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见习记者 李夏涛 通讯员 曾伟
左手向前,抓着小板凳,右手往后,提着裤脚,双膝撑地,一点一点往前挪动。10月30日,记者见到胡玉山时,他正“走”到平刨机前,开动机器,加工木方。
“这是我用过的第8条‘腿’了。”从平刨机上下来,胡玉山抓着凳面磨得溜光的小板凳对记者说。
胡玉山是溆浦县祖师殿镇鲁家溪村人,因病致残,靠着板凳“行走”。然而,他没有气馁,在党的好政策帮扶和自身努力下,成功脱贫,还创办了木器加工厂,带领13名残疾贫困群众创业。用一张小板凳“撑”起自强人生,胡玉山被当地群众称为“板凳硬汉”。今年10月,胡玉山荣获“2019年湖南省百名最美扶贫人物”。
双腿不行,还有健全的双手
1974年出生的胡玉山,在3个月大时,因发高烧患上小儿麻痹症,造成双下肢萎缩瘫痪,落下终身残疾。
3岁时,胡玉山学会爬行。长大一点,他又学着用小木板撑着胳肢窝“走路”。后来,小木板换成小板凳。
身体的残疾,也曾招致村里一些人看不起,说他以后只能去街上讨饭。胡玉山听后,没有当场反驳,但心中憋着一口气:一定要自食其力。他坚信:双腿不行,还有健全的双手。
促使胡玉山下定决心创业的,是他在1986年自学木工那一年。邻居让他做个火盆架,做好后,邻居很满意,给了他5块钱。看到儿子的木工活受到认可,胡玉山的父亲奖励他1块钱。
“我干木工创业,就靠这6块钱起家。”胡玉山说,小到凳子,大到桌椅,农村家庭用的木器,他都能摸索着做出来。附近的村民慢慢都来找他做东西。
业务越来越多,胡玉山一个人忙不过来,他找来附近的一些残疾人,手把手教他们做一些简单的活。“我有手,他们有脚,我们‘拼凑’到一起,就是一个‘完整的人’。”胡玉山说,木器做得多的时候,就出钱请能走能挑的残疾人,把木器挑到集镇上的代销店销售。
“要带更多残疾人过上好日子”
2016年,胡玉山主动申请退出贫困户,摘掉贫困帽。有着11年党龄的胡玉山,并不满足于此,他要带领更多的贫困残疾人过上好日子。
他决定把业务做大,开办木器加工厂。他说:“我是个残疾人,深知残疾人的不易。现在国家政策好,但也不能全依靠政府,我要带更多残疾人过上好日子。”
如今,在溆浦县卢峰镇杨家仁村的国道边,胡玉山的“板凳硬汉家具木器厂”里,17名工人中,有13名是残疾人贫困户,还有7名残疾群众在家里参与生产,胡玉山负责提供原料和回收成品。
祖师殿镇党委书记刘利明,积极支持胡玉山创业,全程陪同他找地方,跑小额信贷,对接县里各部门寻求支持,帮助拉业务、找销路。溆浦县委书记蒙汉3次上门走访,也帮他解难题。
向家垅村51岁的严昌贵患有小儿麻痹症,拄着拐杖,妻子也是残疾人,被评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日子过得很艰难。
2018年3月,胡玉山邀请严昌贵夫妻一起创业,手把手教严昌贵扎扫把,手工费6块钱一把,现在一年有2万多元的收入。“感谢胡玉山,我今年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将来我更有信心!”严昌贵十分感激地说。
残疾贫困户黄孝华,半边手脚丧失机能,在胡玉山的工厂里做点杂活,包吃包住,1600元一个月。国家扶贫政策好,还有兜底保障,黄孝华变得不再勤快,做事也吊儿郎当。
胡玉山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胡玉山经常开导黄孝华要认真做事,靠自己的努力过上好日子。说得多了,黄孝华就不耐烦,一气之下辞了工,回了老家。
“他是单身,回去后生活很难。”胡玉山始终记挂着他,骑着定制的电动车跑15公里山路,多次去黄孝华家里看望他,每次都去耐心开导他,劝他回工厂。最终,黄孝华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跟着胡玉山回到了厂里,重新过上了自食其力的生活。
“引导一个,影响一群。脱贫路上,我要尽我最大的能力,不抛弃、不放弃任何一个残疾群众。”胡玉山坚定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