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第70个春节]老报人老姜的移动新生活

2019-02-09 13:16:30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姚茜琼] [编辑:周泽中]
字体:【

新湖南客户端·华声在线记者 姚茜琼

2月4日,农历除夕,老报人姜贻伟家里浓浓的年味扑面而来,大门贴上了老姜自己写的春联,“福”字窗花格外醒目,客厅一角的富贵竹预示新年富贵吉祥。

老姜跟家人围坐一席,正在吃年夜饭。“来,跟我们一起吃点吧!”见到记者来访,老姜热情地邀请。

老姜与新中国同岁。在人生第70个春节,老姜与92岁的母亲,以及儿子、儿媳、孙子、孙女,还有弟弟一家人欢聚一堂,互道祝福,好不热闹。

依旧保持在传媒一线工作的习惯,老姜的手机一直放在手边,每当手机“叮咚”一声来了信息,他都会下意识地点开看看。

“这个是垃圾信息。”他看后会笑笑,然后放下手机。

时而他会说:看,你们新湖南客户端的跨年直播又有新的内容了。

忽然,他对着围坐桌子边的全家人大声念:《史无前例!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拍视频向中国人民拜年!》,哈哈,这个有点意思。他显得有些兴奋,端起酒杯与家人碰杯。几分钟后,坐在他身边的记者发现他正在评论区留言:“乐见中日友好!”

“新媒体的出现,是以前根本无法想象的呀!如今我退休了,但仍然关注媒体行业的发展。”提到新媒体带来的传播方式变化,老姜啧啧称赞,“新媒体传播速度快、信息量大、涵盖面广、图文并茂,我很爱看。”

老姜放下手中的碗筷,划开手机屏幕,给记者看他下载的五六个新闻App,第一个就是新湖南客户端,还关注了很多微信公众号。“每天用手机看新闻,已经成了我的习惯了。”

老姜说,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报纸是老百姓获取信息的主渠道。1990年1月26日,是老姜到报社工作后的第一个除夕。那时,报社没有自己的印刷厂,报纸要到永兴县彩印厂印刷。除夕夜,老姜抱着两万多字的文字稿,只身来到几十公里外的永兴县,住在当地农户家的谷仓里,校对改稿。

印刷厂的排版方式还是采用半自动化照排,不仅速度慢,而且错了也没法直接修改,需要把错的内容在冲洗出来的胶片上切割下来,再把正确的内容用透明胶粘上去。老姜为了做好这期报纸,在印刷厂呆了整整一天,错过了除夕的年夜饭。

老姜高兴地说,这些年新媒体出现,传统主流纸媒运用移动通讯技术,纷纷打造自己的新媒体平台,这符合时代发展大趋势。“新媒体满足用户随时随地获取资讯的需求。前几天召开的省‘两会’,我就是通过新湖南客户端收看直播的,感觉自己就像在两会现场一样。”

作为一位新闻老兵,老姜见证了媒体从广播、纸媒、电视三驾齐驱到现在客户端、微信公众号、微博等移动新媒体百花齐放春满园。

“70年,一瞬间,新闻传播载体的变化,正是我们伟大祖国飞速发展的见证。 我相信未来越来越美好。”老姜笑着说。

今日热点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