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青春】“铅衣卫士”黄昊:医学路上谦逊的求索者

2019-05-13 18:13:36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邓桂明 石荣] [编辑:周泽中]
字体:【

编者按:“我们是五月的花海,用青春拥抱时代。”5月是劳动者的节日,也是青春的季节。劳动创造价值,青春编织未来。华声在线即日起推出“匠青春”系列报道,关注一批年轻的劳动者,描摹匠人匠心,记录青春誓言。

华声在线5月13日讯(记者 邓桂明 通讯员 石荣)穿上近20斤重的铅衣,戴上帽子、口罩、围脖,全副武装进行防护后,走进手术室。一场手术几个小时站下来,人早已汗流浃背。这是介入医生的日常,也是湖南省脑科医院(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黄昊医师的日常。这位才30岁的年轻医生,孜孜探索于医学之路,表现了超越同龄人的勇气和坚守。

10年求学,“不是在治病,就是在看书”

黄昊1989年出生于湘西一户普通人家,中学时一部港剧《妙手仁心》影响了他的职业选择。“电视剧中有一个情节是医生进行术中唤醒,我觉得很神奇,大概就是那个时候对医学、对神经外科医生产生了兴趣。”黄昊回忆。他戴着眼镜,斯文、内敛,话语朴实。

2008年高考后,黄昊报考了南华大学临床医学专业,成为一名医生的种子在心里发芽。2013年,他进入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攻读神经外科硕士学位。2016年,黄昊进入湖南省脑科医院,接受为期两年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2018年通过公开招聘,正式成为该院神经外科一病区的一员。

这10年的求学路回顾起来看似简单平常,却浸透了一个医学生日复一日的专注和积累。期间,黄昊很少外出,更别提旅游。“他不是在医院看病,就是宅家里看书。所以,他皮肤超白,比我们所有护士都白。”同事雷国琼说。

尽管如此,黄昊从不觉得生活单调、枯燥,也不会因超强的学业和工作任务而感到焦虑。相反,医学海洋的浩瀚,神经外科的魅力,让他忘我地投入其中。


黄昊专注于医学工作

“二三十岁的年纪,可以很丰富多彩,但是医学生不行,他们需要比其他人付出更多,可以说很苦,也可以说很充实。当能走上临床,能用自己的技术治病救人,那种成就感和幸福感,是常人无法体会的。”湖南省脑科医院神经外科一病区主任、主任医师邹叔骋说。

沉稳,一点就通,吃苦耐劳。这是邹叔骋对黄昊的评价。在邹叔骋眼里,一个优秀医师所必备的品质,这位年轻人身上都有。

身披20斤重的铅衣,进行介入手术

湖南省脑科医院是省内少数几家通过国家卫生健康委脑卒中防治工程委员会认证的国家高级卒中中心,也是湖南卒中联盟主席单位、湖南省脑疾病医学中心,承担着区域内卒中救治的重要任务。卒中来势凶猛,危害甚强,对救治时间要求高,需要医护人员时刻待命、争分夺秒。

作为卒中中心的一员,黄昊的压力自然比其他科室的同龄人大。他索性租房在医院附近。只要有电话,他总是最快抵达医院。而介入手术室,是这个年轻医生的主战场。

介入手术是脑卒中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具有定位精准、微创、并发症少、疗效明显等特点。但是介入手术必须在X线透视下进行。X线有一定辐射性,介入医生必须在充分保护的情况下进行手术,否则会导致严重的健康问题。

选择介入技术,一开始,黄昊的父母并不支持,劝他改选神经外科其他方向。但黄昊告诉父母:“介入治疗效果好,对患者帮助大,总要有人做。而且现在有这么多同行从事介入,并不是我一个人孤军奋战。”他的这份执著最终得到了父母的理解。

为了减少射线影响,介入手术前,黄昊必须穿上近20斤重的密不透风的铅衣。一场手术一般需要2-3个小时,遇上复杂的病例甚至需要5-6小时。手术结束时,他往往已经汗流浃背,精疲力尽。“刚开始确实有点吃不消,但坚持下来就习惯了。”这个稍显瘦小的医生,身上有一种不容置疑的平静和力量。

每次介入手术前,黄昊都好穿上厚重的铅衣。

精益求精,不负患者重托

前不久,黄昊值晚班时接诊一位49岁的中年男性患者。他突发头痛,伴恶心、呕吐,检查显示患者患前交通动脉瘤,蛛网膜下腔出血并破入脑室,性命危急,必须紧急手术。

第二天早上8点30分,黄昊穿上铅衣,配合主任医师刘坤,为患者实施了“主动脉弓+全脑血管造影+前交通动脉瘤栓塞术”。由于病情复杂,手术一直持续到下午2点才结束。而黄昊离开医院回家休息时,已经持续紧张工作了22个小时。

这样的高强度工作,对这名神经外科介入医生来说已是常态。到目前为止,黄昊已在湖南省脑科医院独立完成脑血管造影检查600余例,配合完成介入治疗100余例。“30岁,是一个外科医生刚刚起步的时候,但黄昊已经具备了独立完成手术的能力,很难得!”作为黄昊的上级医师,刘坤对黄昊的技术赞不绝口。

“除了专业水平过硬,他做人也很谦逊低调,对患者和家属从来都很耐心。”神经外科一病区护士长周惠彧补充道。在她印象中,黄昊从来没有和患者及家属红过脸,没有高声讲过话,遇到不太讲理的人,他也能不厌其烦地解释。科室曾有一个老年患者,病情稳定了,但子女不愿意接老人回家,不愿交费用,是黄昊多次沟通,反复解释,才得以妥善解决。

黄昊与患者沟通病情。

“其实,我真的很普通。”面对表扬和赞美,黄昊有些羞涩。在他眼里,刻苦专研,精益求精,耐心沟通,投入再多的时间和精力都是应当的,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当一名称职的医生,才能不辜负患者的重托。

目前,黄昊的女朋友在美国读医学博士,两人平均每天只有20分钟的视频联系时间。但是,对于医学的共同梦想,紧紧牵连着两颗年轻的心。

“今后我要继续努力,不断积累,为医院神经外科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在脑血病方面得到业内专家的认可。”对于未来,黄昊充满信心。

相关专题:匠·青春

今日热点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