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记者再走长征路】一把军刀

2019-08-05 06:33:29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李夏涛 向显桃] [编辑:潘华]
字体:【

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见习记者 李夏涛 通讯员 向显桃

在沅陵县清浪乡八方村,28岁的村民陈飞家珍藏有一副对联,上联“鱼水深情终生不忘”,下联“红色基因世代传承”,横批“告慰忠魂”。

7月26日,在陈飞家中,记者见到了这副对联,笔力深厚,苍劲有力。“这是我家新的传家宝,是贺捷生将军回赠给我的。”陈飞自豪地对记者说。

一位将军与一位农民之间,竟有如此缘分?故事还要从84年前说起。

据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共产党湖南省怀化市沅陵县历史1926—1978》记载,1935年11月19日,红二、六军团分别在桑植县的刘家坪和瑞塔铺举行誓师大会,在贺龙的率领下,当晚便开始了向南突围绕道湘中的战略转移。

红二、六军团1.7万余人突破澧水后,从11月21日至24日,分别于洞庭溪、小宴溪两处强渡沅水,在桥梓坪会合(今清浪乡八方村)。其间,部队在此休整,军团指挥部设在村民陈定祥家里。

短短几天时间里,红军打土豪,分田地,帮助当地群众建立红色政权,给群众送粮、送物、送医、送药,所有命令都是从陈定祥家那栋老木屋中发出。

“陈定祥是我太公(太爷爷)。据祖上一辈辈人相传讲述,红军指挥部住进太公家后,太公和乡亲们亲眼看见红军打开地主老财家的粮仓,一袋袋往贫苦人家送。”陈飞告诉记者,贺龙和红军在老百姓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象,老百姓认定他们是为自己打江山的,是穷人的队伍。

陈飞说,贺龙住在太公家时,他的夫人抱着还没满月的女儿贺捷生。因为行军条件艰苦,营养跟不上,没有奶水,襁褓中的贺捷生饿得哇哇大哭。

“在我们乡里,对坐月子的女人格外照顾,哪怕再穷的人家,也要把仅有的一口留给坐月子的人吃;还不能让她吹风、沾水、做活,以免累着饿着,亏欠了身体,留下终身疾病。”陈飞说,太公想方设法找来一只老母鸡炖了,送给贺龙夫人催奶。

贺龙知道后,硬要给他银元,陈定祥说什么也不肯收,他说:“红军打仗艰苦,钱留到关键时用。”红军开拔时,贺龙将自己的佩刀解下来,送给陈定祥,并告诉他:“红军一定会回来的!”陈定祥擦着眼泪依依不舍地说:“贺老总,红军快回来啊!我们等着你!”

红军走后,陈定祥将这把军刀用红布裹好,在床下挖了个深坑埋起来,不敢向任何人走漏风声,更不敢让任何人看。“太公希望有朝一日,能把这把军刀交还给贺龙。然而,太公没能等到那一天。”陈飞深情地说,太公临终前,把儿孙叫到床前,再三叮嘱,要把军刀保管好,当传家宝一样传下去,再穷也不能打这把军刀的主意。

解放后,贺龙当了共和国的元帅,陈家人非常高兴,才把军刀挖出来。每当家中老人过世,都要郑重地交给下一代。“80多年来,我们家五代人再穷也没有打过这把军刀的主意。”陈飞告诉记者,2012年,父亲陈万祥身患癌症,治疗费用紧张,有亲戚暗示卖掉这把刀,父亲不为所动,去世前仍多次叮嘱,要保管好这把军刀。

在陈飞家中,同行的沅陵县老区建设促进会会长蔡泽亮介绍,2015年9月,县史志办和文物部门的同志对红二、六军团长征路线开展调查时,在陈飞家见到了这把军刀,也听了军刀背后的故事。“刀长90.5厘米、宽12.8厘米、重1.42公斤,青铜加钢材质,刀柄龙头雕饰活灵活现,刀尖虽有锈迹,却难掩锋刃寒光。”蔡泽亮说。

后来,沅陵县老促会等有关部门经过广泛调查和询问有关文物专家,认定这把军刀为1925年2月16日,贺龙出任建国川军第一师师长时所佩戴的指挥刀。2017年4月,沅陵县有关部门提出将这把军刀征为革命文物,陈飞慷慨应允。

2017年春,沅陵县委、县政府向贺捷生将军发出访问革命老区沅陵的邀请。贺捷生将军欣然接受。当年5月,贺捷生将军进行革命老区行来到沅陵。沅陵县决定把贺龙的军刀赠送给她。

在沅陵举行的赠送仪式上,手捧着这把见证军民鱼水深情的军刀,贺捷生睹物思人,激动不已。她紧紧抱着陈定祥的第五代后人陈飞,哽咽着说:“孩子,我衷心感谢你们一家,衷心感谢沅陵人民。”随即,贺捷生将军向陈飞回赠了文章开头的那副对联。

“祖辈五代相传的不止是贺龙元帅的军刀,更是融入血脉的革命精神和优良传统。把军刀送回到贺龙元帅后人的手中,也完成了祖辈的心愿。”回想起当时捐赠仪式上的场景,陈飞激动地对记者说。

■采访手记

红军从未远去

李夏涛

当年,红军部队从八方村离开时,贺龙语气坚定地对陈定祥说:“红军一定会回来的!”其实,红军从未远去。

走在八方村内,红军留下的标语随处可见,在村民舒序春家木屋的壁板上,“欢迎民团士兵与红军联合起来北上抗日”的标语,经历84年风雨,字迹依然清晰可见,仿佛历史就在眼前。

红二、六军团自1934年12月首入沅陵至1935年11月离开沅陵,纵横大半个沅陵县境,经过21个乡镇116个村,带领沅陵人民打土豪分田地,建立红色政权。所到之处,红军指战员向群众宣传党的政策,买卖公平,纪律严明,给穷苦老百姓送粮、送物、送医、送药,深受群众欢迎。

在八方村外,红军离开时经过的土路,如今已变成了宽阔平坦的水泥路。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在脱贫攻坚的大战役中,八方村外这条水泥路上,布满了党员干部日夜行进的身影。

当年,我们党带领老百姓翻身“站起来”;新时期,我们党率领广大党员干部,投身脱贫攻坚的“世纪之战”,让老百姓富起来、强起来。

变的是时代,不变的是初心使命。其实,红军从未走远,红军精神永存。正如陈飞家中那副对联所写的:鱼水深情终生不忘,红色基因世代传承。

相关专题: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记者再走长征路

今日热点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