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丨7张照片与常德著名剧作家黄士元的7个人生片段

2019-04-19 10:02:42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廖慧文] [编辑:潘华]
字体:【

新湖南客户端·华声在线记者 廖慧文

3月1日,著名剧作家黄士元不幸辞世。他的身后,留下了散发着泥土清香的一千多部作品。近日,记者来到他的家乡常德,到他工作过的地方,翻阅他的影像,欣赏他创作的剧目。从这七张与他有关的照片中,描绘他人生中的几个片段。

一、电影放映员送的本子

黄士元1943年出生于常德市鼎城区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只接受过小学教育。但生在常德这个“戏窝子”,他从小就对戏曲文学十分痴迷。14岁,他就开始尝试着写作,并创作曲艺作品。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1976年,黄士元在洞庭公社从事放映工作时,现任常德日报驻鼎城记者站站长帅泽鹏还在读中学,在学校看露天电影的时候认识了黄士元。“他那个时候太醒目了,我很想认识他。”帅泽鹏回忆:“当时放电影之前,他会先放幻灯片宣传政策。他很善用农民的语言,又很风趣,所以后来大家期待他放幻灯片甚于放电影。”

黄士元会怎样放幻灯片呢?帅泽鹏至今还记得黄士元在放反映水利建设幻灯片时唱的小调:“风梳头,雨洗脸。麻风细雨是好天,晴天一天当两天。”黄士元唱着朗朗上口的小调,给所有人带来了欢乐。

帅泽鹏主动和黄士元结识,向他学习编剧和写作。黄士元为了鼓励这位年轻的中学生,还送给他一个小本子,帅泽鹏保存至今。

二、生活中去摸“活鱼”

农村和农民是黄士元的“素材库”。翻阅他的照片,有许多是他在田间地头采风的场景。年轻时,他在农村的屋场里搭起凉棚,让往来的农民朋友们歇个脚,聊个天。而他就坐在那里听和记,收集新鲜的素材。写了作品,他也拿给农民朋友听。他曾对学生们说:“不管你认为自己的作品怎么样,先拿到田间地头给人们看,说给他们听。他们说好,那这个作品才能成为一部好作品。”

搬到城里之后,他也没有和农民朋友断了联系。城里的家铺着白瓷砖地板,农民朋友来做客,黄士元不让他们脱鞋。常德鼎城区艺术研究所所长、常德丝弦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朱晓玲解释:“黄老师是希望来他家的农民朋友不拘束,聊起天来更自在。”自在的聊天,让黄士元摸住了生活中的“活鱼”,写起剧本来,依然接地气。

三、民间小调的守护者

许多传统的民间小调好听,但传唱的人却越来越少了。怎么办?黄士元采风来这些小调,就自己动手整理,重新填词。填上接地气、更符合时代变化的新词,就赋予了传统小调新的艺术生命,让这些宝贵的音乐能够传承下去。

四、他的书柜

黄士元的学历不高,但他一直在自己的领域不断学习。在他的书柜里,除了湖南曲艺的相关书籍,还有《莎士比亚戏剧》《歌德戏剧》《田汉戏剧》《老舍戏剧》等中外戏剧名家的书籍,以及各类美学、艺术学著作。他时时阅读,不断汲取营养。

五、他的“高光时刻

从14岁开始尝试创作开始,黄士元的人生中有很多“高光时刻”。1986年,他写的大戏《嘻队长》走进中南海怀仁堂表演,受到了中央领导高度评价。2016年,他写的常德丝弦《生在潇湘多自豪》走进联合国,被国际友人“点赞”不断。2017年底,黄士元戏曲工作室成立,他在这里写戏,授徒,传播戏曲文化。年过古稀,仍是忙忙碌碌,依然精力满满。

六、他的最后时光

2018年9月,黄士元被确诊为肝癌晚期。他了解病情之后,十分平静,刚开始还试图瞒着家人。他说:“我要从死神那里争取来个缓刑。”病痛缠身,他仍然坚持吃饭,坚持散步,坚持创作。在医院里,他“本性不改”,观察身边医护人员,创作反映医患关系的作品《哎哟湾的笑声》;为深爱着的家乡创作《常德的路》、《常德的桥》、《常德的人》……

他仍然坚持参加工作室的会议,与搭档、与学生们讨论创作。甚至,他还在病房里收了个患严重黄疸肝炎的小伙子当学生,不仅教他创作,还教他积极面对疾病:小伙子因病情绪低落时,黄士元在一边唱起了劳动号子,振奋人心:“嗨尔哦嗨,齐心干嘞嘿!”

七、人逝歌未远

黄士元故去的3月,是油菜花盛开的时节。常德市十美堂镇油菜花节拉开帷幕。庆典上,黄士元写的常德小调被又一次唱响。

时隔一个多月,常德鼎城区草坪镇放羊坪村有活动,村里的乡村大舞台好热闹。姑娘们唱起了《快打擂茶迎客来》,也是黄士元作的词。一时间,台下的村民都在跟着哼唱。

擂茶香,歌声远。谁说这位一辈子为农民写戏的剧作家离去了呢?他明明还有长长的艺术生命,长留在世间。

相关专题:追忆农民剧作家黄士元

今日热点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