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我的名字叫国庆

60后童国庆:曾经没钱结婚,如今随“湖南智造”闯世界

2019-09-11 23:04:52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潘显璇 钟丛宇] [编辑:印奕帆]
字体:【

三湘都市报·华声在线记者 潘显璇 实习生 钟丛宇 整理

【今日人物】

童国庆:1969年10月1日出生,湖南益阳沅江人,现任三一集团三一工学院高级讲师、中级工程师,系三一集团金牌讲师、湖南省金牌培训师。

9月10日,童国庆在三一工学院向记者介绍他的经历。  图/实习生 任杏梓

今年的教师节有点特别,我不仅收到了中国学员发来的祝福,一些外籍学员也发来了问候。作为一名企业文化讲师,最让我感到骄傲的,是培训了3万多名学员,并将三一的企业文化传播到异国他乡。

在工作中,我见证了以三一重工为代表的湖南工程机械企业在国际上大放异彩,并且受世界欢迎的不只是三一的产品,还有三一的企业文化,世界对中国优秀企业的认可度越来越高。

国企到民企,感受中国民营经济迸发活力

我家里有六兄妹,在我出生前,爷爷本来已给我取好了名字,叫童荣华。因为我恰逢国庆节出生,举国欢庆,父母觉得这个日子很特别,给我改名“国庆”。

这个特殊意义的名字,或许注定了我会与众不同。1989年,我考上长沙理工大学,成为家族和村里第一个大学生。1992年,我大学毕业,被分配到益阳的一家国企工作。虽然跳出了“农门”,但由于出身农村,家里经济条件不好,生活过得比较拮据,甚至没钱结婚。

2000年,我应聘成为三一研究院的一名工艺工程师,第一个月的工资就达到2200元,是国企薪资的7倍。在研究院工作期间,我参与了三一重工多款重磅产品的研发,比如三一重工第一台出口海外的平地机;用于建设当时世界最高楼——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超高压混凝土输送泵等。

当时的三一重工,在国内已有了响当当的名气,并且正处于快速上升期,我深切地感受到了民营经济所迸发的活力。收入的增加也让我更加自信,加入三一的一年多后,组建了自己的家庭。

国内到海外,将中国企业文化输出海外

因为爱好写作,工作之余,我在三一集团的内刊上发表了不少文章,因此得到领导赏识。2002年,我成为时任三一重工执行总裁、总工程师易小刚的秘书,并在这个岗位上一干就是10年。因为有着丰富的公文写作经验,期间,我受邀定期为员工培训“公文写作”,这促成我之后转型为一名企业文化培训讲师。

近年来,三一海外市场步入快速增长阶段。为了让外籍员工更好地理解三一文化,尽快融入三一这个大集体,我开始承担起为海外员工培训的重任。2018年10月,我应公司委派去到三一重工印度公司讲学培训,成为三一集团第一位走出国门的培训师。

当时我的心情既激动又忐忑,课堂上频频响起的热烈掌声,让我深刻感受到三一文化在异国他乡的魅力,三一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虽然语言不通,但课后学员们都来加我微信,向我竖起大拇指,并热情地拥抱我。15天的时间里,我满怀自信地走遍了印度5个邦(省),行程17700公里,进行了20场培训,培训学员上千人。当时印度索迈亚大学正在与三一工学院洽谈合作,我的讲学培训颇受校方认可,很快校方便与三一工学院达成了合作,派出学员来中国学习。

时光匆匆如流水,我从“小童”、“童工”、“童秘”,成了现在的“童老师”。流失的是岁月,不变的是初心,我将继续坚守三尺讲台,把三一的文化带向全球。

记者手记

无论个人还是企业,自强不息方能成长

出身农村贫困家庭的童国庆,通过高考成为一名大学生,凭借过硬的技能在工作中崭露头角,这是自强不息、用奋斗改变命运的生动阐释。

三一重工经过30多年的发展,由涟源焊接材料厂成长为世界工程机械制造领军企业,背后也离不开其自强不息、产业报国的企业精神支撑。

个人的发展与国家的发展息息相通,员工强则企业强,企业强则国家强。正是因为员工、企业的自强不息、不断创新,以湖南工程机械为代表的“中国智造”,才得以闪耀世界舞台。

相关专题: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我的名字叫国庆

今日热点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