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周勇军 肖洋桂
通讯员 罗志荣
1月29日,农历腊月廿四,是南方传统小年。这天,记者冒着寒风细雨,来到石门县新铺镇永兴桥村马泽松家,马泽松和他年迈的父母在煮腊肉、杀土鸡、炖羊肉,忙得不亦乐乎。
在堂屋落座后,火盆里熊熊的炭火驱走了记者身上的寒意。马泽松的母亲李银香将瓜子、糖果端出来,满脸笑容地请大家吃喜糖。
“松巴,新婚才半个月,你舍得堂客去县城打工?”村党支部书记刘德兵也来了,一进门就开起了马泽松的玩笑。“松巴”是马泽松的小名,在当地,“巴”字有“老实巴交”的意思。“我也舍不得媳妇外出,但她闲不住,非要去县城打工。县医院需要陪护,她就当护工;餐馆缺人,她就刷碗洗盘子……”说着,马泽松的脸红了。
马泽松的父亲马世珍端来了刚沏的热茶。刘德兵一语双关地说:“这茶是高山茶,先苦后甜。马泽松一家的生活,就像这茶一样。”
听到“先苦后甜”,今年70岁的马世珍点燃一根纸烟,打开了话匣子:“不瞒你们,我家先苦后甜,这话不假。以前,村里交通不便,致富无门,家里穷得叮当响。儿子39岁了还没讨上堂客,那种苦滋味真是不好受。”
李银香接过话茬:“我就这么一个儿子,讨不上堂客,怨哪个呢?怪只怪家里太穷了,谁家的姑娘愿意嫁给一个贫困户?我那21岁的外孙,每次回来就催着他舅舅找堂客,还说什么你再不找的话,就会影响外甥的终身大事了。”一席话,说得大家哄堂大笑。
马世珍一家人穷志不穷。为改变贫困面貌,马泽松拾过荒、学过农用车维修、做过木工。
2016年,石门县供销合作联社派人来到永兴桥村,开展扶贫工作,村里慢慢发生了变化。一条3.5米宽的水泥路修到了马泽松家的土屋前。在扶贫工作队帮助下,马泽松的父母在山上养起了土猪、山鸡、马头羊和蜜蜂,一年纯收入上万元。
家有梧桐树,引得凤凰来。2017年,马泽松家摘掉了贫困帽,还将土房拆除,建起了一栋两层楼房。从此,马泽松变得自信起来。有一次,他在县城的舅妈家做客时,遇到一个叫王雪兰的女子。殊不知,这是他舅妈有意安排。第一次相见,双方都留下了好印象。没过多久,王雪兰便主动上门,乐坏了马世珍和老伴。一年后,瓜熟蒂落,39岁的马泽松终于讨上了堂客。
马泽松“脱单”的消息不胫而走,全村人为他开启甜蜜生活感到高兴。刘德兵告诉记者,今年1月14日,马泽松举办婚礼,村里沉浸在喜庆中,好多人跑来帮忙。
谈起今后的打算,马泽松说:“趁着父母身体还硬朗,春节过后,我想去广东打工,等赚到钱后,再到石门县城,和妻子开一家汽车维修店。现在有这么好的政策,只要肯干,日子会越过越甜。”
这时,马泽松的手机响了,是他舅妈打来的,说农历正月初九,她23岁的孙子要结婚,请他夫妇俩一定去喝杯喜酒。马泽松爽快地答应了,并打电话将消息告诉还在县城做事的新婚妻子。马泽松打电话的声音特别柔和,看得出来,这对蜜月里的新人过得蛮幸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