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湖南发展成就巡礼·领域行业篇】

“三农”大业展宏图

2019-08-31 08:32:24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张尚武] [编辑:刘茜]
字体:【

农业强 农村美 农民富

“三农”大业展宏图

华声在线8月30日讯(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张尚武)新中国成立70年来,湖南农业农村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农业生产迈向机械化,产业化经营水平不断提高;农村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农村面貌焕然一新;农民鼓起“腰包”奔小康,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红火。

农业强。70年来,湖南农业从计划管理转到市场经济,农民生产积极性高涨,生产力水平显著提升。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实施现代农业“百千万工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快速壮大,靠科技增产,机械化种田,农业生产方式发生喜人变化。

农村美。统筹城乡发展,省委、省政府加强对农村的政策倾斜,让公共财政的“阳光”更多地照到农村,推动要素向农村流动,实现城乡共同繁荣。实施“百城千镇万村”工程,省里抓好千村示范,带动万村推进新农村建设。至今,全省约有1.2万个村达到新农村建设标准。

农民富。进入新世纪以来,省委、省政府一手抓减负,一手抓增收,多渠道增收让农民“鼓腰包”。从2005年起,湖南实行农业税全额免征,农民告别“皇粮国税”;落实一系列惠农政策,农民种粮有补助;到2018年,农村居民基础养老金已增至每月103元;农村一二三产业日趋融合,农民工资性收入、财产性收入“水涨船高”。

新中国成立以来,湖南农业从计划管理转到市场经济,生产力水平不断提升;近年来,全省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快速壮大,靠科技增产,机械化种田,农业现代化步伐明显加快——

“三农”大业展宏图

2018年11月27日,怀化市九丰现代农博园,工人在智能观光大棚内打理无土栽培的花卉。(资料图片)

傅聪 邓晶琎 摄影报道

2018年8月29日,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三锹乡菜地村,乡卫生院的医务人员在为村民进行免费健康检查。(资料图片)

刘杰华 凌伟 摄影报道

2017年7月7日,“相约资兴·乡归流华”——2017年郴州(夏季)美丽乡村旅游文化节在资兴市三都镇流华湾景区开幕,游客在古村游览观光。(资料图片)湖南日报记者 郭立亮 摄

7月18日清晨,透过云层的第一缕阳光照射在龙山县兴隆街道的绿水青山间。近年来,龙山县加大扶贫建房、易地搬迁、危房改造等工程进度,改善群众居住环境,老百姓的小洋楼如雨后春笋拔地而起,一幅人民幸福、全面小康的画卷正在龙山大地徐徐铺开。曾祥辉 摄

8月29日,双峰县井字镇花桥村,农民驾驶收割机收割稻谷。金秋时节,稻谷飘香,双峰县10余万亩一季稻陆续进入收获期,农民抓住晴好天气忙着收获稻谷,田野上呈现出一派丰收景象。 李建新 摄

上图:7月29日,桂阳县方元镇,果农在分拣黄桃。

李科 肖井冬 摄影报道

上图:2017年12月23日,航拍花垣县民乐镇土屯村,水泥路四通八达。今年,该村完成了13000多米的通组入户公路建设,实现了组组通水泥路,汽车开到家门口的目标。(资料图片)

龙恩泽 摄

制图/杨诚

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张尚武 刘勇

农,天下之大本。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农业和农村发展。湖南农业历经计划管理到市场经济的转变,生产力水平显著提升。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实施现代农业“百千万工程”,全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快速壮大,靠科技增产,机械化种田,推动农业生产方式转变。

省委、省政府统筹城乡发展,乡村面貌焕然一新;农民从解决温饱到奔向小康,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红火。

1.农业强

从计划管理转到市场经济,农民生产积极性高涨,生产力水平显著提升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湖南农村与全国各地一样,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农业生产实施计划管理。

“那时候,农民生产什么、生产多少,都由政府计划决定。”衡阳县关市镇马安村党支部书记刘井社回忆,包产到户前,生产队要送公粮、交上调猪;上半年,政府还有统销粮帮助困难户。

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农业生产效率低。刘井社说,吃大锅饭,饿肚子是常事。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全国实行以包产到户为特征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刘井社兴致勃勃地说,包产到户,交了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大家起早摸黑干,很快就解决了饱肚子的问题。

包产到户后,农产品供给日益充足,国家逐步放开农产品价格。农民真正有了经营自主权,科技种田劲头高涨。

年近八旬的全国劳模李罗斌回忆,1985年他刚到湘潭泉塘子农技站工作,承担起杂交水稻中试任务。

“农技站的高产示范田,天天有农民来看。”李罗斌自豪地说,那时候,农民把农技员当成了“财神爷”,农技站示范引导农民种杂交稻,单产实现晚稻超早稻,全年亩产过吨粮。

农业发展,一靠政策,二靠科技。在“双轮”驱动下,湖南的粮食总产由1949年的64亿公斤,增长到2018年的302亿公斤。70年来,湖南是全国仅有的从未间断向国家提供商品粮的两个省份之一。

党的十八大以来,省委、省政府实施“百千万工程”,着力推进农业现代化。

——实施“百企千社万户”工程,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至2018年,全省农民合作社发展到7.3万个,新型职业农民5.5万人,近半数的承包耕地流向新型农民手中,农业生产从一家一户迈向规模经营。

——实施“百片千园万名”工程,为田野浇灌“科技水”。省里组织科技团队对接到县,推进信息进村入户,让信息化为农业插上翅膀。

湘乡市种粮大户彭俊告诉记者,父辈种田,面朝黄土背朝天,种几亩田累垮全家。如今,自己指挥30多台农机,种330亩水稻也很轻松。

与传统种田相比,彭俊还有专家跟踪指导:实行测土配方施肥,耕地也吃“营养餐”;对付病虫害,采取天敌治虫,实现绿色生产。

像彭俊一样,千千万万的新型农民,成长为农业现代化的主力军,推动农业大省加快迈向农业强省。

2. 农村美

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农村面貌焕然一新

无论走多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

回望农村改革,农民和土地的关系始终是主线。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行,农民逐渐摆脱土地的禁锢。

1984年,中央提出土地承包期一般在15年以上;2003年和2017年,中央又两次明确保持土地承包关系延续稳定,让农民吃下“定心丸”。

年轻的农民洗脚上岸,放心进城打工,上山砍柴的人少了,广袤农村开始变绿变美。林业部门年年植绿造绿,全省消灭荒山,到1997年基本实现全面绿化。

省农业产业化发展服务中心主任冯电告诉记者,上世纪90年代初期,伴随改革开放大潮,乡镇企业异军突起,鼎盛时期安置全省近三分之一的农村富余劳动力,成为农业农村发展的重要支撑。

随着沿海外向型经济发展,农村劳动力流动呈现“孔雀东南飞”,湖南在外省打工的人数最多时超过1000万人。

城乡要素流动从来都不是单一的。当进城的农民积累了资金和技术,返乡创业渐成潮流,“雁归来”为新农村建设注入勃勃生机。

地处南洞庭腹地的南县,“罗文花海”远近闻名。

村里统一流转土地,打造花海景观。100多栋农舍粉刷一新,艺术的涂鸦作品“爬墙”,文化味十足,吸引许多有实力的农民回乡创业。依靠“文化+生态”,村里每年举办国际涂鸦艺术节,全村创意旅游产业年收入5000万元左右。

像罗文村一样,各地开设返乡创业园,引社会资本入园,形成主导产业,培训农民在家门口务工,建设自己的家园,乡村的变化日新月异。

统筹城乡发展,省委、省政府加强对农村的政策倾斜,让公共财政的“阳光”更多地照到农村,推动要素向农村流动,实现城乡共同繁荣。

实施“百城千镇万村”工程,省里抓好千村示范,带动万村推进新农村建设。至今,全省约有1.2万个村达到新农村建设标准。

党的十八大以来,湖南美丽乡村建设按下“快进键”。林业部门扶持创建2000多个“秀美村庄”,远看像公园,近看是花园,住在里边是乐园。

建设美丽乡村,各地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推进厕所革命;编制村庄规划,彰显多元化的乡村风格;注意保留田园原始风貌,望得见山,看得见水,留得住乡愁。

3. 农民富

一手抓减负,一手抓增收,多渠道增收让农民“鼓腰包”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农民要过上美好生活,迫切需要“腰包鼓起来”。

70年来,湖南一手抓减负,一手抓增收,多方扶持农民“鼓腰包”。

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农民天天想着吃饱肚子,更想着票子。

改革开放后,农民不再为了吃饱肚子而发愁,挣钞票也有了机会。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后,中国经济建设突飞猛进。湖南作为劳动力大省,大量农民就近到乡镇企业上班,或者到沿海打工,获得不菲的工资性收入。

2012年统计数据显示:当年湖南农村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为3847元,占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51.7%,开始占大头。

自古以来,农民上交“皇粮国税”被视为理所当然。随着国家财力增长,党和政府努力减轻农民负担。

2004年2月下旬,中央出台“二补”政策,具体到湖南,农民种粮直补资金每亩11元,良种补贴每亩10元。当年4月10日前,“二补”资金全部发放到户。广袤农村沸腾了:农民种田,政府给钱,千年来还是头一回。

从2005年起,湖南实行农业税全额免征,当年全省农民减轻负担13.6亿元。

告别“皇粮国税”,卸下肩上重负,广大农民欢欣鼓舞。南县中鱼口镇常西村村民李小溪与新中国同龄,他说:“种了一辈子田,最早是送公粮,后来是缴税款。如今,种田不要出税,还有现金补贴,农民真心感谢共产党。”

更多政策手段用于增加农民收入。2009年12月15日,娄底市娄星区茶园乡梨子村64岁的村民曾友发领到了一个半月的基础养老金:82.5元。这标志着,湖南农民也能领取养老金了。农村居民基础养老金从开始试点时的每月55元,到2018年已增至每月103元。

党的十八大后,精准扶贫政策惠及全省8000余个贫困村,各种帮扶措施让贫困地区农民收入直线上升。

近年来,农村一二三产业日趋融合,推动土地流转,拉动农村房租价格上涨,许多农民开始有了财产性收入。

2018年,湖南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4093元。而1949年,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45.23元。

“腰包渐鼓”的农民,向着美好生活大步迈进。2018年,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2721元,其中教育、文娱等改善型消费增长最快。农民的幸福生活,如同“芝麻开花节节高”。

◎见闻

1.湖南水库数量全国第一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湖南农业基础设施最显著的变化,当属农田水利建设取得史无前例的巨大成就。

农谚云,“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正因为如此,毛泽东作出“水利是农业的命脉”的论断,号召全国人民大兴水利保丰收。

时至今日,湖南共拥有大大小小水库14121座,数量位居全国第一,绝大多数是在上世纪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修建的。一个个水库、山塘,犹如一颗颗明珠,洒落在三湘大地,让湖南变成大粮仓,风景变得更美好。

目前,全省各类蓄水、引水、提水工程每年可灌溉水量达409亿立方米,农田灌溉面积逾4000万亩,占全省耕地七成以上。

2.杂交水稻享誉全球

由袁隆平领衔,在湖南研发成功并率先大面积推广的杂交水稻,单产大幅提高,为缓解世界粮食短缺作出了巨大贡献,享誉全球。

2019年7月,袁隆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如今杂交水稻每年增产的粮食可多养活7000万人,在国外种植面积达700万公顷,种植面积最大的印度有350多万公顷。全世界如果有一半即8000万公顷稻田种上杂交水稻,按每公顷增产2吨估算,每年增长的稻谷可以多养活5亿人口。

3.洞庭湖平原肥沃“粮仓”

新中国刚成立不久,党和政府即组织人马大力整治长江的荆江洪道,加固洞庭湖区堤垸,“合修大圈,堵支并流”,通过持续多年的建设,将“十年九涝”的洞庭湖平原建成全国第一个商品粮基地。

如今,洞庭湖区拥有约1000万亩肥沃耕地,是湖南粮食生产最重要的“稳定器”。

4.湖南油茶全国第一

油茶是中国特有的木本油料作物。目前,湖南油茶林种植面积约2100万亩,茶油年产量约30万吨,年产值达450亿元,均居全国第一位。

5.湖南油菜面积全国第一

油菜是中国最重要的油料作物,国产菜油占国产油料作物产油量的50%以上。近年来,湖南强力实施油菜生产“北稳西进南下”战略,湘北主产区油菜面积持续保持稳定,湘西、湘南等新兴产区油菜生产发展势头强劲。自2015年以来,湖南油菜种植面积稳定在1900万亩以上,稳居全国第一位。

(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刘勇 整理)

◎见闻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乡村处处绿意浓

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刘勇

“柴米油盐”,开门几件事中,“柴”排在第一位。很长一段时间内,林业山地,是农村生活能源柴薪的主要来源地。

农业专家在2017年完成的一篇调查研究报告显示:直到1991年,我国东南丘陵区包括湖南在内的8个省(市),柴薪和秸秆等非商品能源在农村生活能源消费中的占比仍然高达80.8%;直到2011年,煤、电、液化气等商品能源在农村的占比才超过非商品能源。

湖南林业用地达1.92亿亩,占土地总面积的60%。省林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新中国成立以来,湖南大力开展人工造林、飞播造林、封山育林,林业用地中的荒地连年减少,在满足农村居民不断增长的生活能源等需求的同时,也使绿色成为全省农村最亮丽的底色。

改革开放之初,湖南森林覆盖率为38.92%,通过一轮又一轮大规模的国土绿化行动,如今已攀升至59.68%,位居全国第六。

1989年1月,省委、省政府作出“五年消灭宜林荒山,十年绿化湖南”的决定。1993年,湖南如期消灭宜林荒山,成为全国第三个“灭荒”省份,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表彰。1997年,湖南提前1年基本实现全面绿化。

进入新世纪,湖南深入实施退耕还林、长江防护林、珠江防护林、石漠化治理等一大批国土绿化工程。其中,退耕还林自2000年启动以来,至今累计完成面积2100多万亩。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起,隆回县委、县政府带领全县人民,立下愚公志,誓让石山披绿装。一年接着一年干,用近40年的时间,把35万亩石漠山地改造成生机勃勃的柏木林海,堪称湖南的“塞罕坝”。

党的十八大以来,湖南林业部门紧扣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大力推进森林调优、湿地提质、城乡添绿,不断创新和深化义务植树,有力推动了国土之绿从“穿衬衣”向“穿棉衣”提升、从远山扩绿向身边增绿提升。

不说储碳、释氧等“高大上”的效益,湖南植树造林最“打眼”的效果莫过于农村生态明显变好、水土流失大幅减少。无论是享誉国内外的风景名胜区,还是村民房前屋后的浓浓绿意,都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结果。

◎口述

“祖国富强是我们幸福的源泉”

湖南沃田农业装备有限公司负责人 严岳云

新中国成立70年来,老百姓从饿肚子,到吃得饱,再到要吃好,见证了祖国的富强。

1976年,我高中毕业。当时南县农村还是生产队抓生产,出门点个数,回家记工分,一年累到头,常常吃不饱肚子。

命运的转折从恢复高考开始。1977年,国家恢复高考,我考入当时的湖南省农业机械化学校。

洞庭湖区水田多,农活累人。毛主席说,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读初中时,我看到大型禾滚船、拖拉机在水田作业,机械化种田的梦想就在心里扎根。

省农机学校毕业后,我回到南县,从事农机化技术推广,直到2013年退休。进入新世纪以来,村里的青壮年多数外出打工,田土弃耕抛荒。我看在眼里,急在心头。

最近几年,许多年轻人在外面积累了资金和技术,回到村里包田种,我对农机化种田又充满信心。

大户种田,风险不小。我在心里琢磨:如何才能帮助种田大户增产增收?

2011年,我拉上自己的兄弟,成立湖南沃田农业装备有限公司,添置上百台农业机械,常年聘请机手60多人,为种田大户提供农机社会化服务。

沃田公司推出订单模式。种田大户与公司签合同,可购买“套餐”,从种到收全程作业。通过精确计算,大户买“套餐”,每亩有150元的利润。当然,大户也可吃“点菜”,只购买一项或几项服务。

多年来,公司购入精量播种机、高速插秧机、植保飞机、化肥深施机等新型机具80多台。我粗略估算,政府给予的购机补贴就超过100万元。新型农机不仅作业效率高,而且省种省工、减肥减药,每亩平均降低成本400元。

目前,南县稻虾种养面积发展到50多万亩。针对稻虾种养关键环节,公司聘请农机、农技方面的专家,筛选新品种,配套新机具,农机农艺融合,延长小龙虾的生长期一周左右,提升稻虾品质。

落实“品牌强农”,县委、县政府打响“南县小龙虾”“南洲稻虾米”品牌,大户种田收入直线上升。

稻虾种养效益好,沃田公司发展进入“加速期”。今年来,公司社会化服务的收入超过1000万元。

耕耘田野创大业,我深切感受到:“祖国富强是我们幸福的源泉。”

(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张尚武 整理)

相关专题: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湖南发展成就巡礼·领域行业篇

今日热点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