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湖南发展成就巡礼·脱贫攻坚篇】

凤凰:“三好”搬出新希望

2019-09-03 06:29:59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莫成 周芳华 刘丽群] [编辑:印奕帆]
字体:【

坚持好房子、好设施、好路子一齐抓,凤凰确保贫困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三好”搬出新希望

——凤凰县易地搬迁促脱贫

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见习记者 莫成

通讯员 周芳华 刘丽群

8月29日,一阵秋雨后,凤凰县禾库安置区内空气格外清新,700多栋古色古香的特色民居依山而建、错落有致,令人赏心悦目。里面幼儿园、卫生院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附近有国道、县道“三纵四横”。

这里是凤凰县实施的易地扶贫搬迁项目之一。据了解,目前,该县已建成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23个,集中搬迁安置群众2401户10929人,占全县贫困人口20%,提前完成了“十三五”搬迁任务。

凤凰在实施易地扶贫搬迁中,坚持好房子、好设施、好路子一齐抓,确保贫困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房子好,搬得出

在凤凰县禾库安置区,记者见到了75岁的搬迁户吴正年,他正在家里搞卫生,两层小洋房,里里外外干干净净。“搬过来好啊!你看,房子漂漂亮亮,冰箱、煤气灶都是政府帮忙买的。”吴正年拉着记者参观他的新家。

最初,吴正年极力反对搬迁。老人年纪大了,不想动。干部们上门做工作,做不通。后来,当地政府包了几辆大巴,组织搬迁对象实地参观“样板房”。“要啥有啥,这么好的房子,对子女今后发展也好,我还有什么理由不搬呢?”吴正年参观后,从搬迁“钉子户”变成了“推销员”,还热心为搬迁户搞服务。

凤凰县对全县安置房实施统规统建。建房前,就和搬迁户达成协议,旧房拆除每平方米补偿100元,入住新房每平方米仅交80元。同时,严把建设关,确保安置房通水、通电、通网、门窗齐全、简易装修,政府还出资添置部分家具,真正实现“拎包入住”,切实减轻搬迁群众经济负担。分房过程中,坚持公平公正公开,严格按照搬迁协议公开抽签分房,并对残疾人、孤寡老人等特殊困难群众给予更多关怀,将他们直接分配在安置房第一层,方便其日后生活。

设施好,稳得住

在凤凰县腊尔山镇夯卡安置区猕猴桃产业园里,搬迁户吴玉发在忙个不停。“黄桃刚采摘完,过几天猕猴桃又要上市了。”看着枝条上挂着的猕猴桃,吴玉发笑得合不拢嘴。

吴玉发一家原来住在高山上,当地自然条件恶劣,出行、就医、就学等不便。2017年6月,在驻村扶贫队帮助下,吴玉发一家搬进新家,从此告别山高路远、住房破旧的穷山寨,住上了新房子,开启了新生活。

夯卡村党支部书记麻金革告诉记者,为了让搬迁户安心生活,当地投入1000多万元,完善基础设施,发展产业。夯卡安置区虽然只有35户147人,但配套设施一应俱全。从高空俯瞰,安置区被果园、扶贫车间、文化广场环抱,公路通到了家门口。

为实现稳得住,凤凰县围绕搬迁群众生产生活,逐个安置区研究方案,配套建设道路及供水、供电、通讯网络、环卫保洁等基础设施,保障大家车达家门口、喝上自来水、用上稳定电、看上网络电视。并配套建设卫生院、幼儿园、社区中心广场等公共服务设施,保障搬迁户就医及子女上学,丰富文体生活。

路子好,能致富

贫困群众搬出来了、住进去了,如何给他们找到脱贫致富的好路子?8月29日,记者在凤凰县山江镇老家寨安置区找到了答案。

中间一片湖,两边分别是以前古色古香的石板屋和如今新建的安置房,三三两两的游客徜徉其中,村民们忙着摆摊设点,兜售特产。记者来到老家寨村时,已经是下午4时,但寨子里仍有100多位游客没有离去。游客余杰告诉记者,他们是从怀化过来的,看到此地风景很有特色,就停下来想多看看。

老家寨村是一个苗族古村落,依山傍水,环境优美。2016年,村里把村民的特色民居统一进行提质改造,并在湖的对面集中修建安置房。“老村寨交通落后,基础条件差。搬迁后,村民生活、生产十分方便。”搬迁户不仅有了新房,还可以在旧房子里做生意。村民吴香莲是凤凰县的致富带头人,借着旅游开发的契机,她用自己的老房子开了一家特产店,年收入超过8万元。“苗绣特别好卖,我还请了6个人帮我织苗绣。”她说。

山江镇副镇长裴宇告诉记者,现在来旅游的每天1000多人,旅游年收入超过3000万元。搬迁户除了每年拿分红,还可以在公司就业,自己搞销售。

建档立卡贫困户吴青合就从中找到了致富之路,他家搬迁后,他开餐馆卖特产,妻子在景区当讲解员,两人年收入超过10万元。

凤凰县在搬迁之初就统筹考虑,结合当地特色发展产业,帮助搬迁户实现家门口就业。通过搞旅游开发、特色种养及开设扶贫车间等,让搬迁群众实现稳定脱贫,走上致富奔小康之路。

相关专题: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湖南发展成就巡礼·脱贫攻坚篇

今日热点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