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青春】盾构“小神医”黄政:在地下30米深处挥洒青春汗水

2019-05-10 17:14:07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李昆励 张鼎峰 张清] [编辑:周泽中]
字体:【

【编者按】“我们是五月的花海,用青春拥抱时代。”5月是劳动者的节日,也是青春的季节。劳动创造价值,青春编织未来。华声在线即日起推出“匠•青春”系列报道,关注一批年轻的劳动者,描摹匠人匠心,记录青春誓言。

华声在线5月9日讯(记者李昆励 张鼎峰 通讯员 张清)地下30米,50度高温,每天12个小时,工作的每一个白天都是黑夜,不见太阳,没有网络,也无法和家人联系……

他叫黄政,是中建五局长沙地铁4号线项目机电总工。1990年出生的他,过着和其它“90后”截然不同的“土行孙”式别样生活。

地下30米的盾构“小神医”

记者见到黄政时,他穿着一件胸前带泥点的中建蓝短袖T恤,一副憨厚朴实、不苟言笑的样子。这个1990年出生的重庆娃,却因为盾构机,和长沙结了下深厚的缘分。

2013年,大学毕业的黄政进入中建五局,来到中建隧道盾构分公司,成为一名盾构机维保管理员。2016年,他来到长沙,参与长沙地铁建设。

刚到长沙项目上,黄政就一手拎着黄油枪,一手提着黄油桶下到30米的隧道内,给盾构机打黄油。“很多新人不理解为什么要做这种基础的活儿,连我自己刚工作时也不明白。”黄政告诉我们,一台盾构机有400到500个黄油嘴,分布在设备的各个地方。“把这些黄油嘴的位置都记清楚了,也就熟悉了设备的构造,这是熟悉设备最简单有效的方法。”

在地下30米深处的隧道里,黄政每天都要给盾构机“捶背揉腿”,像老中医一样对设备进行“望、闻、问、切”。盾构机刀盘被卡住了他要去“把诊问脉”,盾构机一颗螺丝坏了他要去重新“接骨”,无论盾构机有怎样的毛病,他总是能够应对自如,同事们送给他一个响亮的外号——“盾构小神医”。

黄政在地铁隧道里维修盾构机。

见不到太阳的“土行孙”生活

当记者跟随黄政走进地下30米深处时,眼前的场景让我们目瞪口呆。这里没有阳光,洞内又热又潮湿,夏天温度更是高达50度。

“干我们这行的,基本上没有见过什么太阳,工作的每一个白天都是黑夜。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我们下到隧道,太阳落下的时候我们才从隧道底下上来。”黄政这样描述他“土行孙”式的生活。

由于盾构机需要每天24小时持续掘进,盾构机维保管理员必须随时待命。“一颗心都拴在设备上,睡觉都不敢睡太死,就怕临时有状况。”对黄政来说,凌晨在睡梦中被叫醒,昼夜颠倒早已是家常便饭。

黄政工作的每一个白天都是黑夜。

一条地铁串起爱和家

“我很感激长沙地铁,它让我找到爱情,成了家。”2016年,黄政第一个参与的长沙地铁项目就是4号线的汉王陵公园站。

“巧得很,女友家在圭塘站附近,我在汉王陵公园站工作,都是4号线的站点。”黄政开玩笑说,“确保盾构机不出故障,早点挖到女友家,这都成了当时工作的动力之一。”

玩笑归玩笑,为了长沙地铁4号线的顺利完工,付出的艰辛与汗水,只有黄政自己知道。

2016年6月,长沙地铁4号线汉王陵公园站进入盾构始发前的紧张筹备阶段。“当时全天24小时,我的电话就没停过……”为了盾构机能顺利始发,黄政带着他的团队通宵达旦地工作,就为了在每道程序中节约出一点点时间,提前始发。

盾构机顺利始发后,同事们都在为完成这一重大节点而欢呼雀跃之时,黄政却趴在台车顶上只有三四十公分的狭小空间里睡着了。

2013年参加工作至今,黄政辗转于深圳、南宁、长沙等地铁工地,地铁成了连接家与工作的桥梁,而他自己也成为盾构机拆装及维保方面的“高手”。

相对于“小神医”,黄政更愿意称自己是一名盾构机械师,“我们像医生一样对盾构机进行实时监管设备,解决故障,保证施工顺利进行。”

5月26日,承载黄政青春和汗水的长沙地铁4号线将试运行,他表示一定要去乘坐第一班地铁列车,“要走出隧道,看一眼地面上的地铁4号线。”

相关专题:匠·青春

今日热点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