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耀邦同志纪念馆收藏了一张中国地图 记录他走遍祖国的足迹

2019-09-22 11:25:09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罗雯 颜开云 通讯员 肖雪] [编辑:刘茜]
字体:【

胡耀邦同志纪念馆收藏了一张中国地图,上面密密麻麻留下了胡耀邦在全国考察调研的标注——

一张地图,记录耀邦走遍祖国的足迹

收藏于胡耀邦同志纪念馆库房的中国地图原件,上面密密麻麻地留下了胡耀邦在全国考察调研的标注。 长沙晚报通讯员 彭红霞 摄 

收藏于胡耀邦同志纪念馆库房的中国地图原件,上面密密麻麻地留下了胡耀邦在全国考察调研的标注。 长沙晚报通讯员 彭红霞 摄

长沙晚报实习生 罗雯 全媒体记者 颜开云 通讯员 肖雪

基地概况

胡耀邦同志纪念馆位于浏阳市中和镇苍坊村敏溪河畔。胡耀邦故居始建于清朝咸丰年间,占地面积450平方米,整体呈凹字形布局,共有房屋19间,其中胡耀邦家占9间。故居坐北朝南,为土木结构,小青瓦顶,属于典型的清末湘赣边界民居风格建筑。在这里,胡耀邦度过了他的童年和少年时期,这也是他寻求革命理想、走上革命道路的见证之地。

1995年,为纪念胡耀邦诞辰80周年,浏阳市决定修复其故居,并对外开放。2006年,胡耀邦同志纪念馆正式对外开放,纪念馆占地面积13000平方米,建筑面积3800平方米,展厅内设有专题性长期展览《心在人民——胡耀邦生平事迹陈列》。2009年,胡耀邦故居和纪念馆实行免费开放。2011年,胡耀邦故里旅游景区获批国家AAAA级景区。

随着景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大为提升,游客数量剧增。2018年游客接待量达到247万余人次,其中,未成年人参观量多达50万人次。这里成为了党员干部了解党史、人民群众培养爱国感情、青年学生陶冶情操的重要阵地。

藏品故事

他用脚步丈量民情,一步步走进人民的心里

1983年2月11日,海南崖县;1984年除夕,广西法卡山营区;1984年9月12日,内蒙古二连浩特;1986年8月23日,青海门源回族自治县……一幅满是红圈标注、充满折痕的中国地图,见证着胡耀邦同志跋山涉水的身影。

这张1982年印刷出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长163厘米,宽113.6厘米,为国家一级文物,原件藏在纪念馆的库房里,展厅墙上挂的是复制品。

在第一次见到这张地图时,纪念馆的工作人员就试图数清上面的便利贴与标注。可因为字迹极小且标注重重叠叠,工作人员数了几百个就有些眼花缭乱了。

“上面的红圈和便利贴是胡耀邦同志当年视察时,随行工作人员做的标注。”胡耀邦同志纪念馆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些特殊的标注,不仅见证着胡耀邦同志担任国家领导人期间的足迹,更体现着他一贯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的工作作风。

1982年9月,胡耀邦当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当时的中国,人民群众的生活还很不容易。“如何让群众过上舒服日子?”站在办公室的地图前,胡耀邦陷入了沉思。

胡耀邦始终认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在担任党的重要领导职务6年多时间里,他深入基层去掌握第一手资料,认真听取群众的反映和呼声。经有关部门和耀邦家属确认,在全国2000多个市县中,他考察过1703个,全国30个民族自治州中,除了青藏高原上的玉树和果洛外,他都去过。在7300多公里的中苏边界和2000多公里的中缅边界,也有他留下的足迹,并且对有些地方考察过多次。

温家宝同志在2010年4月15日的《人民日报》上曾发表《再回兴义忆耀邦》一文,深情地回忆了胡耀邦同志利用春节前后半个月时间前往贵州、云南、广西贫困地区调研的事情。这篇文章的复印件也悬挂在纪念馆的展厅里,与不远处的那张中国地图相呼应。

“心在人民,原无论大事小事;利归天下,何必争多得少得。”站在展示大厅的地图前,讲解员谭霜动情地说,我们仿佛看见了胡耀邦同志跋山涉水、为民谋福的忙碌身影,“他用脚步丈量中国的民情,一步步走进人民的心里。”

今日热点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