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溪:“培训上岗”让脱贫提质增效
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见习记者 赵志高 通讯员 向晓玲
夏日的泸溪,景色如画。
6月下旬,记者来到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泸溪县蹲点采访,发现贫困户经政府培训上岗后,脱贫能力大大提升,增收步伐明显加快。
据统计,实施精准扶贫以来,该县培训上岗已累计助4万多名贫困人口脱贫。
提升技能,促就业脱贫
“搭帮政府的技术培训,免费让我掌握了水电安装技术,加快了脱贫致富的步伐。”泸溪县洗溪镇宋家寨村村民杨育海乐呵呵地说,以前外出打工无人要,现在成了“抢手货”。
今年38岁的杨育海,是村里有名的贫困户。2017年,当地政府根据他的意愿,对他免费进行水电工专业培训,并介绍他到杭州市余杭区东田房产公司从事水电安装工作,每月工资5000元。同年,他妻子也通过电子电器免费技能培训就业,每月工资3500元。去年,他两口子收入达10万元,成功甩掉了“贫困帽”。
大山深处的泸溪,以前像杨育海这样的贫困劳动力“一大把”。泸溪县扶贫办负责人李新华介绍说,近年来,泸溪县委、县政府把“输血”与“造血”及智力扶贫深度融合,下足“绣花功夫”提高贫困劳动力的就业技能,提高就业质量。
该县整合“新型农民培育计划”“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等项目资金,开展有针对性、订单式的培训,力求精准到人、精准到工种、精准到岗位,实现“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
“村里每年外出打工的人多,通过技能培训,引导贫困群众转移就业‘转’出美好生活。”宋家寨村的驻村干部毛小伟喜笑颜开地说,宋家寨村辖3个村民小组7个自然寨,有贫困户157户592人,4年来,他们免费培训村里的贫困劳动力249人,转移就业人员556人,去年实现劳务收入2668万元。村民日子越过越红火。
该县就业服务管理局负责人张碧桃介绍,去年泸溪免费培训贫困劳动力4597人;在京津冀、长江经济带等地建成劳务合作基地4个,组织了大型招聘会,全县新增农村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1335人,人均月工资达4000元以上。
传经送技,助产业脱贫
“现在的政策真好!贫困户发展产业不仅有奖补,还能获得技术服务。”6月底,泸溪县农业农村局邀请省蔬菜研究所专家来到小章乡,再次对贫困户种植辣椒进行免费培训,当地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杨凤莲和当地贫困群众喜出望外。
杨凤莲告诉记者,她的合作社已联结带动400多贫困户种植辣椒400亩,今年可增收60万元以上。在专家的“零距离”技术服务指导下,贫困户成了“土专家”,他们脱贫致富的信心更足。
“有了技术,发展产业就有了底气。”李新华介绍,泸溪地处大山深处,成千上万的人靠发展种植养殖业来脱贫致富,“科技扶贫”已成为当地的一种时尚。今年以来,该县进行葡萄等产业培训75次,培训人数达8600余人,其中贫困户占93%。
眼下,泸溪每周都有上百名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山头,对椪柑、辣椒、葡萄、油茶、黑猪、山羊、土鸡等种植养殖产业进行现场技术指导,促扶贫产业提质增效,加速贫困户脱贫步伐。
“搞农业,送钱不如送技术。”泸溪县武溪镇黑塘村葡萄种植大户杨新勇发自肺腑地说,贫困户发展产业更需要技术支撑,若没有技术,投再多的钱也会打水漂。
李新华还介绍,为提高脱贫质量和效率,县里专门出台政策,鼓励和引导在外就业致富和掌握一技之长的人员回乡,依托当地优势资源,发展特色种植养殖业和加工业,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等模式,带动了一批贫困群众致富脱贫。
实施精准扶贫以来,泸溪通过科技扶贫直接或者间接帮助3万余贫困户发展产业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