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1952年,十余批、约8000名湘女志愿参军,奔赴天山南北,在荒凉的边塞上拓荒创业,屯垦戍边,似红柳般牢牢扎根。
她们是军人,是女性,是新疆荒原上的第一代母亲,是为新中国建设奉献了理想和青春的群体。
八月的长沙,阳光明媚热辣。靠近营盘路的湘江风光带上,纪念进疆湘女的“湘女石”矗立,静听湘水奔腾。在它不远处,是60余年前的“新疆省人民政府、军区司令部湖南招聘团”所在地。1950年-1952年间,8000余名少女怀着青春的梦想,从这里奔赴新疆。
新疆和平解放时,有近20万驻疆部队。但当时的新疆人烟稀少,没有工业,农业落后。
如何守住这万里边防,使新疆走上稳定繁荣的道路?答案是屯垦。官兵们铸剑为犁,向沙漠和戈壁发起了艰苦卓绝的鏖战。
为改变历代屯垦一代而终的局面,1950年春,新疆部队领导人王震写信给家乡的领导、时任湖南省委书记黄克诚,希望招聘一批女兵,为新疆补充劳动力,还能与官兵组成家庭扎根新疆。
1950年初,招聘女兵的广告开始刊登,长沙街头拉起了宣传横幅,贴起了招聘标语。
报名很踊跃。
“新疆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很神秘的地方。”1951年初,14岁的湘潭女孩李慈背着家人和同学一起到招聘团报了名,软磨硬泡通过了招兵考核:“当时就想着建设新疆,而且我们都特别憧憬当个女兵。”
自古进疆不易,解放初亦然。“我们从长沙坐火车到西安,然后乘了42天汽车才到喀什。” 李慈对那段艰苦的旅程印象深刻。坐着老苏联的嘎斯车,走过荒凉的沙漠,翻过险峻的雪山,“一张大饼,一壶开水是一天口粮。晚上经常露宿在戈壁上。”
进疆的湖南女兵被分配到天山南北的各种岗位上,从零开始建设新疆。李慈被分配到疏勒县的南疆军区的医院学护理。那么,医院在哪里呢?“长官指着一块荒地,去建!”
在另一片更广袤的荒地上,18岁的长沙乡下姑娘马绍蓉则信心满满。1953年,她作为新疆八一农学院培养的新中国第一批女拖拉机手被分配到了靠近中苏边境的伊犁地区开荒。“那时当拖拉机手太自豪了。”
开荒的艰辛难以用语言描述。伊犁荒原上盐碱地遍布,“骑着马,突然双脚就踩地了。原来是马陷入了盐碱地。”为了改善土壤,他们挖渠引水,夜以继日地开垦:“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两班倒,保证机器二十四小时运转。”一年又一年,荒原慢慢变成了一望无际的麦田和蔬菜田。
当时,汉族军人不允许与少数民族妇女结婚。婚姻问题也成为湘女们不得不面对的问题。“有些老兵参加革命耽误了婚姻,有些则是长期参军导致女方改嫁,组织要为他们考虑,因此把他们介绍给一些年龄较大的女兵。我们穿上军装以后就把自己当军人,军人有一种天生的纪律性和服从观念。”李慈和马绍蓉都是在组织介绍下恋爱结婚,成为了新疆荒原上的第一代母亲。
“我们牺牲了很多,但是国家给我们的荣誉也是很高的。”马绍蓉说,“我在伊犁开垦土地,把庄稼种到边境上。以这样的方式,保卫我们的国土。”
“八千湘女”是首批成规模进疆的女兵,她们以新疆初代建设者的坚韧不屈,以女性的温柔、宽容和牺牲,促进新疆的经济社会发展,孕育屯垦新疆的后辈,维护了这六分之一国土的和平与稳定。她们带来的湖湘文化在新疆这片沉雄辽阔的土地上扎根,“湖湘子弟满天山”成为了现实,为建设新疆作出了重要贡献,也是各民族共同开发建设新疆的生动写照。
湖南省委宣传部、湖南省委网信办指导 新湖南客户端出品
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廖慧文 视频 周林熙 实习生 朱格林 姜勇 肖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