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记者再走长征路】一只竹碗

2019-07-19 07:39:28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记者 张斌 唐亚新 蒋茜] [编辑:欧小雷]
字体:【

一只竹碗

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张斌 唐亚新 蒋茜

葫芦岩渡口,距道县县城40公里,是潇水支流沱水河上的一个古老渡口。

渡口东岸,悬崖绝壁直贴河面,上有两个紧邻的洞口,形状极似葫芦,因此得名葫芦岩。

85年前,红军长征在葫芦岩抢渡过河时,一位红军战士把身上的一只竹碗,送给了当时帮助红军的渡工邱家儒。这只竹碗,被邱家人视若珍宝,小心保存至今。

6月底,参加“记者再走长征路”活动的我们来到这里,从邱家儒之子、葫芦岩村村民邱声彪老人的讲述中,得知了竹碗背后的故事。

上世纪30年代,邱家儒一家就住在葫芦岩渡口附近。当年30多岁的邱家儒是一名渡工,每天的工作,就是撑船摆渡。

1934年11月下旬的一天黄昏,一支队伍突然出现在渡口对岸。这支队伍,正是中央机关、中革军委所在的“红星纵队”以及红军部分军团的先头部队。

当时,情况十万火急!国民党调集40万大军,对进入潇水与湘江之间狭长地带的红军布好了“口袋”,欲把红军“消灭”在湘江以东地区。

在葫芦岩,紧追不舍的国民党27军距离“红星纵队”只有不到20公里,红三十四师奋力担任殿后任务,抢渡过河刻不容缓。

由于国民党的反共宣传,河两岸很多渡船被藏了起来。邱家儒当时正在渡口附近,对面游过来两个人,朝他喊了一声:“同志!”

“我父亲后来说,就在当时的几个月前,渡口这里就有一支红军部队经过,当听到‘同志’这句话,他心里一下子踏实了,觉得他们一定是红军的部队!”邱声彪告诉我们,红军得知父亲是一名渡工,希望他能帮助红军渡河,并询问摆渡过河的价钱,“父亲一口就答应下来,‘你们随到随过,不收钱!’”

邱家儒所撑的渡船,一次只能装下40人。为了加快速度,他赶紧叫来几个熟悉的村民,撑来第二艘渡船。

随后,按照约定,邱家儒来到渡船上等候。很快,红军大部队就来到对岸,他赶紧撑船往河对面划去。

就这样,两艘渡船在河面上轮番摆渡,连夜帮助红军渡河。邱家儒几个人使劲撑船,到后来累得手脚都直不起来。

“因人数众多,光有渡船还远远不够,红军就在渡口上下各搭建了两座浮桥。”道县文联主席、史志办原副主任唐小峰介绍。

为了支持红军,当地村民有的卸掉自家的门板、床板,有的拿来自家的晒衣竹竿等,抬到河边帮助红军架设浮桥。军民一条心,红军大部队连夜成功抢渡过河,然后设伏阻击追敌。

“临走时,红军战士不忘把这些东西归还老百姓,匆忙中还将一家门板上错了,一扇高、一扇低,在我们这里留下了‘高低门’的故事。”邱声彪笑着说。

一夜下来,劳累的邱家儒正准备坐下来休息。这时,他看见一个红军战士身上带了个大竹碗,产生了兴趣。红军战士告诉他,这是用井冈山的翠竹做的。邱家儒感慨地说:“井冈山的竹子可真大,我这根撑渡用的竹竿没法比啊。”

“红军战士就说,‘同志,你给了我们这么多帮助,我身上也没什么东西,就把这只竹碗送给你做个纪念吧’。”邱声彪说,这名红军战士当即就把这只竹碗送给了父亲。

就这样,这只竹碗留在了邱家,成为那段烽火岁月的见证。

在邱声彪的家里,我们见到了这只竹碗。它直径约12厘米、高13厘米,碗口处刻有两道紧挨着的圆,外表饰以浅浅的花纹。在竹碗中部,有两个相距约4厘米的孔眼,方便用绳穿孔悬挂,便于携带。

“直到湖南和平解放后,父亲才跟我讲起他帮助红军渡河的故事。去世前,还不忘叮嘱家里人,红军对老百姓好,这只红军竹碗,要好好珍藏。”如今年事已高的邱声彪说起这段往事,眼角湿润。

时光荏苒。85年过去,竹碗上印着的烽火岁月已离我们远去,但葫芦岩渡口的涛声依旧那么清晰。

【采访手记】

用心换心 以情换情

张斌

行走在渡口沿岸,码头的青石板,已被岁月打磨得失去了棱角。但谈起红军的故事,这里的人们,脸上仿佛绽放着光芒。

放眼长征,每一次抢渡,都刻录下红军奋勇无畏的坚定步履,每一次涉水,都记载着军民同心的热血往事。当年,为了帮助红军跟时间赛跑,葫芦岩的群众忙碌一夜,有的不辞辛劳、分文不取,有的不惜卸下自家的门板、床板,浮桥与渡船并用,才使红军顺利渡过艰难险阻。红军留下的一只竹碗,不仅仅是表达对群众付出的感激,更代表了鱼水情中所有人对新生活的无限向往。

与民同苦、为民而战,我们党就这样,把理想信念的种子,深深植根于人民群众的厚土沃壤,守护着人们的希望春天。今天,我们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更要坚守自己的初心使命,用心换心、以情换情、融入血脉,赢得人民群众的真心拥护。

相关专题: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记者再走长征路

今日热点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