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在扶贫一线】“吃水”家家甜

2019-04-30 06:46:07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朱玉文 孟春绒 罗奋飞] [编辑:周泽中]
字体:【

4月26日下午,永顺县三家田村16组,村民周金萍使用自来水洗菜。

朱玉文 罗银 摄影报道

新湖南客户端·华声在线记者 朱玉文

通讯员 孟春绒 罗奋飞

“吃水”,是“两不愁三保障”中“不愁吃”的重要内容。记者蹲点采访的永顺县,在水利扶贫中把解决贫困群众“吃水”问题作为头等大事,为贫困地区实现“喝上干净水”提供了样本。

“井里的水放一天就会变成锈黄色,山上的水也不蛮干净,吃水是个恼火事。现在,喝的是山泉水,打开水龙头就有水来。”4月25日傍晚,永顺县塔卧镇三家田村村民向昌荣的厨房飘出饭菜香味。这个曾经的贫困村,建起了自来水厂,三家田村以及周边1793户6000余名村民,喝上了干净的自来水。

2017年12月,三家田村以优异成绩通过省里考核验收,顺利摘掉贫困村帽子。省水利厅驻三家田村扶贫工作队队长吴科平,扶贫3年期满,已经返回长沙。谈起建水厂的过往,他仍然感慨万千。

建水厂的头号问题就是寻找水源。

吴科平查阅了附近3个村镇的地形图、水资源分布图和地质结构分布图,然后和村干部一起徒步寻找水源。

“车子开着没有路了,就徒步穿越三四个小时的丛林才找到水源。采到连续多日的水样后,还要送到长沙去检验水质。”塔卧镇党委副书记王焕国参与当时的水源寻找工作。

第二个问题是寻找自来水厂的厂址。

水厂与水源必须要有高度差。水源的海拔在500米左右,要保证每天供应800立方米的水,就要在海拔400米左右的地方寻找厂址。还有,地质结构要达标,必须找到符合标准的岩地。吴科平和村干部把所有适合建厂的地点找了一遍,最后从3个备选地确定了最后的厂址。

通过5.8公里的引水主管,将水源引入到了自来水厂。

一级过滤池、二级过滤池、净化池一字排开。4月25日,记者来到三家田村自来水厂,两位工作人员正在维护一级过滤池。

水也并不是免费。自来水到户价格是1.5元/吨,337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享受一定优惠政策。三家田村支书刘祖江告诉记者,三口之家,一个月5元钱左右就可以喝上干净的自来水。

在永顺县,“吃水”问题正在全面解决。

位于猛洞河上方芙蓉镇列夕片区的杨木村,与猛洞河高度差500多米,全村到处都是岩洞、天坑,全年有3个月严重缺水。有山歌唱道:列夕一片坡,脚踩两条河。河里涨大水,坡上干起壳。

打井工程队先后五换井口,打断两个钻杆,几近放弃。在村民和省委网信办扶贫工作队的苦苦坚持下,最终打通了一口580米的深井,日出水量100立方米以上,解决了全村村民的饮水问题。

4月24日上午,记者在杨木村采访时,就看见有农妇在这口竣工不久的新井边上洗衣洗菜。村民告诉记者,世代居住在深山的村民第一次喝上了安全水、饮上了幸福泉。

目前,永顺县又将启动近30处安全饮水项目建设,全县所有村(社区)将实现安全饮水全覆盖。永顺县水利局局长谢深洪介绍,随着新的一批安全饮水工程的实施,农村集中供水比率、自来水普及率、供水保证率、水质合格率、农村供水工程运行管护水平都会得到大幅提升,补好补齐永顺县贫困村安全饮水短板,“吃水”不再是问题。

相关专题:记者在扶贫一线

今日热点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