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湖南发展成就巡礼·领域行业篇】

近6年湖南贫困发生率从13.43%下降至1.49%

2019-08-20 06:39:22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奉永成 何逸杰] [编辑:夏博]
字体:【


脱贫攻坚 奔向小康

近6年全省贫困发生率从13.43%下降至1.49%

华声在线8月19日讯(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奉永成 实习生 何逸杰) 从救济式扶贫到开发式扶贫,从实施“八七扶贫攻坚”到展开脱贫攻坚战,新中国成立70年来,湖南为消灭贫困,持续发力,久久为功。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湖南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着力精准扶贫,决战脱贫攻坚,三湘大地发生巨变。

贫困人口大幅减少。从2013年至2018年年底,湖南共脱贫748万人,6202个贫困村出列,全省贫困发生率从2012年底的13.43%下降至2018年底的1.49%。

贫困群众的获得感进一步增强。截至7月底,全省“十三五”计划搬迁总任务69.4万人,实际搬迁入住率达96%,已基本完成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建设;35万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完成了危房改造。兜底保障兜得牢靠,截至2018年底,全省99万名兜底对象分类保障到位,建立起“基本医保+大病医保+农村特惠保+医疗救助”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医疗保障机制。

贫困地区面貌大为改观。目前,全省51个贫困县公路总里程超过11万公里,所有县城30分钟可以上高速公路,具备条件的行政村公路通畅率达100%,贫困村光纤覆盖率和电网改造率达到100%。

探索出“四跟四走”(资金跟着贫困户走,贫困户跟着能人走,能人跟着产业项目走,产业项目跟着市场走)产业扶贫新路子,组织实施了6000多个产业扶贫项目,超过160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通过产业扶贫直接脱贫。

新中国成立以来,湖南从最初的救济式扶贫、以解决温饱为主的开发式扶贫,到后来的“八七扶贫攻坚”,再到“精准扶贫”。湖南持续发力,久久为功,贫困地区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脱贫攻坚 奔向小康

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奉永成 实习生 何逸杰

8月9日,立秋刚过,花垣县十八洞村村民在这一天穿上节日盛装,欢度苗族传统节日——“赶秋节”。

“‘赶秋节’一般在立秋后举行,有庆祝丰收的意思。”十八洞村党支部书记龙书伍告诉记者,村里的黄桃正热卖,猕猴桃即将成熟,游客越来越多,“赶秋节”现在是名副其实的丰收节。

十八洞村曾是深度贫困村。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洞村考察时,首次提出了“精准扶贫”重要论述,脱贫攻坚由此揭开新篇章。

“精准扶贫”,让十八洞村由之前的贫困村、产业空心村蜕变成小康村、全国乡村旅游示范村。

十八洞村巨变,是湖南决战脱贫攻坚、建设全面小康的缩影。

新中国成立以来,湖南从最初的救济式扶贫、以解决温饱为主的开发式扶贫,到后来的“八七扶贫攻坚”,再到“精准扶贫”,湖南按照中央的决策部署,持续发力,攻坚克难,贫困地区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贫困地区农民收入普遍提高,贫困人口大幅减少。去年底,全省贫困发生率降至1.49%。今年,剩余20个贫困县有望全部脱贫摘帽。

8月17日,双峰县洪山殿镇新塘村,陈美良在红提园采摘红提。近年,在镇扶贫办和村帮扶干部的帮助下,她参加致富带头人培训班学习,掌握了红提管护技术,红提的产量和品质大幅提高,2018年红提销售收入近8万元,她家顺利脱贫。谢展南 摄

2018年,新晃侗族自治县鱼市镇华南村贫困户吴日元,通过发展种养业实现脱贫。(资料图片)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唐俊 摄

1 消灭贫困,解决温饱一直是头等大事

湖南属于内陆省份,七山二水一分田,70年来,解决贫困群众的温饱问题,始终是省委、省政府的重点工作。

1949年,湖南和平解放后,赈灾扶贫便是全省重点工作之一,并明确由民政部门牵头负责。

“新中国成立初期,往山里走,往湘西走,老百姓没饭吃、几个人共一条裤子,一点也不稀奇。”退休前曾任省扶贫办开发指导处处长的夏适宜说,当时扶贫以救济为主,把解决温饱作为当务之急。

1976年,湖南省委到炎陵县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当年炎陵县人均年纯收入75元,大部分地方靠天吃饭。

“改革开放让以前普遍存在的农村贫困问题得到了缓解。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解除对农民的各种限制,农民交了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的就是自己的,许多地方饱肚子的问题基本解决了。”夏适宜说,但一些民族地区、边远地区、高寒山区,受自然条件等方面的制约,发展严重滞后,解决温饱仍是当务之急。

1986年,按照中央部署,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贫困地区工作的决定》,制定20条优惠政策解决民族地区、边远地区、高寒山区发展滞后的问题。

“这一年,湖南省贫困地区经济开发领导小组成立,在省政府农村办公室内下设省贫困地区经济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 原省扶贫办综合处处长宁廉璞回忆,当时,扶贫模式也由过去的“夏给粮、冬给棉、年终给点过年钱”的救济式扶贫,转变为“给钱粮、给项目、给技术、减负担”的开发式扶贫。

1986年到1993年,省里先后3次对贫困户实行两棉赊销,使300多万人的缺衣少被问题得到缓解;对30个贫困县投入各类专项资金20多亿元,实施温饱工程;兴建一批交通、能源、通信、水利方面的基础设施。

开发式扶贫成效明显。到1993年底,全省贫困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提高到653元,比1985年增加313元。大部分贫困群众解决了温饱问题。

“1994年国家组织实施《八七扶贫攻坚计划》,提出将扶贫开发工作重心下沉,为后来的‘精准扶贫’打下了坚实基础。”对于“八七扶贫攻坚”,宁廉璞记忆深刻。

这一年,省委、省政府制定了《湖南省实施〈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的意见》,每年集中全省30%的扶贫专项资金,对我省集中连片贫困地区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进行重点帮扶。

全省扶贫开发从解决温饱向加快脱贫致富、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发展能力、缩小发展差距转变。

到2000年,我省贫困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993年底的653元提高到1583元,贫困人口大幅减少。

7月9日,洞口县石捷包袋厂黄桥镇扶贫车间,女工在生产文具包装袋。该厂近年先后在多个乡镇开设了11个“扶贫车间”,让贫困村民在家门口就业,人均月收入达4000元左右。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田超 摄

2018年5月17日,蓝山县中心医院医疗义诊队在荆竹瑶族乡新寨村为贫困群众提供上门义诊服务。(资料图片)杨雄春 摄

2 精准扶贫,脱贫攻坚迈入“新时代”

今年2月11日,农历正月初七,新春上班第一天。凤凰县火炉坪村村民龙玉明家来了一位客人,几句寒暄,龙玉明惊喜地发现,这位客人竟是省委书记杜家毫。

今年新春上班第一天,省委书记杜家毫、省长许达哲率队,20位省级领导分赴贫困地区开展专题调研,以“亲戚”的身份,访贫问苦,做到对脱贫攻坚的真实情况,心中有数。

湖南是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重要论述首倡之地。湖南省委、省政府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把“精准扶贫”作为重大政治任务、首要民生工程和头等大事来抓,脱贫攻坚迈入“新时代”。

湖南明确省委是“总前委”、市委书记是“纵队司令”、县委书记是“一线总指挥”、乡镇党委书记是“主攻队长”、村党支部书记是“尖刀排长”;坚持省负总责、市县落实、乡村实施、合力攻坚,形成了五级书记抓脱贫、全党动员促攻坚的生动局面。

“首倡之地,更要积极作为。湖南不断创新机制,探索出一系列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创造了多个‘全国第一’。”省扶贫办副主任贺丽君说。

建立各种扶贫制度,拿出有效的攻坚举措,在实践中探索创新经验,我省的脱贫攻坚阔步向前。

湖南制定下发《全省贫困村识别和建档立卡工作方案》,为全国第一个出台精准识别方案的省份。

探索出“四跟四走”产业扶贫模式,全国产业扶贫工作现场会开到湖南。全国1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扶贫办的同志深入我省产业扶贫示范点观摩学习。

在全国率先推出“财银保”,撬动扶贫产业贷款,覆盖51个贫困县。率先探索“无抵押、无担保、财政贴息”的扶贫小额信贷模式,以金融活水“滴灌”贫困户。今年,全国扶贫小额信贷现场会在湖南召开。

建立劳务协作“三张清单”(任务清单、稳岗清单、责任清单)和全国首个贫困劳动力劳务协作市场。探索劳务协作脱贫模式,被人社部、国务院扶贫办作为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向全国推介。

在全国率先开展“中国社会扶贫网”上线试点,成功搭建社会捐赠者与受捐者双向互动和有效对接平台。

动员各界力量,参与脱贫攻坚。深入推进“万企帮万村”行动,全省5000余家民营企业精准对接5000多个贫困村,投资金额超110亿元;开展“我想有个家”安居工程公益募捐活动,帮扶1万多户贫困户圆了“住房梦”;开展实施“一家一”助学就业同心温暖工程,资助学生近3万余人。

今年,“户帮户亲帮亲 互助脱贫奔小康”活动在全省如火如荼地开展,进一步汇集各方力量,参与脱贫攻坚。一批“远亲”结穷亲,更多乡亲帮近邻。

打赢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监督落实事关成败。我省全面聚焦扶贫领域作风建设,扎牢制度篱笆。去年,湖南在武陵山片区和罗霄山片区分别召开扶贫领域作风建设座谈会,3个作风治理推进不力的县(市区)作检讨。

省委、省政府将脱贫攻坚作为各级巡视重点,对123个县(市区)实行扶贫审计全覆盖。创新开展脱贫攻坚常态化联点督查,建立问题清单和整改台账,先后查找出基础设施工程进展缓慢、产业发展滞后、驻村帮扶不力等问题,并明确时限要求督促整改到位。

5月13日,省委书记杜家毫主持召开部分贫困县县委书记座谈会。这是自2016年以来,杜家毫第四次召开贫困县县委书记座谈会,聚焦全省脱贫攻坚工作。他要求,牢记职责使命、保持韧劲拼劲,从政治站位和思想认识上再对标、再提升,尽锐出战、越战越勇,一鼓作气攻下贫困最后“堡垒”。

2018年8月18日,洞口县高沙镇温塘村罗汉果种植基地,村支书简金仁(左二)给贫困村民传授人工传花授粉技术。近年,该村党员带头学技术,帮扶贫困户116户,成功脱贫70余户。 (资料图片)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李健 通讯员 肖高平 摄影报道

2018年11月5日,苗族搬迁贫困户在查看安置区新房户型图。当天,凤凰县禾库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举行分房仪式,给942户贫困农民分房。(资料图片)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郭立亮 摄

3 合力攻坚,三湘大地发生巨变

立秋过后,凤凰县山江镇凉灯村1500亩糯米基地里的水稻迎风起舞,蔚为壮观。

“凉灯”,在苗语中意为“老鹰落脚的地方”。凉灯村地处偏远,交通闭塞,是典型的苗族聚居贫困村。

脱贫攻坚以来,凉灯村修通公路,引进企业,发展糯米基地,帮助贫困户稳定增收。

“哪怕是像凉灯村这样偏远的山村,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省扶贫办主任王志群说,我省牢记嘱托,合力攻坚,贫困群众的获得感越来越强。

合力攻坚,我省打出一套“组合拳”。

——扶贫资金持续增加。2018年省本级财政投入38.14亿元,增幅13.1%;撬动涉农贷款投放1000亿元以上。今年,省财政安排专项扶贫资金45.72亿元,增幅超过19%。

——发展产业。在全省布局打造贫困地区七大千亿级农业特色主导产业,实施产业扶贫项目6000余个,帮助80余万贫困人口稳定增收。

——易地扶贫搬迁。已基本完成“十三五”期间69.4万人的易地扶贫搬迁任务,探索出“楼上生活、楼下生产”“人员下山、产业上山”“进村入社、村社共管”等模式。

——保障兜底。今年,我省再次调整提高贫困人口脱贫年人均纯收入标准,由之前的3400元/年,调整到3700元/年。

合力攻坚,释放政策红利;正向激励,激发无穷民力。

湖南按照“一户一门增收技术,一户一个增收项目,一户一个产业工人”的目标,开设符合贫困地区、贫困人口特点的培训课程,培育贫困群众发展生产和外出务工的基本技能。

开发河道清淤、环卫保洁等生态公益性岗位,优先聘用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选聘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为生态护林员,让他们靠自己的劳动增收脱贫。吉首市庄稼村贫困户时远祖当上护林员后,一年收入过万元,一举脱贫摘帽。

出台以脱贫就业为主要内容的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十条政策”;探索推进“扶贫车间”建设,帮助贫困人口实现就近就业。去年,江华瑶族自治县大路铺镇贫困户莫德玉进入村里的“扶贫车间”上班,月工资超过2000元,当年底脱贫出列。

正向激励,通过典型引路,请身边人讲身边事,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省扶贫办每月选取20名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的典型人物,推出“脱贫攻坚群英谱”,在主流媒体宣传推广;在贫困乡村,每周推出“脱贫攻坚光荣榜”,张榜公示脱贫攻坚中的先进村民。

贫困乡村纷纷开展“道德模范评比”“文明家庭评选”等正向激励活动,激发村民们的内生动力。去年5月份,涟源市古塘乡申家村贫困户康雄光在村里举办的“道德模范、星级创建”评比中,只拿了3颗星,心里很不舒服,激起了他的斗志。他学习养鸡技术,开办了养鸡场,积极参与村里公益事务,在接下来每月都拿到了6颗以上的星,去年顺利脱贫摘帽。

精准扶贫,风起苗寨,风行三湘,湖南贫困地区发生巨变。

自精准扶贫以来,湖南共脱贫748万人,6202个贫困村出列,31个贫困县脱贫摘帽,贫困发生率由2010年底的17.73%降至2018年底的1.49%;51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了9000元。

贫困地区面貌大为改观。湖南贫困地区公路通车里程超过11万公里,累计完成农村公路提质改造里程超1.2万公里,贫困地区全面融入全省4小时经济圈;贫困村光纤覆盖率和电网改造率达到100%;兴建各类供水工程3000余处,解决了700多万农村人口的安全饮水问题。

4月29日,在全省扶贫办主任会议上,全省再次发出动员令:今年,将着力巩固脱贫成果,提高脱贫质量,确保减少农村贫困人口60万以上、718个贫困村基本出列、剩余贫困县全部摘帽。

初秋时节,在贫困村采访,记者发现,道路宽了,房子好了,人们的笑容多了,贫困的阴霾从各个山旮旯消散,绿水青山正变成金山银山。

6月20日,慈利县三官寺土家族乡罗潭村,游客在禾田居山谷溶洞餐厅就餐。近年,罗潭村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从一个省级重点贫困村,变成了脱贫攻坚示范村。2018年,村民人均年收入超过1.2万元。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辜鹏博 摄

◎亮点

产业扶贫,“四跟四走”

湖南坚持把产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治本之策,在全国率先探索形成了“四跟四走”的产业扶贫新路子。即,资金跟着穷人走、穷人跟着能人走、能人跟着产业项目走、产业项目跟着市场走。

2016年3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湖南代表团审议时,对湖南率先探索的产业扶贫“四跟四走”路子予以高度肯定。

2016年9月,全国产业精准扶贫现场观摩会,在湖南召开,推广“四跟四走”产业扶贫模式。

自“精准扶贫”以来,湖南已实施产业扶贫项目6000多个,超过160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通过产业扶贫直接脱贫。

如今,产业扶贫项目在三湘大地遍地开花,湖南51个贫困县,县县都有2个以上特色产业,贫困群众“人人有事做,家家有收入”。

69.4万人“挪穷窝”

易地扶贫搬迁是脱贫攻坚的标志性工程。湖南形成了“省负总责、市州组织、县抓落实、合力攻坚”的良好态势,通过“挪穷窝”实现“拔穷根”。

截至7月底,全省“十三五”计划搬迁总任务为18.7581万户、69.4万人,实际搬迁入住率达96%;已基本完成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建设,建成集中安置项目2764个,总面积1750万平方米。全省集中安置项目的选址向城镇中心区、园区、景区和交通要道靠拢,集中安置比例达61.5%。

目前,全省2764个集中安置点已基本建成公共管理服务机构,10万多个易地扶贫搬迁家庭通过参与产业建设实现了增收。探索出“楼上生活、楼下生产”“人员下山、产业上山”“进村入社、村社共管”等模式,实现了“搬得出、稳得住、有事做、能致富”的目标。

贫困县生态护林员项目“全覆盖”

脱贫攻坚,围绕林地做文章,湖南打出“组合拳”。

通过购买劳务的方式,选择能胜任野外巡护工作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按每人每年1万元的标准就地转岗为生态护林员,实现“一人护林、全家脱贫”。目前,全省省级以上贫困县生态护林员项目“全覆盖”。近5万名贫困群众当上生态护林员后,实现稳定脱贫。全省因此新增森林、湿地管护面积约3000余万亩。

指导各地在植树造林时,不但要“增绿”,更要“添彩”,扶持老百姓发展森林旅游。目前,全省森林公园所在地的1000多个村,有近200万村民受益于森林旅游,实现脱贫和增收致富。

发展油茶和林下经济,在贫困县市区安排药材种植、家禽养殖等林下经济扶持项目。目前,发展林下经济的贫困人口可实现年人均增收800余元。

建成合格学校1万多所

湖南不断加大教育扶贫投入力度和覆盖面,出台一系列支持教育脱贫的文件,全省已建成合格学校1万多所,“全面改薄”工程全面完成,教育信息化“三通两平台”覆盖全省。完善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实现了学生资助从学前教育到研究生阶段全覆盖,仅2018年,发放各类资助金约55亿元,资助各类学生达272余万人次。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餐覆盖到全省所有贫困县,每年受益学生超过200万人。

实施“一家一”助学就业同心温暖工程,4万余名贫困学生因此接受职业教育并实现就业;不断扩大面向农村贫困地区的高校三大专项计划招生规模,实现“就业一个、脱贫一家”;推动30所省属院校帮扶贫困村,助力全省脱贫攻坚。

99万名兜底对象分类保障到位

湖南下大力气织密民生保障网,兜底保障困难群众。截至2018年底,全省99万名兜底对象分类保障到位。建立起“基本医保+大病医保+农村特惠保+医疗救助”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医疗保障机制,解决贫困人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难题。

今年,我省再次调整提高城乡低保标准和贫困人口脱贫年人均纯收入标准。从7月1日起,农村低保指导标准由之前的3480元/年,提高到不低于3700元/年,城乡低保救助水平分别提高到人均不低于340元/月和197元/月;全省贫困人口脱贫年人均纯收入由之前的3400元/年调整到3700元/年。

(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奉永成 实习生 何逸杰 整理)

◎见闻

油溪桥村:“再不是旧模样,四季花果香”

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奉永成 实习生 何逸杰

8月10日,周六。不少城里人趁着双休日,自驾来到新化县油溪桥村度假休闲。

上午9时,油溪桥村已涌进大批游客。漂流景区,排起了长队;果园里不断传出欢声笑语;干净整洁的通村公路上,一群群游客一边做着深呼吸,一边对着绿水青山拍照留念;清澈的小溪边,城里来的孩子在家人的陪伴下,拿着网兜等工具嬉水打闹。

油溪桥村是全省首个整村创建国家级AAA景区村,打造休闲度假观光园等景点,开发休闲垂钓、稻田摸鱼、酿制果酒、漂流等10余个旅游项目。去年接待游客6.5万人次,综合收入超过千万元。

“10多年前,油溪桥村还是新化县远近闻名的贫困村。”油溪桥村党支部书记彭育晚陪着记者边走边聊。

“有女莫嫁油溪桥,一年四季为呷愁”。邻近村民们编的顺口溜是当时油溪桥村的真实写照。

2007年,全村没有一条通村公路,村民人均年纯收入不足800元,村集体负债4.5万元,是典型的产业“空心村”。村民人心涣散,赌博成风,全村有11个35岁以上的大龄青年娶不到老婆。

脱贫攻坚,让油溪桥村发生巨变。

油溪桥村地处偏远,但群山环绕,风景优美。“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油溪桥村由以前的伐树变为植树,推行封山育林,依托境内油溪河的自然资源,开发出油溪河峡谷漂流景区。修建文化长廊,修复清代石拱桥、杨洪岩古风雨桥等历史文化景观。由村集体发起成立2家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对村内旅游景点进行集中经营,贫困村民以劳动力入股分红。

依托本地特有的气候土壤特性,村里探索发展甲鱼养殖、小籽花生、水果种植、牛羊养殖等特色农业,建成农业产业基地3300余亩。成立专业合作社,贫困村民以劳动力和土地入股分红。

油溪桥村村民李甲辉曾因病、缺劳动力致贫。2015年,他加入村里的经果林种植专业合作社,发展猕猴桃、梨子和枇杷等水果种植,2016年,全家脱贫。如今,李甲辉的水果基地扩大到100多亩,不仅自己脱贫致富,还成了全村致富带头人。

贫困户彭建才加入村里的黄牛养殖专业合作社,目前,存栏黄牛300多头,今年纯收入可超30万元。去年,油溪桥村村民年人均纯收入达19544元,村集体收入112万元。

来到油溪桥村部,一面长约7米、高约4米的荣誉墙上,“全国文明村”“全国百强特色村庄”“全省基层党组织建设示范基地”等牌匾挂得满满当当。

“再不是旧模样,四季花果香;游客纷纷来,收入‘节节高’。” 彭育晚说,如今,油溪桥村的村民们自己编了一首顺口溜,来形容现在的美好生活。

◎口述

我唱山歌给党听

古丈县红石林镇红石林村村民 黄太坤

我是古丈县红石林镇红石林村村民,是个贫困户,今年70岁了,但我还不老,是个“年轻人”。

你看,一般70岁的人都用老年手机,但我用的是智能手机,这是我花800块钱买来的,能录歌,好用得很。

我的普通话说得也不错,跟远方来的客人交流没有障碍。我还会用微信,里面有100多个好友,这些好友,大部分是我在永顺县芙蓉镇大瀑布景区唱歌时认识的。

红石林村离芙蓉镇不远,我经常到芙蓉镇唱歌。很多游客听了我的歌后,主动要求加我微信,并在微信上给我发红包,最多的80元,最少的也有20元。

我喜欢唱歌,小时候跟母亲学的,唱得最多的是山歌和酉水船歌。现在,我是芙蓉镇有名的歌手,经常有老板花钱请我唱歌。今年,芙蓉镇有个老板就聘请我在民宿为客人表演唱歌,包吃住,每个月2000多元钱。

但我唱歌不为挣钱,主要是自己开心。今年,我唱歌已挣了8000多元钱,一个人生活绰绰有余。

古丈县红石林镇红石林村山高、坡陡、无平地,以前靠天吃饭,穷得很。

因为穷,我36岁才结婚,差一点就打了光棍。38岁那年,儿子出生。全家3口,8分旱地,只能种植玉米和红薯,吃了上顿没下顿。

50岁那年,儿子慢慢长大了,家里所需的粮食越来越多,一家人经常饿肚子,无奈之下,老婆带着孩子离开了我。但我不怪她,只怪太穷了。

后来,我将情感全部寄托在歌里。以前,我唱山歌思念妻儿;现在,我唱山歌给党听。

现在党的政策是真的好,吃穿不愁,还有医保,没有后顾之忧。

去年,我摔了一跤,摔断了腰椎。在古丈县人民医院住了1个多月院,医疗费用1万多块,全部用医保报销了,自己没花一分钱。

我符合易地扶贫搬迁条件,政府又给我在易地搬迁安置点建了安置房。目前,正在装修,过完这个夏天就能住新房了。

如今过的真是好日子!“党的领导真英明,一心一意为人民哦……”这是我为客人表演时,经常唱的。

(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奉永成 实习生 何逸杰 整理)

相关专题: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湖南发展成就巡礼·领域行业篇

今日热点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