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长江禁捕,一批专业渔民退捕后积极转产——以退为进有新天

2020-01-27 07:39:20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邢玲] [编辑:邓玉娇]
字体:【

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邢玲

1月1日起,长江流域332个自然保护区和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全面禁止生产性捕捞。早在去年底,益阳市资阳区260户509名专业捕捞渔民就全部签订退捕协议,资阳区成为全省第一个专业捕捞渔民全部退捕的区(县、市)。

渔民缘何支持退捕?退捕后,他们又如何生活?新春临近,记者走进多位退捕渔民家,听他们讲述退捕后的新生活。

退!必须退!

“嘎嘎嘎……”1月22日下午,记者在资阳区沙头镇海南塘社区找到渔业队的邓加范时,他骑摩托车驮着妻子何运华刚从外面回来。何运华举起手里扑棱着翅膀的鸭子,冲记者笑道:“有人在我家餐馆订了两桌饭,这么肥的鸭子,他们一定喜欢。”

“把船和渔具上交到渔政码头后,我们夫妻专程去看过好几次——那是我们的‘老伙计’呢。”何运华说着,声音有点哽咽。邓加范是去年11月第一批签订退捕协议的专业渔民。他和妻子都生在渔民家、长在船舱里,并在船上成家立业养孩子,对船的感情不言而喻。

“但船是一定要交的,捕是一定要退的。”邓加范坚定地说。

有人说,世上三种苦,捕鱼挖藕打豆腐。渔民生活的苦,写在邓加范夫妇满是厚茧的双手和饱经风霜的皱纹里。邓加范家6个兄弟姊妹都是渔民,有2个得了血吸虫病,年纪轻轻就离世了。渔业队67户渔民,这些年没出一个大学生。邓加范的儿子小时候跟着父母到处漂泊,没上几年学,很早就出去打工了,收入也不高……

而且,河里、湖里的鱼越来越少了。与邓加范同一个渔业队的刘宏兵,在家里一边包饺子一边回忆,上世纪90年代,他最多时一天可捕两三千元钱的鱼。近两年虽然物价相比上世纪90年代上涨不少,但他一天最多只能捕七八十元钱的鱼。

“前些年,一些只顾捞钱的人用‘迷魂阵’捕鱼,连小虾米都有进无出。还有人用电捕鱼,大鱼小鱼通通被电死,我们近些年能捕到的鱼越来越少。再这么下去,子孙后代会没鱼吃。”1月23日,资阳区大码头街道渔民胡志明对记者说的这番话,或许道出了渔民们力挺禁捕的根本原因。

资阳区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工作启动后,邓加范、刘宏兵、胡志明等平均年龄在50岁以上的专业捕捞渔民,第一批在退捕协议上签了字。“保护长江,我们必须退!为了自己过好日子,也必须退!”胡志明话音铿锵。

进!向前进!

没了赖以生存的船舶和从事捕捞的资格,处在工厂不要、体力不济的尴尬年纪,退捕渔民将来靠什么生活?

51岁的邓加范呵呵一笑:“靠厨艺。”他和妻子退捕后,凭一手好厨艺,在自家办起了家庭餐馆,还养了些鸭子,两三个月下来收入3万多元。夫妇俩很开心,因为“以前捕鱼时,一年到头也就四五万元”。围着火炉,他俩把今后的打算也定下了:把在外打工的儿子一家叫回来,一起办个养殖场,教育好孙子。“让我们邓家将来也出个大学生。”邓加范满怀憧憬。

53岁的刘宏兵已靠养牛,走上人生新旅程。去年初,他有感于捕鱼难以为继,开始跟叔父学养牛,一年下来,收入近8万元。1月22日下午,他一到牛舍就忙活起来,清理牛舍、搅拌饲料,轻车熟路。70多岁的叔父夸他:“吃得苦、舍得学,渔民的好品质没有丢。”如今,怎样挑选母牛、疾病如何防治、饲料如何搭配,刘宏兵都已摸得门清。站在牛栏里,看着齐齐整整20多头牛,他一脸自豪地向记者“炫耀”:“我一个人能同时看几十头牛呢。”今年,他打算和叔父一起,扩大规模,多养些牛。“60头应该不成问题。”刘宏兵信心满满。

56岁的胡志明也在城里谋到了新活计,成了一名送水工人,一个月有两三千元收入。胡志明感慨:“我们以退为进往前看,不当渔民当市民,如今日子比以前安稳多了。”

退捕不退步,生活有新天。据资阳区畜牧水产事务中心不完全统计,目前该区已有三成以上退捕渔民有了新工作。

相关专题:新春走基层——脱贫攻坚一线见闻

今日热点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