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1月16日,某医院的手术台上,伴着一声响亮的啼哭,一个女婴呱呱坠地。诞生的这个女婴有个特殊的身份,她正是卢光琇指导的中国首例冷冻精液人工(体内)授精婴儿。
9月17日,长沙高新区的湖南光琇医院里,前来取卵的女性来来往往。五楼的办公室里,记者见到了著名生殖医学与医学遗传学家卢光琇。今年82岁的她精神矍铄、语速飞快,依然为中国优生工程和人类干细胞国家工程的工作忙碌着。
“我和父亲的初心不是做试管婴儿、解决不孕症,而是解决优生。”卢光琇娓娓道来30多年前的那段经历。1978年,英国成功诞生第一例“试管婴儿”。听闻消息,卢光琇的父亲——医学遗传学家卢惠霖预感帮助中国人实现“优生”的机会来了。为了父亲的理想,时年39岁的卢光琇放弃了“湘南一把女刀子”的荣誉,从外科医生转行,学习研究生殖遗传工程。
那时,由于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优生学遗传学的误解,这一领域一度成为禁区,留下了一块空白。卢光琇的研究就从这张“白纸”开始。
1981年,卢光琇只身前往北京,在京郊的牛精子库里,从研究牛冷冻精液开始了研究。3个月后,她带着一本厚厚的学习笔记回到长沙,东拼西凑“借”来了实验仪器,着手研究。
△1981年卢光琇教授(右)指导助手进行精子解冻
“当时的人们思想保守,没有人愿意为我们捐献精液进行实验。”卢光琇回忆,最初的实验样本来源于自己的丈夫,之后才有人愿意参与其中。1981年,卢光琇和父亲历尽千辛万苦,建立了我国第一个人类冷冻精子库。
而当时的实验对中国人来说还有很多未知数。“我们把液氮放进冷冻罐里,用这个办法冷冻处理人类精液。可是,液氮一放入罐内,就不断冒烟气。”担心冷冻罐出现爆炸情况,卢光琇和另一位同事守着罐子,精神紧张地守了整整一夜。直至第二天,解冻人类精液,在显微镜下看到精子维持活性,卢光琇几乎高兴得跳起来,一夜的紧张疲劳都消散了。实验成功之后,卢光琇立即联系了此前联系过她的一位希望通过人工授精技术生育孩子的科学工作者,进行冷冻人类精液的应用试验。只实验到第二次就成功妊娠,于1983年生下了一个健康的女婴。考虑到人类伦理问题,孩子出生时,卢光琇也不敢去看她。
△1983年卢光琇教授构建的早期改良冷冻精子库
研究的脚步势如破竹。从1981年卢光琇建立中国首家人类精子库,到1983年指导诞生中国首例人工授精婴儿,再到1988年指导诞生中国首例供胚胎移植试管婴儿。不过短短七年时间,卢光琇带着团队追上欧美人的脚步。
回忆起一系列的成就,卢光琇已然云淡风轻,“这些成绩都过去了,现在看来已是最原始简单的技术了”。如今,中信湘雅生殖与遗传专科医院生殖中心已是全世界最大的生殖健康机构,已帮助不孕不育夫妇孕育出生了超15万个健康宝宝。卢光琇早已将研究进行到基因测序,成功指导诞生了世界首批经大规模平行测序技术出生的试管宝宝。
△卢光琇在“生命之美”罕见病主题分享会上分享,通过基因测序、产前诊断等技术,已经能做到阻断一些疾病宝宝。
未来,卢光琇希望能打造一条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务链,包括‘帮你怀—帮你生—助你长—帮你存—帮你防—成人健康管理、干细胞再生医学’等一系列健康服务平台集群,找出人类疾病的根源,让每一个人都能健康地生活、优雅地老去。
1983年,我国第一个冷冻精液人工授精孕育的婴儿在卢光琇的指导下诞生。她的诞生,为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在中国的应用掀开了新篇章,也为广大群众了解和受益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奠定基础。
在此之后,中国首例供胚胎移植试管婴儿诞生,世界首批经大规模平行测序技术出生的试管宝宝诞生,全国首例“无癌宝宝”诞生。医学发展中,遗传优生学的脚步突飞猛进,人类已看到从基因上克服遗传病的希望。
湖南省委宣传部、湖南省委网信办指导 新湖南客户端·华声在线出品
记者 刘瀚潞 视频 周林熙 朱格林 视觉 陈青青 通讯员 洪雷 董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