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记者蹲点见闻】益阳赫山区:田野里升起新希望

2019-06-25 06:26:40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邢玲 宋铁山 肖萍] [编辑:印奕帆]
字体:【

田野里升起新希望

——赫山区发展现代农业见闻

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邢玲 通讯员 宋铁山 肖萍

我国经济步入提质增效新阶段,农业发展也由重数量、粗放式走向重效益、集约化。6月18日至22日,记者到益阳市赫山现代农业改革发展示范区蹲点,从当地3位种粮人身上,了解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历程。

74岁老农民李冬和: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一家7口守着7亩田刚够温饱

6月19日一大早,74岁的李冬和就从赫山区沙岭村赶到了苏家湖村。他儿子李旭芳在当地流转了1640亩地种粮食,他想来给儿子帮点忙。

但李冬和满头大汗找到儿子时,却见儿子坐在空调房里电话调度植保无人机机手:“在那片田‘飞’完后,再到离厂房最近的这两块田‘飞’一下,今天可收个早工。”

种了大半辈子田,李冬和突然发现自己不会种田了。“现在他们种田,秧谷子放到黑屋子里催芽,插秧用的是插秧机,农药开着飞机打,开收割机时甚至可以穿皮鞋。”李冬和说,这跟以前完全是两码事。

李冬和回忆,从上世纪80年代起,他家7口人,勤勤恳恳耕种着7亩田。农忙时节,天刚亮就下田,忙到月亮爬上来才收工,凌晨时分还得去守水。每年“双抢”,得整整劳作一个月。

可即便这样辛勤劳作,家里并不宽裕。李冬和说:“那时没什么机械、也不懂什么技术,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肩挑手提地干,一亩田也就能收五六百斤稻谷,刚够一家人温饱。”

渐渐地,村里年轻伢子纷纷外出打工。渐渐地,村里农田里,要么劳作的是老人和妇女,要么就是长满杂草。这让以田谋生的李冬和很难受:将来谁来种田?

51岁新型职业农民李旭芳:

全程机器帮忙干,1640亩田“双抢”只要20天

“将来谁来种田?”李冬和的忧虑,他儿子李旭芳也有。

今年51岁的李旭芳原是沙岭村村委会主任。谁来种田?怎样种田?曾经是他被问得最多、也是他思考得最多的问题。2009年,李旭芳为避免村里撂荒耕地被问责,与几位伙伴合作成立益民农民专业合作社,以每亩580元的价格流转2380多亩农田种植水稻。

李旭芳翻出一份名单——合作社成立初期的股东们。“他们现在基本改行了。”李旭芳叹了口气说,种粮投入较大、收益较慢、风险又高,伙伴们没过几年相继撤资,农田流转面积一度缩减至五六百亩。

但后来,李旭芳参加了区里组织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他认定农业要发展,就要向机械要效率、向规模要效益。从2014年起,他将种植面积稳定在1640亩左右,并相继添置植保无人机、插秧机、大型拖拉机、旋耕机、烘干机等,还建成1800平方米高标准仓库。“现在,从插秧到收割,全流程都是机器帮我干。”李旭芳笑道,自己都是按照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进行农事作业,在生产关键时节还邀请专家和农技员到田间指导。

“每年‘双抢’,1640亩田从早稻收割到晚稻插秧,40多人在20天内就可以完成。行情好的年份,一年有二三十万元收益。”李旭芳说,发展现代农业,不仅解决了谁来种田的问题,还回答了怎样种田的问题。

57岁回乡能人高冬生:

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数字化管理、品牌化销售

怎样让种田散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有更高收益,让赫山区这个鱼米之乡有叫得响的稻米品牌?

“这个问题,早在6年前就有农业部专家问过我,这些年我也一直在找答案。”6月20日,今年57岁、在农业部门工作了30多年的高冬生,听到记者提出的问题后,呵呵一笑。

2016年,从赫山区农业局副局长位子上退下来的高冬生,变身“新农民”,与其他人一道在赫山区泉交河镇奎星村,成立了湖南中亿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当天,记者在中亿公司见到他时,他正在电脑前查看赫山区笔架山乡隆平高科智慧农业产业园内1200亩稻田的虫情测报。他笑言:“电脑监测农田,手机操控农事,坐在办公室可种田。新农民就是这个范儿。”

高冬生介绍,园区稻田相比其他地方,生产成本降低了10%,产量提高了10%。“秘诀在‘智慧’二字。”他说。

记者随高冬生走在硬化了的田垄上,发现园区内建有土壤墒情、农田小气候监测设备等24组智能化设施。高冬生说,这些设施可实现水稻生长全方位监测、智能化控制、精准化管理。公司还配上集中育秧、间歇灌溉、绿色防控等技术,水稻从育秧到稻谷归仓全程机械化作业,稻谷含杂率不到1%,稻米品质大大提高。

此外,中亿公司还牵头成立了赫山区高端绿色稻米协会,建立了一条年产量达1万吨的精米生产线,并依托“赫山兰溪大米”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打造了“爱雪米娜”“林翼大米”等品牌稻米,产品销到了日本和非洲的一些国家。

种田怎样获得好效益?高冬生通过3年摸索,掰着手指头说了“四个化”: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数字化管理、品牌化销售。近几年,公司效益连年递增,高冬生开始在“引领更多人种好田”上出力:每年为数十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密室集中育秧、烘干、仓储等服务,降低他们的生产成本;为30多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优良品种,联合他们发展2万亩优质稻米种植,线上线下推广“赫山兰溪大米”品牌,让更多人分享农业高质量发展成果。

■蹲点感言

奋斗精神不能丢

邢玲

记者在赫山区现代农业改革发展示范区蹲点时,跑了7个乡镇,这片区域在当地有一个统称:烂泥湖。

这片区域原来洪水多发,十年九涝,沿湖耕种为生的近30万农民苦不堪言。1974年起,原益阳县(今赫山区)政府组织41万劳动大军,不计报酬、不避寒暑、锄挖箕挑,历时4年开干河、辟支渠,建成完整的防洪大堤封闭圈和内外调蓄水利体系,为30万亩农田解除了洪涝之害。

40多年来,无数李冬和、李旭芳和高冬生们,用励精图治、艰苦奋斗、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烂泥湖精神,接力在这片土地上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勠力打造全省乃至全国的现代农业改革发展示范区。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在农业走向现代化的征程中,奋斗精神千万不能丢。

相关专题: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记者蹲点见闻

今日热点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