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精神三湘行】苏曙明:25年只做一件事

2019-05-07 06:34:07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肖祖华 邹靖方 黄钰] [编辑:印奕帆]
字体:【

25年只做一件事

——记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湘字号”传统技艺酿酒大师苏曙明

2018年1月16日,湖南湘窖酒业有限公司,苏曙明(中)和工友们在进行开窖鉴定。(资料照片) 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傅聪 摄

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肖祖华 邹靖方

通讯员 黄钰

4月25日上午,湘窖酒业酿造车间,机器轰鸣。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湘字号”传统技艺酿酒大师苏曙明,正领着大伙开窖、出糟、拌料、上甑、蒸馏、摘酒……

这样重复、枯燥、繁杂的工作,苏曙明一干就是25年。25年里,苏曙明一丝不苟,反复磨砺,用心琢磨,终成大师。

一丝不苟,反复磨砺,用心琢磨,或许,这就是中华数千年酿酒文化这一“活”技艺能“活下去”的奥秘所在。苏曙明告诉记者,古法酿造工艺,保证了品质的稳定,贵在坚守,不毛不躁,动作要领拿捏恰到好处,团队协作,代代相传。

技艺传承贵在坚守

1994年,刚从邵阳市第一技校毕业的苏曙明,进入邵阳市酒厂(现湘窖酒业),跟着师傅陶觉平学习酿酒技术。

那一年,他19岁。

刚进入酒厂,苏曙明被安排做起糟、酒醅拌料、摊凉工作。

考虑到长远发展,师傅要求他把基础工序先学好。为学到师傅的上甑技术要领,在做好本职工作之余,苏曙明每天都给师傅打下手。师傅上甑的时候,他都站在一旁仔细观察,用心记下每个手法、动作,并拿起铁锹在一旁模仿。

师傅被苏曙明的诚心打动,手把手地教他上甑,把动作要领和“轻、松、准、匀、平、薄”的精髓一一告诉他。

苏曙明一遍一遍地练。

1997年,酒厂组织上甑技能比武,22岁的苏曙明以优异的成绩获得第—名,并于同年成为酒厂最年轻的班长。

2018年,在由湖南省总工会主办的“湘字号”传统技艺工匠竞赛——湘酒(拌料、上甑、量质摘酒)技能竞赛决赛中,苏曙明一举夺冠。

“酿酒工人贵在坚持。枯燥与倦怠情绪谁都会有。当我越明白酿酒原理,就不再觉得酿酒工作枯燥乏味,只想沉下心来,更加努力学习酿酒知识,提高酿酒技能。”苏曙明表示。

“看花摘酒”显绝活

“看花摘酒”是苏曙明的另一个绝活。厂里的老师傅都佩服他,这个是他日积月累用心积淀的结果,考验的是对酒的熟悉度,通过对新出酒的酒花消失速度来定酒的度数、等级。苏曙明能将判定结果误差控制在0.5度以内。

4月25日,苏曙明向记者展示了这一技艺。他拿起一个不锈钢杯,接下刚蒸馏出的酒。酒落入杯中打出酒花,苏曙明瞧了一眼便说:“酒头,60度左右。”湘窖酒业工会主席蔡军球告诉记者:“外行人从中只能看出是高度酒还是低度酒;有些经验的酿酒师傅,能大概判断出这是50度酒还是60度酒。但要想像苏曙明这样精确到0.5度的误差范围,还需要常年的积累和用心的观察。”

在苏曙明眼中,古法酿酒工艺由原本纯人力劳作,现已加入机械辅助,形成流水作业。虽如此,酿造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必须做到极致,才能保证酒品稳定。

代代传承让技艺“活”下去

“在酿造车间,班组长就是师傅,组员就是徒弟,一个班组就是一个传承系统。”蔡军球表示。

苏曙明的师傅虽然已转岗做销售了,但他留给苏曙明的技艺、精神却让他久久受用。而这种传承在湘窖酒业的酿造车间还在一直延续。

50来岁的唐广文在苏曙明班组工作了5年。以前只图完成工作了事。在苏曙明带动下,他端正劳动态度,勤学苦练。2016年,在公司举办的技能比武大赛上,师徒两人分别获得了“技师组”一等奖、“员工组”一等奖。

苏曙明告诉记者,酿酒一环扣一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酒质就会受到影响。作为班长,不仅要专注自己的工作,还要帮助大家一起完成好工作。

2016年,苏曙明带领的原酿酒二车间4班,成为“全国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

正是这种代代传承,古法酿造技艺才能在湘窖湘业长久“活”下来,保障了酒的品质稳定。近年来,湘窖酒业发展步履稳健,逆势上升,逐渐成长为湘酒的领头羊。

■工匠感言

高手之间的较量,决胜在毫厘之间,技术不过硬,几乎没有获胜的机会。一丝不苟,反复磨砺,是我掌握绝活的要领。

相关专题:工匠精神三湘行

今日热点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