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

迎风扬帆破浪行

2020-09-16 06:25:44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邓晶琎] [编辑:夏博]
字体:【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

迎风扬帆破浪行

——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湖南实践

(湖南长城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技术员在监控电脑主板智能贴片生产线的运行。该公司致力于打造基于国产飞腾CPU、麒麟操作系统等自主可控计算机整机的智能制造生产基地。 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田超 摄)

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邓晶琎

开顶风船,破浪前行——正是时下湖南改革创新的真实写照。

4年前的春天,2016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湖南代表团审议时,为湖南经济社会发展“把脉定向”,提出要“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牢记总书记嘱托,湖南始终把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举措,在湖湘大地掀起了一场壮士断腕、向新而生的自我革命。

勇于改革,大刀阔斧,气象一新。

(7月24日,湘潭市岳塘区,竹埠港老工业区重点建设项目荪湖生态公园绿意盎然。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辜鹏博 摄)

9月中旬,株洲清水塘,占地1700多亩的株冶集团生产区内,株冶集团总经理助理谭轶中正指挥工人们用工具分拆大型设备。

两年前的2018年12月,他见证了这里的最后一座冶炼炉熄火关停。曾经烟囱林立、污水横流的清水塘老工业区, 261家化工冶炼企业自此全部退出。

关停之后,厂区的残渣废液处置、设备资产拆除相继启动,预计今年9月底全部完成。

“这里要交出的,必须是一片不留污染的场地。”谭轶中说。

曾几何时,在湘江沿线,以清水塘为代表的重化工业和“两高一资”(高污染、高耗能、资源性)行业,是沿江地区的长期“饭票”。其沉重的产业结构、粗放的发展方式已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

2016年3月18日,省政府党组(扩大)会议明确要求大家直面“重化工业占比高,发展不足和发展不优并存”的现实,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当月,《湖南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意见》出炉,正爬坡过坎的湖南,拿出壮士断腕的决心和勇气,加快重化工企业关停并转!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

“百年煤都”宁乡煤炭坝镇,煤炭产能全部退出,意味着县级财税收入直接减少三分之一;

清水塘工业区,企业关停搬迁后,高峰期可达256亿元的年产值全部归零;

洞庭湖区造纸产能退出,地方政府直接面临6000余名企业职工、近4万名苇农的生计问题……

啃硬骨头、涉险滩,省委、省政府从化解突出矛盾入手,注重实效,步步为营。

省委书记杜家毫多次奔赴清水塘,现场部署企业搬迁,实地倾听群众呼声。

“一个项目一个项目抓下去,一届政府一届政府接力干,不达目标,决不罢休!”掷地有声的表态,彰显出强烈的责任担当。

湖南用一场场攻坚战来破除利益固化的藩篱,向积存多年的顽瘴痼疾开刀——

湘江保护和治理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明确要求全面完成流域内重点区域企业搬迁、关停;

落后小煤矿关闭退出再部署,要求3至5年内化解落后产能1500万吨,全省煤矿总数控制在200处左右;

烟花爆竹整顿治理,把工作约谈会开进了企业现场,对烟花爆竹生产企业全面“体检”,达不到换证许可的企业一律退出;

严厉打击“地条钢”,对全省范围内“地条钢”生产企业实行有奖举报,防范“死灰复燃”;

集中治理洞庭湖,出台《洞庭湖区造纸企业引导退出实施方案》,要求环洞庭湖区的造纸企业两年内分阶段退出。

这些年,全省关停426座煤矿、1000多家非煤小矿山;退出烟花爆竹企业1200多家,化工、造纸、冶炼、钢铁等规模企业5000多家。全省71家造纸企业339条落后生产线已全部拆除,全面完成了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回头看”反馈的造纸落后产能淘汰任务。

这场经济结构调整的自我革命,改革力度之大,涉及范围之广,湖南历史上前所未有。

自2016年到2019年,全省单位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23%,提前超额完成“十三五”规划要求下降18%的目标任务。

(4月29日,华菱涟源钢铁有限公司冷轧成品库房内,技术人员对钢坯进行修磨。刘新山 摄)

最近,“湖南制造”又一次叫响了品牌。

8月底,华菱湘钢发布好消息:成为沃尔沃在中国唯一高强耐磨钢供应商。这是继成为卡特彼勒中国最大供应商后,湘钢再次为世界著名工程机械巨头供货。

从钢铁生产商到综合服务商,湘钢在钢铁产业去产能的“洗礼”中脱虚返实、转型升级。

如今,“钢铁巨子”华菱集团完成脱胎换骨的嬗变,一跃成为数十家世界500强企业的稳定供应商。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港珠澳大桥、俄罗斯亚马尔LNG项目、卡塔尔购物中心……一系列的“超级工程”,“华菱制造”熠熠生辉。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破不立。

“东方锰都”花垣,关停锰锌小矿,整合龙头企业,向精深加工要效益,绿染“锰都”;

浏阳关停烟花小作坊,加大研发投入,新一代烟花更绿色、更艺术,绽放更璀璨的光芒;

岳阳石化、衡阳盐卤及精细化工、郴州宜章氟化工等重点化工产业,走上集群化绿色发展之路。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深入,倒逼各级优化营商环境,驱动实体经济发展。

2019年1月,省长许达哲在长沙调研制造业发展时强调,加快“放管服”等重大改革举措落实落地,扩大高水平开放,加快新旧动能转换。

4年来,湖南大力降成本,每年为企业减负700亿元以上。

“去年减税费30多万元,我们将这笔资金投入研发,占领市场更有底气。”民营企业长沙天盾重工负责人陈桃说,企业生产的高空设备投入大,减税降费为企业减轻了负担。

今年6月出炉的《中国城市营商环境指数评价报告》中,长沙在全国省会城市中排名第六。在“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评选中,长沙已连续12年入选。

9月12日的《瞭望》新闻周刊,刊文《长沙房价洼地效应》评价:“长沙市‘稳房价、稳地价’系列举措,摆正了短期利益与经济长远健康发展的关系。”

这些年,从“湘十条”到长沙“限购令”接连升级,长沙始终坚守“房住不炒”,破除财政对土地的依赖,有效避免了经济社会发展被高房价“绑架”。

在上半年全国大中城市主要经济指标排名中,长沙城镇居民人均收入位居第11位,但新建商品住宅价格却排在第64位,是名副其实的房价洼地。

“这里房价低,生活成本不高。”从总部位于深圳的深信服公司调来长沙,34岁的孙宁博前段时间在长沙买了房。

靠项目引人才,凭产业聚“精英”,长沙已在方圆20平方公里之内,兴起几十家智能制造企业,在中部领先,在全国也不多见。

着力在“破”“立”“降”上下功夫,湖南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向深入,新旧动能加快转换,实体经济驶入发展“快车道”。

2018年起,省委、省政府连续开展“产业项目建设年”活动,不断延伸、补齐、壮大优势产业链,以先进制造业挺起实体经济发展脊梁。

中兴通讯终端产品、北斗微芯集成电路、蓝思科技触摸屏等项目,延伸拓展了电子信息产业链;

湖南首款自产汽车发动机在长沙广汽三菱量产,其强大“造血”能力将加速完善汽车产业链;

杉杉能源长沙基地锂电动力电池材料生产线、中伟新能源(中国)总部产业基地等项目集聚,催生一条长沙最全、省内一流的先进储能材料产业链……

破旧立新,湖南工程机械产业加速“破茧成蝶”:三一重工、中联重科、铁建重工和山河智能进入“全球工程机械50强”,形成国内产品类别最全、规模最大的工程机械产业集群。

以产业链思维布局产业,湖南已集聚了装备制造、农产品加工、材料3个万亿级产业,以及电子信息、医药、机械等11个千亿产业,市场规模逐渐壮大,产业体系日趋完整,一个个产业项目加快转化为一个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4月24日晚,不少市民在长沙市太平街观光购物。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傅聪 摄)

马云来了!

9月12日晚,马云摇着蒲扇“打卡”长沙夜经济,刷屏朋友圈,上了热搜榜。

时隔5年,再来长沙,马云如此感叹:“长沙是年轻人眼中的网红城市,‘夜经济’的火爆程度在全国排第一,我早有耳闻。这次是来亲身感受的。”

在与省委书记杜家毫、省长许达哲的会谈中,马云则透露了自己的期待:要与湖南、长沙一道,加强在大数据、云计算、智能制造、新兴消费等领域的合作,共同推进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不断增强内需消费新动能。

今年以来,湖南统筹推进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在提高供给质量和效益的同时,把满足国内需求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打通国内大循环,努力创造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湖南见事早、行动快,是全国开展复工复产最早的省份之一。百余条惠企“干货”政策相继出台,全省安排2亿元文旅企业纾困资金,在全国会展业中较早举办室内车展……千方百计扩大内需,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根据应对“非典”经验,疫情过后将有一个消费重启的过程,随之诞生新的消费热点。

想消费?用“湘消费”!湖南在全国率先上线消费小程序“湘消费”,以消费券形式提前向职工和工会会员发放节日慰问费。这一举措惠及30余万个实体商家,其中小微商户占比达八成。

湖南人的这个春天被一碗粉“嗦爆”。14个市州特色米粉在“湖南米粉大擂台”同台比赛,现场销售米粉近2万公斤,成为撬动消费复苏、增强市场活力的新契机。

克服了危即是机,疫情催生的经济社会深刻变革,为育新机、开新局提供了新机遇。

新基建风口下,湖南乘风而上。智能制造、无人配送、医疗健康等新业态新动能潮涌,客观上开启了新一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窗口”。

山河智能、梦洁家纺等龙头企业,纷纷布局“5G+工业互联网”。3D打印设备、智能手表、民用无人机、工业机器人等高技术产品产量均增长70%以上。

“宅经济”受捧,跨境电商红火,“5G+工业互联网”风生水起……实体消费受影响,“数字经济”添把火。

岳麓峰会连续7年在长沙举办,腾讯云、百度云、阿里云、华为云、金山云、京东云……闻“G”起舞,朵朵“云”开。

金秋时节,着力打造中部“智造谷”的湘潭,在此次岳麓峰会“工业互联 智造莲城”专场活动上收获颇丰。华菱湘钢、湘电风能、宏大真空等湘潭本土企业与中电互联、威胜电气等行业知名企业牵手,5G+工业互联网、5G+智能制造等9个项目现场签约。

这些年,湖南移动互联网产业以年均71.9%的速度增长,长沙正成为互联网企业第二总部或区域总部的聚集地、中部地区互联网产业发展的新增长极。

目前,58集团、映客、中兴通讯、360、华为云等40余家知名软件和互联网企业已在湖南设立全国或区域性总部。

守住“六保”底线、夯实“六稳”基础,湖南经受住了疫情的冲击,交出了一份亮眼的半年经济“成绩单”。

上半年,湖南GDP增长1.3%、增量546.3亿元,增速、增量在全国经济总量排名前十的“第一梯队”中均位居首位。除了消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外,湖南其余主要经济指标均“由负转正”,复工复产进度、转正指标个数、经济回升幅度均居全国前列。

历经磨砺的湖南经济,规模优势没有变,强大的发展韧性没有变,稳中有进长期向好的趋势没有变,正积聚起高质量发展所需的巨大能量和澎湃动力,迎来广阔的新发展格局。

(原载于《湖南日报》2020年9月16日1版)

相关专题: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

今日热点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