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精神三湘行】泥刀砌出新境界 ——记全国技术能手、中建五局总承包公司质量管理员邹彬

2019-04-28 07:13:47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邹靖方] [编辑:周泽中]
字体:【

4月23日,长沙市人工智能和传感器产业基地项目,邹彬在精心砌墙。

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傅聪 摄

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邹靖方

“小砌匠”邹彬,是个20刚出头的农民工,可头上顶着多个耀眼光环: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技术能手、全国优秀农民工、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中国区砌筑项目冠军、湖南省2016年“十行状元、百优工匠”竞赛砌筑工决赛第一名、省直机关工会兼职副主席。

邹彬的人生才起步,就获得了如此多的荣誉,不禁让人为之赞叹。

勤奋好学,砌筑手艺日益娴熟精湛

邹彬是个地道的农家子弟,出生在湘中大山深处。幼年的梦想就是走出深山,到外面的世界闯一闯。

邹彬刚满16岁,他就跟着父辈在建筑工地摸爬滚打,和灰浆、担泥沙、挑砖头……工地上的脏活、重活总离不开他。

干砌筑工的邹彬,早就有学一门手艺的雄心壮志。他勤奋好学,只要是砌筑方面的知识,他都会刻苦地去学习、琢磨。

同事发现他常常偷偷地学习老师傅的手艺,经常背着师傅操起泥刀练习。

一天下午,一位老砌筑工回到工场,发现自己未完成的那面墙“长高”了1米多。仔细一瞧,“长”上来的墙质量并不比自己砌筑的差。

一打听才知道,“长高”的部分墙体出自邹彬的手。

从那时起,邹彬就开始玩起了泥刀。谁都没有想到,泥刀一到他手里,就玩出了新境界。

一面12平方米的墙,别人要砌一天,他只要半天;更重要的是,他砌的墙,砖面清清爽爽,不沾泥带水。

邹彬干活一向对自己要求特别严,每做一件事,都会反复推敲,多次试做。随着一块块砖的砌合、一面面墙的完工,邹彬的技术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在诸多工地几年摸爬滚打,其手艺日益娴熟精湛。

精于技艺,把砌墙当作雕琢艺术作品

一般说,手艺功夫学起来并不难,但要达到精通境界,并不容易。邹彬学手艺并不满足于只是学会,对各类技术都要达到精通的程度。

如砌墙,看起来简单,把墙整齐地砌起来就行了,可邹彬并不这么认为,他每次都要把砌墙作为一项手工技艺来雕琢。

一次,他发现有位高级砌筑工做了一面通透花墙,其外观就像一幅雕刻作品,墙体平整如画,突出部分错落有致,他十分羡慕这样的手艺。他悄悄地将这面墙绘成草图,带回家研究,再到工地上砌筑模拟。通过刻苦钻研,如今,邹彬已掌握了10多种砌筑通透花墙的手艺。

“与其说是砌筑墙体,还不如说是在搞艺术雕琢。”工友们夸赞邹彬的手艺。

2016年,邹彬参加的湖南省“十行状元、百优工匠”竞赛活动砌筑工技能比赛,实际上就是一次泥刀雕琢艺术比赛。

参赛者要用230块砖,在规定时间内砌筑一道1865毫米长、1260毫米高、120毫米厚的清水墙,并在墙内嵌入“工匠”汉字图案,要求汉字突出墙面20毫米,勾缝清洁6毫米,且清扫干净。测评打分评判标准都精确到毫米级,每1毫米误差就扣除1分。

邹彬的作品墙面清洁、线路均匀、字体突出,各项指标都在控制范围。专家在评审时给予一致好评。经过逐项打分、严格评审,邹彬的作品以高出第二名10多分的绝对优势夺冠。

履职维权,为基层工人代言献策

邹彬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后,心情激动但也感到压力很大:“身上的责任更大了。”他不仅要加倍地干好本职工作,同时要认真履行人大代表的职责。既要为参政议政做好调查研究,又要对建筑系统乃至农民工存在的问题,以提案的形式鼓与呼。

邹彬的提案都是关注基层技术工人群体、农民工问题,反映基层声音,很接地气。

“现在国家提倡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对建筑工人的发展,这是很好机会。”邹彬认为,农民工群体可以借助国家政策,不断强化自身技能、提升个人素质,在专业化、技能化、信息化和精细化上多下功夫,成为建筑行业新时期的产业工人。

从自身的成长经历看,邹彬希望企业能够办一些适合的技校,既传授理论,也进行实际操作,工人到工地上就可以直接上手干活,不需要再跟着师傅学习。邹彬还希望社会能逐渐转变观念,尊重技术工人,消除对技术工人的偏见,“如今社会还是更偏向于学术性人才,希望以后月薪过万的技术工人能越来越多。”

两次参加全国两会,邹彬觉得自己收获很多。“我还有很多需要学习的地方,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和履职尽责能力。今后几年,我将用更多的时间去调研,关注更多社会变化,提出更多更成熟的建议。”

邹彬希望用自己的“励志”经历,鼓励更多站在人生十字路口的年轻人,去正确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脚踏实地学本领,前进的路就越走越宽广。”邹彬自信地说。

■工匠感言

学手艺并不难,难的是学深学透,纵有黄金万两,不如一技在身。

国家提倡工匠精神,说到底就是希望每一个产业工人都有一技之长,都凭自身的技艺为国家为民族为我们的事业做贡献。

相关专题:工匠精神三湘行

今日热点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