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孟姣燕
2月4日,农历大年三十,醴陵市王仙镇三狮村张氏宗祠前坪,停满了来自湖南、广东等地的小轿车。过年了,人们从四面八方回乡探亲、祭祖。不同于往年的是,祠堂的“新生”让家乡变得更加可亲、可近。
这座重建的祠堂无疑是镇上最堂皇的建筑,面阔18.8米、进深32.28米,外加一议事楼,占地面积3000多平方米。走进祠堂,匾额、楹联讲述着家训,告诫后世耕读传家、清白明世。2018年农历十一月十六,各地张氏宗亲近6000人前来见证宗祠落成。
记者致电建祠牵头人张明秋,希望他能当面介绍幕后故事,却被婉拒。一再恳请下,才应声前来。
“其实我是刚出院,这一年建祠累的。”张明秋见到记者便开门见山,倦意在随后自豪满满的言语中消失得无影无踪。
醴陵河溪张氏宗祠始建于清康熙56年,先后经历3次修缮,延至1975年被征用为粮仓时,祠堂主体建筑被拆除。随后老祠堂便不存在了。
多年的荒芜让一些张氏乡贤心怀遗憾。“追思祖德、激励后人,祠堂要重建。”张明秋说,2012年,几位宗亲提出通过募捐重建祠堂,然而,因思想没有统一、资金不足等原因,难以实施。
在张明秋等人看来,建祠堂要尽量恢复老祠堂的恢弘大气,初步预算要七八百万元。资金哪里来,是个大问题。
2017年,建祠一事有了新突破。“捐多少算多少,剩下的我来兜底。”浦口镇张升林在外做工程十几年,是公认的“大老板”。他的慷慨表态,让大家顿时信心倍增。
紧接着,2018年正月初九,十几位牵头人成立了修谱建祠筹委会,由张升林担任主任,曾做过基层干部的张明秋被推选为“总指挥”。修谱建祠就此展开,征地建设和募捐动员同步进行。
“募捐倡议书挨家挨户发放,两个微信群随时沟通信息。”张明秋介绍,一经号召,几乎每家每户都捐钱捐物,最少的几十元,最多的便是张升林的100多万元。他说:“捐款主要还是靠‘大户’,也有村民拿出大笔积蓄,最终2800多户募集到480万元。”
张明秋说:“82岁的张振汉拿出积蓄10万元,被儿子和儿媳埋怨了好久。”2月4日,记者来到位于浦口镇的张振汉家中,只见一家人还在水塘边忙碌,一车活蹦乱跳的鱼正要发往株洲。知道记者来了解建祠一事,张振汉的儿媳主动介绍起情况:祠堂修好了大家都欢喜,捐款的心结随之化解。
张振汉一辈子依靠养鱼营生,他告诉记者:“我们二老身体都好,5个儿女务工、经商,不愁生计,这笔钱修祠堂好得多,何况又是供奉列祖列宗。”
祠堂,曾承载着国人的家族意识。城镇化在加速,人们走进城市“开枝散叶”,宗祠则成为遥远的精神家园。“看似筹钱难,实际是传统文化回归难。”张明秋说,正是因为家族意识在重新萌发,因此整个建祠过程9个月完工,预算节约到500多万元,大家都是自愿出工出力,不计报酬。
在张明秋这些熟谙家族历史、热心牵头修建祠堂的老一代人看来,祠堂已修好,决不能空闲在此。
“祠堂建好仅是开始,怀恩祭祖、联络亲情和子孙的教育最为重要。”张升林告诉记者,年后,筹委会将升级为张氏宗亲协会,联络全国乃至海外的张氏后裔,修谱工作将会尽快到位。目前,已成立助学基金,18名学生获得奖学金4.2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