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走长征路丨杨正益:马灯送给纪念馆 红军精神要讲给孙子听

2019-07-01 10:11:28 [来源:华声在线] [编辑:欧小雷]
字体:【

再走长征路·杨正益:马灯送给纪念馆 红军精神要讲给孙子听

△杨正益讲述当年红军送马灯给父亲的故事

新湖南客户端·华声在线记者 胡泽汇 摄影 童迪 新湖南媒介工作室 高佳雨

6月29日下午,沿着蜿蜿蜒蜒的山路,再走长征路记者团来到距今已有651年历史的通道双江镇芋头古侗寨。侗寨在群山环抱之中,黑瓦翘檐的房子极具民族特色,住在这里的侗族儿女一直都记得85年前红军从这经过的事迹。

今年72岁的老人杨正益跟人说得最多的是父亲杨再能给红军带路的故事。

1934年12月11日下午,一支红军队伍来到了双江乡芋头村,村子里大多数人都上山了。“因为那个年代,土匪横行,国民党还时不时来抓壮丁,寨子里300多户村民一看到有当兵的或拿枪的来,就赶紧躲到附近山里。因为我父亲身手好,就留下来看寨子。”

当时红军队伍看到只有杨再能在家,就问他敢不敢带路。“我父亲听不懂普通话,红军指了山的方向,比划了走路和挑担子,我父亲一下就懂了。村里曾路过了两路红军,他早就听说过红军是好人,就马上答应了。”杨正益老人对过去的事情记得很牢。

红军要翻越的太平山是芋头界范围内最高的一座山,海拔一千多米,山高路陡,荆棘丛生,行走十分艰难。杨再能看到挑担的红军累得上气不接下气,便主动要了一副担子挑上,一直到把红军送到了二十里外的黄门冲。

这时夜幕降临了,红军十分感谢他,留他吃了晚饭,还送两块毛皮给他包脚。“红军的热情款待,我父亲很感动。没想到红军排长还拿出一盏马灯、一颗手雷送给我父亲。红军排长说:‘太晚了,回去的路又远又看不见,拿着灯好走路。手雷是哑雷,你会武功,如果回去路上遇到危险,可以拿出来吓唬对方防身。’”杨再能提着马灯依依不舍的辞别了红军。明亮的马灯指引着杨再能爬山涉水,穿过茫茫寒夜半夜11点多才到了家里。

△图左侧马灯便是当年红军送给杨再能的那盏马灯

当晚他用热水烫了脚,一觉睡到大天光。早饭后又有一批新来的红军队伍进村,也要翻太平山到牙屯堡方向去。经过杨再能的宣传,村民们知道红军是好人,纷纷送红薯给红军吃。杨再能又担负起带路的任务。

这次带路他又为红军挑了一担沉重的东西,一头是锅碗瓢盆,一头是子弹。尽管行路艰难他仍然按时把红军带到黄门冲。这次红军给了他一块大洋、一个干粮袋。返程时天黑得不见五指。他点亮了随身带去的马灯,山路走得十分顺利,沿路还捡了红军急行军留下的蒸笼盖、粉盘等物品。后来,杨正益12岁那年父亲去世,临终前交代母亲要把马灯传给他,并要求他将来入伍当兵,做红军传人。杨正益17岁时在衡阳参军,成为一名迫击炮手。6年后,他退伍回到家乡,当了一名教师。杨正益最小的儿子杨标也当了兵,成了杨家第二代军人。

这盏马灯也成了他家的珍宝。“我父亲多次跟我们说要保护好红军遗物,这盏马灯我家用了很多年。过去这样的马灯还专门在迎亲的时候用,是好东西。”杨正益回忆道。一九七三年,县里征集红军文物。这时父亲杨再能已离开人世,母亲杨长已把珍藏三十多年的马灯、蒸笼盖、粉盘等红军遗物完好地献给了国家。“我现在也有孙子了,等孙子长大,我要把马灯故事讲给他听。”杨正益说。

侗家儿女对红军的感情十分深。在当地有一座普修桥,其前身是一座宏伟壮丽的石拱桥,始建于1815年,是湘桂黔通衢要道。1934年12月红军长征第三军团路过这座桥,当地民众端茶放炮迎接,战士董志勋和蒋建华感激乡亲深意,在桥上题诗一首:“夕阳鞭炮响,战士跨拱桥。乡亲迎接我,后会期不遥。”

△普修桥全景

虽然1938年大水冲垮了这座桥,但老百姓牢记了这个故事。重修这座桥时,特意把当时的情景和诗又写在了墙上。

△普修桥上的红军题诗(后人书写)

也许送马灯的红军和写诗的红军没有再回到侗乡,但他们为祖国抛头颅洒热血,换来侗乡儿女今天幸福生活的牺牲精神,却永远镌刻在了人们的心上。

相关专题: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记者再走长征路

今日热点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