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一技之长,让梦想有更多可能
主持人: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孙敏坚
文稿撰写: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孙敏坚
摄像 龚文
后期 何佳洁 刘品贝 设计 陈萌
【嘉宾名单】
姚劲波 全国人大代表、58集团首席执行官
吴端华 全国人大代表、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株洲分公司总装分厂调整车间班组长
胡建文 全国人大代表、湖南临武舜华鸭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报告亮点】
●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从失业保险基金结余中拿出1000亿元,用于1500万人次以上的职工技能提升和转岗转业培训。
●改革完善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办法,鼓励更多应届高中毕业生和退役军人、下岗职工、农民工等报考,今年大规模扩招100万人。
●支持企业和社会力量兴办职业教育。
●让更多青年凭借一技之长实现人生价值,让三百六十行人才荟萃、繁星璀璨。
【观点】
细数今年政府工作报告里的民生“大礼包”,“促就业”是最具“期待感”的礼包之一。
拿出1000亿元失业保险基金结余用于1500万人次的职业技能培训,高职院校今年扩招100万人……政府工作报告打出的系列组合拳,也引发了代表们的热议。3月10日,三位全国人大代表做客“两会聊天室”,他们认为,掌握一技之能,不仅意味着在职场有了立身之本,更意味着实现梦想有了更多可能。
姚劲波代表:鼓励更多有条件的企业把生产线变成实训场
姚劲波代表 通讯员 摄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职业技能培训承载着实现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的重要职责。”姚劲波代表认为,此次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就业优先政策置于宏观政策层面,发放的职业技能培训“红包”,将有效缓解当前就业压力,解决国民经济主力军中小企业的技能人才短缺问题,极大提振用工市场信心,是对促就业的重大利好。
当前,中国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不少行业紧缩裁员,很多曾经的“金饭碗”黯然失色。与此同时,很多高技术岗位却面临招工难、用工荒的问题。姚劲波说,人社部2018年的数据显示,我国共有技能劳动者1.65亿人,仅占就业人员总量的21.3%;高技能人才4791万人,仅占技能劳动者总数的29%。近年技能劳动者的需求人数和求职人数比例一直在1.5以上,高级技工甚至达到2以上的水平。技能劳动者比例偏低且结构不合理,高技能人才严重匮乏,已成为制约中小企业用工需求扩大的重要瓶颈。
一边是“金饭碗不金”,另一边是“高技岗难求”。姚劲波认为,要扭转这种需求的“错位”,发展职业教育、加大职业技能培训是关键一招。
“三百六十行,每一行都需要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姚劲波以家政行业举例说,保姆、月嫂、家政员等服务水平参差不齐,用户的满意度也普遍较低。“58到家”通过引进菲律宾家政专业课程和专业老师,对劳动者尤其是农村劳动力进行专业培训,每一声问好、每一次微笑、每一个动作都有标准。“经过培训的家政阿姨,素质和能力都有保障,因此在薪资、受欢迎程度等方面有明显的优势。”姚劲波介绍,在具备了职业劳动能力之后,“58到家”还为劳动者提供就业机会。仅在湖南,就为40余万农村劳动者提供工作机会,基本实现了“一人就业,全家脱贫”的扶贫愿景。
他建议,要加快培养技能人才,提升企业培训补贴。扩大高职教育规模,产教融合,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降低学费标准,改革完善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办法,有计划地扩张高职教育招生规模,让一些已经参加工作的产业工人,有机会重新为自己充电。“另外,职业技能培训不单单是政府的事情,要发动社会的力量一起参与。”姚劲波说,没有谁比企业家更清楚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政府要出台更多的政策,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创办职业院校,鼓励企业把厂房变成校区、把生产线变成实训场,加大实操比重,培养更多符合产业发展需求的实用人才,并对实行技能岗位培训的中小企业,给予培训补贴。
吴端华代表:职业教育要与职业规范、职业道德相结合
吴端华代表 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赵持 摄
从一名“修电灯的电工师傅”成长为汽车维修高级技师,再到拥有以自己名字命名的职业教育“大师工作室”,“技能培训”四个字深深地影响了吴端华代表的人生。“没有技能培训,就没有我的今天。”吴端华说,通过高质量的职业教育,完全能够帮助更多青年凭借一技之长实现人生价值、成就精彩人生。
目前,我国已经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职业教育体系。但现行的职业院校培养模式还存在很多问题,距离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要求相差甚远。吴端华认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实践证明,没有企业这一重要主体参与,职业院校难以培养出行业、企业满意的高素质人才。他建议,要实行“学校+企业”的双主体人才培养转变,在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方案研制、专业标准和课程标准制订、实验实训、顶岗实习、毕业设计等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都要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真正实行校企协同育人。政府要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和资金支持,对参与职业教育的企业给予教育费附加返还以及减免税收和费用等政策红利;在科技项目立项、成果评定时将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作为一项评价依据。
“近年来,国家非常重视培养技能人才。我身边很多工友都希望有途径和机会学习新技术,掌握新技能,但常常找不到门路。”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拿出1000亿元用于1500万人次的职工技能提升和转岗转业培训,吴端华认为产业工人要牢牢抓住这一机会来规划、提升自己。他建议,政府要改革完善职业技能培训补贴政策和考核方式,改进高技能人才的评价方式,鼓励企业以生产为导向,在生产一线为员工做技能培训和技能评定。要进一步打通高技能人才向上发展通道,让一部分有专长的优秀中职毕业生能报考应用性本科大学,拥有更多上升发展空间。
在吴端华看来,现行的职业教育培训中,更多集中在培训职业技能,对职业素养还缺乏系统的培训与指导。“所以每次上课时我都会特地多讲一些工匠精神的故事。”吴端华建议,职业教育应该和以后的职业规范、生产过程相结合,包括职业道德精神、爱岗敬业的意识,都应该在职业教育里特别强调。要不断完善产业工人特别是高技能人才薪酬体系和创新激励机制,让更多的“技能人才”有职业荣誉感。
胡建文代表:让更广泛的群体能够接受更好的教育
胡建文代表 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童迪 摄
“政府工作报告用215个字的篇幅阐释谋划职业教育,前所未有。”胡建文代表说,政府工作报告以如此大的篇幅、如此高的站位、如此具体的举措来部署职业教育工作,标志着职业教育发展迎来了又一个春天。
“对于我们农业企业来讲,职业技能培训也非常重要。”胡建文说,舜华鸭业公司连续10多年邀请广东的畜牧养殖专家教授,每两个月来郴州为养鸭户授课,并实地到农场指导防疫;在生产加工方面,也有专家定时上门对产业工人进行技术培训,指导他们如何防范加工中的各种风险、提升生产效率、确保产品品质等。
目前,从全国来看,职业教育大规模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能力不断增强。胡建文也直言,目前职业教育的短板还很多,很多高等职业学校仍然注重知识传授、轻视技能训练。同时,企业也基本没有介入到职业教育中,这就造成了职业教育和就业的脱节。
胡建文说,纵观工业化进程,德国、日本等国家经济飞速发展的“秘密武器”,很大程度上源于职业教育提供的人才支撑。他举例说,德国的职业教育,每周3天上理论课,2天到车间实习,教师都是高级技师、高级技工或是技能方面的专家。在设备配备上,德国实训时用的是行业里最先进的设备、技术,学生们一毕业就走到技术前沿,马上就有用武之地。德国政府对职业教育的大量投入和全社会对技工的尊重,鼓励2/3的初中毕业生选择进入职业学校接受职业教育,“所以,还是要让职业院校和企业连接起来,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根据企业实际需求培养人才,突出技能与专业的培养。”
高职院校大规模扩招100万人,需要配备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胡建文建议,职业院校要聘请企业的工程师、高级技师等高技能人才甚至是企业家,作为外聘教师到学校授课,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企业实际和企业需求,也让企业更好地了解学生期待和个性特点,真正培养出具有熟练动手能力的技能人才。同时,学校也应主动输出教师进入企业挂职轮训,实现校企师资双向流动。
胡建文还谈到,政府工作报告中鼓励更多退役军人、农民工、下岗工人等群体报考高职院校,这就要求教育部门改革和完善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办法,探索高职分类招生改革,实行“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考核方式,让更广泛的群体能够接受更好的教育。同时,随着高职生源结构发生变化,需要职业院校在教学、学籍管理等方面作出调整,有针对性地开展分班教学,进行个性化辅导。
(华声在线北京3月10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