公共品牌后,名气更响,销路更广。目前,该县杨梅基地发展到10万亩,年产鲜果6.9万吨,年产值达14.6亿元。

近年来,针对每个区域公共品牌,相关专家团队制订可操作的质量标准,农业部门重点把握产品上市的几项关键指标,倒逼生产经营者按照有关技术标准进行生产,完善从田间到“舌尖”的全过程质量监控,确保区域内所有产品的绿色品质。

品牌农产品的绿色品质,既要靠“产出来”,也要靠“管出来”。全省严格实施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工程,加强产地环境监测和产地环境保护。全面试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利用农产品“身份证”管理平台,对使用公共品牌的产品实行“一品一码”赋码标识,凭“证”上市。

“在中部农博会上,全省主要公共品牌都已确认参展。”据组委会负责人介绍,所有品牌农产品都带有赋码标识,消费者只需用手机扫码,就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参展产品的来源、生产档案、企业信息和产品检测情况,绿色品质有保障。

擦亮品牌“勤吆喝”

吃油不长油、长智不长脂、防病又去病——这就是湖南茶油。

为了推广湖南茶油公共品牌,省林业局局长胡长清多次带队,参加农博会、绿博会和香港美食周。如今,许多香港市民对湖南茶油的好处已耳熟能详,每公斤茶油市场价稳居200元高位。

“有好产品,还要勤吆喝。”省油茶专家陈永忠说,农产品要卖出好价钱,品牌才有意义。

为打响“湘字号”品牌,省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助力湖南茶油、安化黑茶、湘江源蔬菜等品牌完善视觉识别系统,拍摄区域公用品牌形象宣传片,还创作崀山脐橙、岳阳黄茶等公用品牌原创歌曲。省政府每年在长沙举办中部农博会,加力推广农产品公共品牌。

“如今,湖南农产品的外观和内质,都有大的飞跃。” 舜华鸭业公司董事长胡建文回顾创业历程,连续10多年,公司辗转北京、上海、广州、香港,年年参加农交会、农博会,展播“临武山水鸭天下”的宣传片,年年发布新品,品牌越来越响,临武鸭亮翅飞全国。

“打响公共品牌,企业抱团参展,有利于开拓市场。”湖南黑茶商会执行会长彭接班说,政府组织黑茶企业参展,费用有补贴。政府还投放招牌广告,往往黑茶未到图片先到,激发市民的购买欲,安化黑茶店开一家、成一家。

从传统的边销茶,变身都市“白领茶”。安化黑茶一路进北京、进济南、进长春,红遍大江南北。如今,安化黑茶品牌估价32.99亿元,获评中国十大茶叶区域公共品牌。

“农博会是展示品牌的舞台,也是产销对接的平台。”中部农博会组委会介绍,去年农博会上,永州打出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的牌子,湘江源蔬菜受追捧。全省14个市州都与广州市签署合作协议,抢抓粤港澳“菜篮子”合作商机。

打响公共品牌,疏通销售渠道。近两年,省农业农村厅组织各市县,举办32场产销对接活动,通过大规模的集中展示展销,邀请采购商洽谈,累计签订销售合同168亿元。

在沅陵县五强溪库区,1.3万亩茶园撑起茶农致富的希望。沅陵县茶叶协会会长张干发告诉记者:“早春采摘嫩芽,加工潇湘绿茶;夏秋采制湖南红茶,茶农收入每亩增收5000元,就像在库区建起一个‘绿色银行’。”

短短3年,湖南红茶综合产值提升到152亿元,成为湘茶千亿产业的增长点。湖南茶油产业总产值达到505亿元,占国内市场“半壁江山”。湘江源蔬菜供粤港澳基地面积突破35万亩。去年,全省重点培育的20个“一县一特”公共品牌实现综合产值近400亿元,真正成为农民脱贫致富的“金字招牌”。

相关专题:办好中部农博会 助力脱贫奔小康

今日热点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