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裁缝
红军裁缝熨衣服的工具。 徐宝来 摄
红军裁缝用过的剪刀。 徐宝来 摄
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唐亚新 张斌 颜石敦
6月底,翻越重重叠叠的青山,我们跟当地党史专家徐宝来一道,来到汝城县盈洞瑶族乡新华村。今年82岁的村民赖石姣向我们讲述了红军裁缝陈志诚的故事。她过世的丈夫黄义雄,就是老陈的徒弟。
1934年11月初,部分红军队伍长征经过汝城县盈洞瑶族乡新华村。
几位红军战士受了伤,进入新华村大圳头组时,就再也走不动了。其中有一位红军战士叫陈志诚,江西人,瘦瘦的,一直未娶媳妇,讲客家话,说话很爽快。
“听我父亲讲,当时陈志诚的脚烂了,还患上了气管炎,一直咳嗽,走不了路,就借住在家里。村里人还经常给他送米送菜。”赖石姣介绍说。
由于伤势比较严重,陈志诚在老乡家里休养了很长一段时间。伤口渐渐好转后,他多次曾想去追赶红军部队。但是长征出发前,部队的行军路线并未明确,加上新华村地处偏远,信息闭塞。陈志诚实在无法找到大部队了。于是,他只能留在村里,并决心回报村里的百姓。
那个时候,村里没有裁缝。乡亲们缝制衣物,要走上二三十里路去找裁缝。
陈志诚告诉大家,长征前,他在红军被服厂做技术工作,有一门裁缝手艺。于是,他便给房东家和村里的群众缝制衣服。
因为技艺精湛,久而久之,周边慕名而来请红军老陈帮忙缝制衣服和学裁缝技术的群众越来越多。
“到后来,老陈发现,我丈夫黄义雄学裁缝很有悟性,便收了他做徒弟。”赖石姣说,当时没有缝纫机,也没有熨斗,缝衣服时,老陈经常用一块木板垫着,一针一线地细细缝制。一把一尺长、扁扁的铁烙头则经常被当作熨斗用。
当时,老陈主要做的是对襟便衣、打折裤、长衫、寿衣,还有布纽扣。
“老陈穿件长衫,很有师傅的尊严。”赖石姣说,这位红军裁缝教徒弟很用心,都是手把手毫不保留地将裁缝技术传给他们。
一开始,黄义雄不会用铁烙头,每次熨烫衣服,都会烧焦。老陈细致地教他:先把衣服捋平,再盖上一块湿布,最后用烧红的铁烙头熨上去。这样熨烫出来的衣服,既不会被烧焦,又平整美观。
就这样,黄义雄不仅跟着老陈学会了熨衣服,还学会了做布纽扣、缝纫切边、裁剪、拼接和搭配布料。
“看,这就是老陈送给我丈夫的,表示出师了。我们一直保存了下来。”赖石姣放下扫帚,认真地擦干净手,从衣柜里拿出剪刀和铁烙头,轻轻放在竹篮里。
眼前的这两件珍贵用品,饱经岁月,早已失去了当年的风采。经年累月使用后,剪刀的一个手柄已坏,铁烙头的手柄也已开裂变形。但老陈留下的手艺,却在当地传承了下来。
“我丈夫已去世多年,但我的儿子、儿媳,孙子、孙媳,都还吃着老陈的饭啊。”回忆起当年的往事,赖石姣颇为感慨。她说,靠着老陈传下来的手艺,家里的后人大多走上了裁缝之路,靠一双双巧手养育着一家人。
“周边好多裁缝,也都是老陈和他的徒弟们带出来的。”赖石姣说,除了黄义雄,当时老陈还收了周边村的罗有莱、徐忠英等年轻人。
徐宝来告诉我们,上世纪60年代,文明公社就以罗有莱、徐忠英等人作为骨干办起了第一家缝衣社,办得红红火火。
徒弟越来越多,老陈的名气也越来越大。当地不少女孩子都对他动了心。有人主动上门说媒、提亲。可老陈总是说:“我年纪太大,不妥,不妥。”
之后,老陈就一直单身,直到1965年去世。老陈去世后,村里给他配了一副大棺材。晚上,大家点起松枝、蜡烛等,都来给老陈送行。
村里的老人们说,老陈被安葬在村里的埂头芋头垅。青山叠嶂,忠骨无声。每到清明,村里人都会自发前去老陈的墓前祭扫,纪念这位将自己的一身技艺全部传授给村民的红军裁缝。
采访手记
鱼水情 密密缝
唐亚新
采访中,一个细节让我们颇为感动。
今年 92 岁的新华村村民徐壬姣,听说我们是来采访红军裁缝陈志诚的故事,特意从家里拿来一件看上去已经非常破旧的棉衣,小心翼翼地展示在我们面前。
老人告诉我们,有一年冬天,天特别冷。她丈夫黄仁苟没有棉袄穿,老陈就把自己唯一的一件棉衣送给了他。如果没有这件棉衣,黄仁苟可能就熬不过那个冬天了。前段时间,有人出高价要买走这件棉衣用来收藏,她坚定地拒绝了。
徐壬姣说:“棉衣是红军关心老百姓、真情实意服务老百姓的心意,是见证,绝不能卖。”
在汝城采访,我们听到最多的是这样的赞誉:“红军对老百姓好!红军老陈是个大好人啊!”
一位失散红军,为何能这般赢得群众的心?靠的是真心实意地为群众服务。并且,红军裁缝老陈将这种发乎内而形于外的自觉行动,做到群众心坎里去了:缺少裁缝,那就为他们挑灯夜战,密密缝制;缺少缝纫技术,那就毫无保留地细细教会他们。
“意莫高于爱民,行莫厚于乐民。”的确,没有比爱护人民更高尚的品德,也没有比使老百姓安乐更厚道的行为。
如何爱民,如何乐民?对我们共产党人来说,那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红军裁缝的故事,诠释的正是这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将人民群众放在心里最重要的位置,然后把服务群众的工作真真切切地做细了、做深了、做活了,做到暖心处。将心比心,我们就赢得了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