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厘之间见“匠心”
——记湖南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湖南兵器长城机械有限公司钳工刘建伟
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胡信松 通讯员 肖军勇 李杰明
“导轨精度要达到头发丝的三分之一,无法通过机床校正,最精细的东西还得靠人工。”5月20日,在湖南兵器长城机械有限公司“刘建伟技能大师工作室”,刘建伟正在为某新型导弹装配检测装置校正底板导轨。
1996年,技校毕业的刘建伟被分配到湖南兵器长城机械有限公司,成为一名普通的钳工。
起初,这个貌不惊人的年轻人并没有引起大家的注意,师傅只是觉得这个小伙子吃得苦,多少个晚上一个人在车间汗流浃背地挥舞着锉刀,苦练基本功。第一年,一把锉刀反复练习,直到手掌起血泡,而后是老茧。
参加工作后,刘建伟觉得缺少的不光是经验,还有理论知识,他先后系统学习了《机械原理》《金属加工工艺学》等大学工科课程。
钳工是机械制造中最古老的金属加工工种。随着机床的发展和普及,大部分钳工作业已经实现了机械化和自动化,但仍有一些精密加工需要依靠工人的手艺来完成。
钳工这个行当,所处的单位不同,对技术的要求也不一样。作为军工企业的钳工,在技术上的要求要远远高于其他行业。
“像我们做的军工产品,如果出现次品可能就是灾难性的后果;产品优劣,有时就取决于毫厘之间的较量,我们的长度单位都是以毫米和微米来计算。”通过无数汗水的浸泡和磨砺,刘建伟设计和制作的刀具、模具、量具、夹具等,其精度几乎都能达到0.001毫米,表面粗糙度能达到0.2微米。
在精细加工方面练就的一手绝活,刘建伟逐渐成为公司里的“钳工大拿”,公司科研生产遇到技术瓶颈时,只要他加入,“疑难杂症”就能迎刃而解。
一次,公司加工一个新产品,精度要求特别高,最小窄槽只有0.5毫米、尺寸要求为正负0.01毫米,凭肉眼加工根本达不到精度要求,国内也没有这样的专业加工设备。
面对正负0.01毫米的加工精度,很多人“怵头”,这个用肉眼几乎看不出来的变化,要用手工敲打出来,难度可想而知,刘建伟却选择了“知难而进”。
他连续好几天泡在车间里,在认真消化图纸的基础上,凭借多年的实践经验,通过反复试验摸索,成功研制出一套专用刀具,其工作效率较传统方法提高10倍,每年可为公司创造直接经济效益180多万元。
这项操作法被湖南省职工技协命名为“刘建伟刀具加工法”。
“办法总比困难多。”这是刘建伟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遇到技术难题,刘建伟总会用这句话来鼓励大家。
湖南兵器长城机械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双云介绍,近几年公司的军品订单多样化,加工品种多、形状复杂、尺寸及精度要求高,需钳工制作的品种就有400余种,几乎全无通用工具。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刘建伟和大家反复查阅图纸,研究工艺,仔细琢磨,最终设计制作了一套钻、铰、锪孔定位夹具,从而达到操作简易、快速方便的目的,加工出来的产品质量合格率达到98%以上,还可提高工效4倍,大大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每年可节约生产成本135万元。
刘建伟先后获得“湖南省技能大师”“湖南省百佳首席技师” “第十二届全国技术能手”等称号。
2016年,在湖南省“十行状元、百优工匠”竞赛中,刘建伟一举夺得“钳工状元”称号;2017年被授予湖南省五一劳动奖章。
23年来,刘建伟手中的钳具换了一批又一批,他的双手也磨出了厚厚的茧。这个从技校毕业的钳工带着谦逊与好学,凭借一颗匠心与责任心,潜心钻研“毫厘”之间的学问,为我国军工事业的发展贡献青春与智慧。
金属加工行当里,有句话叫“钳工累死人”,刘建伟解释:“钳工这种工作,要靠双手去打磨各种零件,加工、装配、修理,费时费力且强度极高,一般人不愿意干。”
但技艺需要传承,刘建伟深知,先进技术只有被更多的职工所掌握,才能发挥出更大的作用。他通过“传、帮、带”,将自己琢磨出的新方法、新技术传授给其他钳工,他带的一批“80后、90后”徒弟,如今都成了公司技术骨干。
刘建伟说,最初是源于喜欢,而现在是出于责任。“如今技术工人的缺口非常大,年轻人不喜欢干这个,我就是想把这技艺传承下去。”
■工匠感言
保持一颗平常心,耐得住寂寞,不计回报的坚守和努力,是工匠精神最重要的内涵。
——刘建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