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客户端·华声在线记者 王铭俊 周林熙
红军在其万里长征途中,曾在万千重围中突破过敌军沿大江大河设置的一道又一道封锁线。红军如何跨河而过,在强渡江河的战斗中,他们经历怎样的艰难险阻?“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记者再走长征路”主题采访活动,新湖南客户端第一组记者在永州道县寻找答案。
红军渡旁,这座潇水河上的浮桥 “桥墩”由数十艘亮黄色的小铁船组成,“桥面”则由数百根大小相近的圆木通过铁锁链拼接。连接了水南村和对岸道县城南门的浮桥仍然是两岸居民最便捷的通行途径。
它的历史,可以追溯至85年前红军长征时期。
1934年11月17日,红一军团第二师第四团接到师部命令,限11月18日拂晓前择机占领道县城。红四团团长耿飚、政委杨成武急行军200里急速向道县开进,占领了道县城南潇水河东岸的水南街。
只是平时横卧河中的浮桥,已被敌人拆散成零星的船只搬到河对岸,红军无法过河。对岸城墙上,国民党机枪正封锁着渡口。
红四团的战士们隔河向道县城一侧的敌军喊话。同时,渡河攻城的准备工作也正悄然进行着。
11月17日午夜,工兵排长、工兵一班副班长和两名战士,由水南泅水渡河,以火力掩护。一名战士中弹牺牲,其余三人在机枪火力掩护下游过对岸,占领桥头阵地。对岸敌人慑于红军的威势,弃城逃向蒋家岭。
天将亮,泅渡道县一侧的三名战士在当地群众的帮助下架好了一座四米宽,可以通过四路纵队的浮桥。
红二师占领道县城,粉碎了蒋介石“在潇水以东地区截击红军,合击红军于宁远天堂圩和道县之间”的计划,为整个红军突破湘江天险开辟了机动区域,创造了有利时机。
距离红军渡40公里处,便是葫芦岩渡口。十几级的青石垒成的码头从高高的河岸延伸进深深的河水里。漫长岁月,青石码头渡着过往行人,度着平静时光。
红军占据道县城数日后,大部队即将到来。此时,国民党李云杰的27军紧追中央红军不放。大部队将过葫芦岩时,李云杰的27军距离“红星纵队”只有不到20公里的距离。
“红星纵队”从葫芦岩抢渡潇水,刻不容缓。
由于国民党的反共宣传,潇水河两岸的渡船全部被迫藏起。不过当地的百姓知道,红军是穷人的队伍,老百姓自发撑起渡船,卸掉门板、床铺板、贡献木料帮助红军架设浮桥。
此次过渡,人数众多,浮桥与渡船并用,老百姓从半夜时分开始撑渡直到天亮。军民一条心,红军渡过潇水,然后设伏阻击追敌。
过渡潇水,有一位名叫邱家儒的农民撑渡十分卖力。一名红军战士坚持要把它的竹碗送给邱家儒留作纪念。就这样,这只碗留在了邱家。每次看到这只竹碗,一家人就会想起那个瘦瘦的红军战士,那个红军战士是否过了湘江,是否顺利到达了延安。
老邱临终时把竹碗交给后辈,竹碗留在了葫芦岩八十五年,老邱一家守护了八十五年。时光远去,竹碗上印着的烽火岁月,葫芦岩渡口的涛声仍旧那么的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