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首页 | 湖南

【师耀湖湘】龚德才:三尺讲台任遨游

2019-04-24 07:52:58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余蓉] [编辑:潘华]字体:【  
无数个挑灯夜读的夜晚,厚厚几十本的读书笔记,让龚德才站在讲台上,能脱口而出讲解无数个历史故事,旁征博引不少诗句典故……很多学生说,龚老师身上有一种“老”师的味道。 怀着对古代文学的热爱,他以拔尖的成绩考上了河南大学古代文学研究生,成为知名古文专家高文教授和宋景昌教授的学生。

龚德才在上课。(资料图片)通讯员 摄

毕业后回母校的学生和龚德才合影。 (资料图片) 通讯员 摄

龚德才的读书笔记。(资料图片) 通讯员 摄

■名片

龚德才,男,1963年生,湖南沅江人。1979年考入湖南师范大学中文系,1983年考入河南大学中文系唐宋文学专业研究生,1986年起在湖南师范大学中文系任教,先后参与中文系新闻专业教学,在湖南师大文学院新闻系、新闻与传播学院任教。20世纪90年代曾主编湖南省教材《中外文学作品选》及《中国新闻史》。

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余蓉

在湖南师范大学,有这样一位老师:他23岁来校教书,24岁就晋升讲师,是当时全校乃至湖南最年轻的讲师;33年来兢兢业业教书育人,无论是上课水平还是对学生的关心,他都是口碑最好的老师之一;但直至今日,他仍然还是一个讲师,站在三尺讲台上。

有人追捧他,戏称他是湖南师大的“扫地僧”;也有人不解,他满腹诗书,为何不写几篇能评上更高职称的论文。可他说,此生唯愿教好书上好课。

他叫龚德才,今年56岁。春阳和煦的时节,记者走进湖南师大,近距离感受这位坚守讲课一线老师的魅力。

“舍不得逃龚老师的课”

几支粉笔,一个保温杯。没有带教材,也没有PPT。龚德才的课堂很简单。

这是一节《中国历代文学作品精读》课,李白的怀才不遇带给他怎样的影响、如何寄情于山水、作品风格有怎样的变化……整堂课,一桩桩故事,龚德才信手拈来,娓娓道出,牢牢吸引住了学生的注意力。

“现在很多老师上课都用PPT了,像龚老师这样上课还用粉笔写板书的不多了。他要求我们做笔记,这样‘古老’的授课方式反而让我们更能静下心来感受古文之美。”学生李浚哲说。

“上龚老师的课非常享受。上课不带课本,一气呵成的讲述,本身就是一种震撼。”学生姜亚男说。

“最厉害的是,老师的脑子就像一台电脑,年份啊、细节啊都一清二楚。有时候,我会看下课本,比对一下对不对,但他没错过一次。”学生朱琳说。

“龚老师喜欢通过讲人物故事来让我们理解文学作品,又通过文学作品来解读人物魅力。比如李白心怀大志欲造福黎民百姓而不得,比如杜甫自己还未温饱却心怀天下穷苦百姓,这些不仅让我感受到了古代文人的济世抱负,也让我开始思考自己的人生价值。”学生熊涛说。

形式简单的课,课堂效果却不简单。不少已经毕业的学生,提起当年上过的课,依然津津乐道。虽然,龚德才从来不在课堂点名,但学生的出勤率很高。学生们说,舍不得逃龚老师的课。

“讲好每一堂课,才是最重要的”

“站在讲台上,就要对学生负责。讲好每一堂课,才是最重要的。”33年间,龚德才给很多学生上过课,还给不少新闻从业人员上过培训班。每次开课前,他都严阵以待,翻阅相关书籍,整理教学资料,手写的教案摞起来有厚厚一大叠。

当初第一次教《中国新闻史》这门课程,为了能讲好,龚德才整个暑假都泡在学校的图书馆里,有关中国新闻通史、新闻人物传记、老报人著作的书目与文章,都被他一一啃读过,算起来有数百万字,最终凝聚成每节课2000字共64节课的手写教案。他说:“我爱教书。为教好书花再多时间精力,我也甘之如饴。”

无数个挑灯夜读的夜晚,厚厚几十本的读书笔记,让龚德才站在讲台上,能脱口而出讲解无数个历史故事,旁征博引不少诗句典故……很多学生说,龚老师身上有一种“老”师的味道。在湖南师大新闻与传播学院,他是全院唯一一个不靠讲稿上课的老师。

新闻与传播学院新闻实验班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精读》课程,一直是龚德才在教。他上公开课,下面听课的都是博导、硕导。“每次,他那行云流水般的讲课方式,让我深深折服。”一位老师这样说。

“我很敬佩专心做学术研究的人”

1979年,龚德才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湖南师范大学。大学时光,他通读了《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的所有篇目,背诵了《唐诗三百首》和《宋词选》(500多首宋词),是当时公认的“第一才子”。

怀着对古代文学的热爱,他以拔尖的成绩考上了河南大学古代文学研究生,成为知名古文专家高文教授和宋景昌教授的学生。“两位老先生治学严谨,是传统的老学究做派。这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记。”龚德才说。

1986年,龚德才研究生毕业回到湖南师范大学任教。评讲师时,龚德才24岁,是整个湖南师大乃至全省最年轻的讲师。当年,他就开玩笑说:“我要创个纪录,成为一个从最年轻到最年长的讲师。”

当时,在古代文学教研室,包括颇有名望的马积高先生在内的很多老师,觉得龚德才是一个很有才华的人,以后一定能成为一个“大家”。然而“越名教而任自然”,龚德才却把精力都投入到了教学讲课上,对学术研究写论文兴致不高。

如今,龚德才和家人仍然住在学校分配的70多平方米的老房子里。一面墙的书柜中,古代文学类书籍最多。龚德才坦言,书读得多了,受魏晋风度、唐宋风骨的滋养,人的身心也进入到了古人的精神世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他反复吟诵的诗句里,就藏着他追寻的人生理想。

“我很敬佩专心做学术研究的人,对他们的研究成果也很敬佩。但我不愿为评职称而去写论文。不是写不出来,而是觉得不如用这个时间和精力去写教案。”龚德才说。

从教33年,龚德才桃李无数,其中在湖南师大新闻与传播学院工作的就有17名,都已获评教授、副教授。朋友和家人劝龚德才写几篇论文,弄个副教授说出去也好听点,但他从来不接话。他说:“30年前,我都不想这个事,现在更不想了。”

放弃写论文评职称的龚德才,承担的课时却很多。有时,他一天要上7节课,下午4节,晚上3节。下午和晚上中间的空隙只有半个小时,他连回家吃饭的时间都没有,就买一包方便面泡了吃。“院里给我安排多少课我都上,教书我从不觉得苦。人的一生最宝贵的是时间,我就想花在自己喜欢的事情上。”龚德才说。

“不做提包就走的老师”

2017年,新闻与传播学院每个班推选一名最喜爱的老师,一共30个班,龚德才得票最高。学生选人大代表时,龚德才的票数也排名第一。

“只要学生投票的评选,龚德才得票都很高。”一位老师说。

“教书育人,不仅仅是在课堂上。我不做提包就走的老师。”龚德才说。

早些年的一个端午节,龚德才给3个大班一起上古文课。上课前,他问:“今天过节,你们吃了粽子没有啊?”台下100多个人齐声喊:“没有!”课间时,他便叫3个班长过来,自掏腰包请全体学生吃粽子。龚德才说:“大多数同学远离家乡,请他们吃粽子也不是一件很大的事,但他们也许会记一辈子。”

有一年冬天,他请学生们去自己家包饺子吃,学生们不会包。他一个人包了所有的饺子。

15级编导班要拍毕业展映片《归来的少年》,片中主角马积高先生的扮演者找不到。怎么办?学生们想到了他。化妆,换衣服,一个镜头不行再来一个。几天的拍摄,龚德才和学生们忙得团团转。龚德才8岁的儿子,也被挑中来演一个角色。小家伙一开始不乐意,龚德才就做工作,一连拍了好几天。

学生们要实习,只要跟龚德才说,他就会到处联系人,推荐他们去各个新闻单位实习,有求必应。

毕业生回母校,龚德才都是他们必定要见的老师。龚德才说:“这让我很欣慰。学生毕业多年后还能记得我,也体现了我工作的价值吧。”

■手记

无教学,何大学

余蓉

第一次采访龚德才,是在一间逼仄的茶室内。这家小小的店铺在湖南师大教职工住宅小区里,周遭时不时传来居民的吆喝声、棋牌室的喧闹声。龚德才在昏暗的光线下,在茶水升腾起的雾气里,跟我讲他最爱的古代诗词描述的田园画卷,让我穿越喧嚣,心驰神往。

第二次采访龚德才,是在湖南师大的教室里。他站在讲台上,用抑扬顿挫的语调、潇洒工整的板书,讲述李白在不同的人生游历中写就的名篇,牢牢吸引住了学生的目光,也让我陶醉其中。

不同的场合,龚德才讲述的古代文学,都散发着同样的魅力。我也想成为他的学生,在他的带领下徜徉古人的精神世界。

都说一个人的气质,藏在他读过的书、走过的路里。饱读诗书的龚德才,有着随性洒脱包容的气质,也颇有“可为”“不可为”的坚持。

读大学时是公认的才子,又是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研究生,写几篇能评职称的论文,对于龚德才来说,并不是什么难事。然而,因为“志不在此”,龚德才写了几篇就没写了,哪怕它能给他带来现实的利益。

“钱我够用,副教授、教授这些职称我也看得很淡,那又何必为了这个来写几篇滥竽充数的论文呢?”这样的龚德才,在当下的高校里确实算是一股清流。对比敷衍教学、为评职称而涉嫌学术论文造假的“梁莹”们,显然,大学需要更多的“龚德才”。

一直以来,论文备受关注。其实,人们并不是简单地反对论文,只是反感“唯论文化”的倾向。在当前职称体系中,论文有其重要性和必要性,但任何一种体系,就怕“华山一条路”。无教学,何大学?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多次提到大学应该“以教为本”,要以做好本科教学为主要工作。重视教师的科研能力并没有问题,但教学能力强且兢兢业业在教学一线工作的教师们,也应该获得应有的待遇。

近年来,教育部门一再提出,深入推进高校教师职称评审制度、考核评价制度改革,不能仅仅以头衔、资历、论文作为评价依据。在这一轮职称改革的春风下,希望更多像龚德才一样的老师能够走进“春天里”。

■评说

就教学而言,龚德才老师有那种“旧文人”“老先生”的做派。湖南师大老校长张楚廷先生主张大学应该是保守的,意思是“一千年前怎么讲亚里士多德,一千年后还这么讲”。这就是传统的力量。龚老师授课正是这样一种“大学精神”的体现。作为同事,我觉得他身上有着天真烂漫的气质,也就是率真。也许正是这种率真,让他深得历届学生的喜爱。

——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 魏剑美

腹有诗书,心存风骨。龚老师是我的老师。学生时代,我就是他的“小迷妹”。我们的“老龚”,诗烟酒茶不离。他所展现出的气质里,藏着他曾经读过的书、走过的路。

——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务处主任 李依麦

听龚老师讲《中国新闻史》《中外名记者》,真是一种享受,只盼望他的每一堂课时间再长点。脱口而出的诗句和故事,潇洒工整的手写板书,精妙绝伦的课堂讲解……他的身上真有一种“老”师的味道。他云淡风轻的气质一直影响着我,以至于再难的事情,我都能从容面对。

——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1998级学生 李弈萱

大一时,就有学长告诉我们,龚老师是一位忠厚长者。后来上龚老师的课,就能感觉得出来。龚老师性格温和敦厚,文学功底深厚。讲古文精读的时候,那些细碎的文人墨客的故事,他不用课件,不借助教案,直接娓娓道来,没有丝毫差错。这让我不禁感慨:这位老师记性真好啊!我感觉到龚老师是真心喜欢古典文学。龚老师能记住名记者的生平轶事、年份、地点名字,并用讲故事的方式告诉我们。谁不喜欢听故事呀。这大概就是他所说的“唯愿‘做好老师上好课’吧”。龚老师的板书很好,受他影响,我的笔记算是记得很好看的。

——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16级学生 王斐

(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余蓉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