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记者蹲点见闻】一片"金叶"富万家

2019-06-16 08:23:56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卜云 姜鸿丽 曹明锋] [编辑:欧小雷]
字体:【

一片”金叶“富万家

湖南日报·华声在线 卜云 姜鸿丽 曹明锋

6月11日,金色的阳光洒在桃源县盘塘镇绵延的山岭上,构成一幅美丽的山水画。不远处,一望无际的烟田里,三五成群的烟农在忙着采摘烟叶,脸上露出丰收的喜悦。

在盘塘镇朱家港村高端卷烟原料定制化开发示范园,一片长势齐整、生长硕壮的烟田格外抢眼。一个皮肤黝黑的中年汉子在细心培管烟田。记者同他交谈得知,他叫张大煌,是种烟老手,也是职业烟农。他种烟23年,今年种了20亩烟,预计每亩纯收入可达2800元左右。说起“种烟经”,他侃侃而谈:“烟叶长得好,在于苗育得好。我采用两段式育苗,烟苗在育苗盘长一段时间后,我又移栽到托盘的营养土里培育半个月,促进根系生长。”记者称赞他是个“里手”,他摆摆手说:“我们的烟叶质量好,多亏了烟草部门的指导啊!不仅育苗,在翻耕起垄、烟苗移栽、大田管理、烘烤、分选等环节,烟草部门都给我们提供技术指导。”

一旁的盘塘烟草站副站长姜宝迪估计,张大煌的烟田每亩可产烟叶160多公斤。两段式育苗的烟叶长得快、长得齐、长得壮、产量高。张大煌是今年桃源烟草推行两段式育苗的3个试验户之一,估计每亩收益要高出300元左右。

在朱家港村烘烤工场,110座连体烤房正在烘烤烟叶。57岁的沈国槐运来了一车鲜叶,他麻利地拿起烟夹编烟,很快将烟叶整齐编好挂入烤房。“现在我们轻松多了,以前自己烘烤,容量小,效益低,烤出来的烟叶质量也参差不齐。烟草部门建了烘烤工场后,合作社开展专业化烘烤,省工省力,还能提高烟叶品质,每亩综合效益高多了。”沈国槐笑着说。

朱家港村烤烟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曾凡民望着烘烤工场热闹的场景,感慨地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我们这里地处太浮山余脉,气候和地理条件适合种烟,加上烟草部门大力支持,我们种出来的烤烟品质好、香气量足,烟农收益也比较高。我们村有140多户种烟,还有不少村民在烘烤工场与烟田打工。全村种烟年收入有1000多万元,人均收入达到1.4万元左右。”

发展烟叶产业,富了一方百姓。常德市烟草专卖局(公司)副经理宁尚辉介绍,常德烟草部门在地方各级政府支持下,围绕稳定核心市场、核心烟区、核心烟农,对接卷烟工业企业高端原料需求,多措并举、综合施策,定制化生产高质量烟叶,受到湖南、广东、浙江和贵州等地卷烟企业青睐。目前,正扎实推进市场化育苗、烟用农资代购代销、烟基设施装备管护、原收原调试点、生产投入补贴、合作社组织运行模式等方面改革,持续推动烟叶高质量发展,千方百计为烟农增收。

据介绍,为推动高端烟叶定制化生产,常德有关方面共同制定方案,以示范园为平台,开展相关项目研究,共筹集项目资金200多万元,安排人员长期驻点指导服务烟农,实行订单供苗、套餐供肥,严控移栽密度,向烟叶种植、大田管理、烘烤、分选等各个环节要效益。去年,石门、桃源、临澧3个产烟县共种烟4.8万亩,收购烟叶12.1万担,烟农户均收入8.16万元,比上年增加11%。今年,常德建成了桃源盘塘等5个高端原料开发核心示范园,示范面积2.5万亩。

说起烟叶产业的发展,常德市烟草专卖局(公司)党组书记、局长、经理颜玫信心满满地说,烟草产业是常德重点培育的四大千亿产业之一。这两年持续推动烟叶高质量发展,让烟叶成为了产烟县特色农业和扶贫攻坚支柱产业之一。下一步,烟草部门将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利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试点推行烟筐信息自动识别、自动称重、分等级自动下线等智能化管理,加快烟草产业转型升级,让一片片“金叶”富裕千家万户。

■蹲点感言

以高质量发展促农增收

一片片金黄的烟叶里,饱含着烟农的汗水,更倾注着烟草人为推动烟叶高质量发展而付出的心血。

常德烟叶产业之所以能保持稳定和高效,在于依靠科技创新,着力打破农业发展中普遍存在的瓶颈,走高质量发展之路。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消费市场更加理性,更加注重生态和质量。常德烟叶产业的发展启示我们,走高质量发展之路要围绕市场这条主线进行,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上狠下功夫,运用新的技术手段不断提高质量和效益,从而有效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加快实现乡村振兴。

相关专题: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记者蹲点见闻

今日热点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