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洞口县花园镇革命烈士纪念塔。通讯员 摄
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肖祖华 见习记者 张佳伟 通讯员 谢定局 肖晓锋
一座革命烈士纪念塔,见证一段长征感人故事。
7月下旬的太阳,火辣辣地炙烤大地,洞口县花园镇西中社区(原李家渡社区),刚从镇上办事回来的王军,领记者来到离他家不到50米的红军烈士墓。
10米高的烈士纪念塔上,“红军革命烈士永垂不朽”红色大字熠熠生辉,这里长眠着红六军团20余名红军战士,也流传着红军战士舍己救人的故事。
1935年冬,贺龙、萧克率红二方面军的红二、红六军团撤离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国民党军队始终尾随追击。
12月21日中午,红六军团从洞口县高沙镇隐蔽前往花园镇,大部队经过王家湾刚到李家渡,如幽灵般的2架国民党飞机突然出现在上空,接连投下6颗炸弹,20多名红军战士当场牺牲,数十名战士受伤。
当时,年仅12岁的李家渡村民王康元正放完牛回家,眼看炸弹就要落在他身边,一名红军战士见状,扑上去用自己的身体将他压在身下。王康元安然无恙,那位战士却英勇牺牲了。为了报答红军战士对儿子的救命之恩,王康元的父亲王仁德冒险叫上李明生、刘大炳等20多名贫苦农民,与红军战士一道,将牺牲战士的遗体安葬在麦子塘的一块空地里。
在红军走后不久,一些土豪劣绅对红军“斗地主、打土豪”怀恨在心,他们恶意煽动当地群众:“红军葬的地方是‘风水宝地’,是李家渡的‘龙脉’所在。如果不把红军的尸体挖出来,丢到河里去,李家渡必定大祸临头……”为了保护牺牲战士们的遗体,村民们连夜将棺木移葬到李家渡长连界主脉向甘岭,并在墓的周围栽上松柏,以缅怀先烈。
获救的王康元,每年清明节都会去烈士墓祭扫。王康元的孙子王军向记者介绍:“爷爷空闲时,经常会来到墓地,静静地坐着。看看墓碑有没有损坏,进行一些修补。”自王军记事后,王康元会带着王军一起去。1972年,王康元担任李家渡村党支部书记,在西中公社党委支持下,带领村里干部群众,修葺了烈士墓,并在墓前竖起一块纪念碑,刻上“长征烈士之墓”6个大字。碑的两侧刻上2副挽联,一副是“生的伟大,死的光荣”,另一副是“继承先烈志,永做革命人”。
1997年,洞口县对烈士墓再次进行了修缮,并在墓前建起一座10米高的纪念塔。塔尖的红色五角星象征着红色革命,塔上“红军革命烈士永垂不朽”是开国上将、曾任红六军团军团长的萧克题写。
王康元去世前,交代儿子要好好照看烈士墓,并一代代传下去。王军告诉记者,爷爷给他取名王军,就是希望他长大参军,秉承红军精神,报效祖国。1997年,他正式入伍参军,成为一名光荣的空军。退伍后,为了生计,在外闯荡,但是只要回家乡,他第一时间就会来墓前祭扫。5年前,父亲年事已高,打电话要他回乡发展,同时可以更好地照看烈士墓。王军租下了烈士墓旁原村委会的房子,一边在本地务工,一边坚持守墓,平常清扫垃圾、去除杂草,并在墓旁种上了绚烂多彩的菊花。
■采访手记
百姓心中的丰碑
肖祖华 张佳伟
而今,见证过那场战争的当地村民仍在世的已经寥寥无几。但是,红军战士舍己救人、打土豪劣绅、军民一家亲的故事却在当地代代相传。
在记者采访过程中,王军的一双儿女在旁边听得入神,红色的种子在两个小朋友心中已经种下。王军告诉记者,他会将这个故事一直讲下去,红军是我们的恩人,我们永远铭记。
当地74岁的老人邓水明向记者讲述,从他记事起,红军舍己救人的故事是村里老人讲得最多的,现在自己也会经常给小朋友讲这个故事,“红军不仅仅是救了王康元一人,他们救了我们所有人。”
现在,这里已经成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和红色教育基地。当地村民每年都会组织集中祭扫活动。驻地部队、机关、学校每年都会组织祭扫,缅怀先烈。
红二、红六军团在花园镇驻扎了3天,沿途开展了斗地主、分财物给贫苦农民的革命活动,提出斗争口号,宣扬了中国共产党、红军的宗旨、信念,当地老百姓知道这是一支能够让大家翻身做主人的军队。3天时间虽不长,却在老百姓心中树起了一块永不磨灭的丰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