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刘笑雪
“通过统一司法标准、完善司法协调机制,筑牢‘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法治防线。”1月27日,省政协委员印仕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针对我省“醉驾”犯罪案件逐年激增的情况这样“支招”。
印仕柏说,通过梳理全省2014年至2018年“醉驾”案件相关数据发现,省内受案数量逐年翻倍增长、所占全省犯罪比例五年来呈十倍增长,各地案件存在处理不平衡、地区差异大等问题,同时过度犯罪化处理给公职人员、企业和社会人员就业择业带来严重影响,造成了新的矛盾和不稳定因素。
如何解决上述这些问题,让“醉驾”案件的执法在阳光下运行?“对于驾驶人血液酒精含量达到80毫克/100毫升的案件一律起诉,导致醉驾类案件在近几年激增,占用了大量司法资源。”印仕柏建议,由政法委牵头,组织公检法机关根据《关于常见犯罪的量刑指导意见(二)》(试行)中“对于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予定罪处罚”的原则性规定,制定具体化、具有可操作性司法标准。
“严密法网,有效衔接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印仕柏认为,公安交管部门要加大查缉力度,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相衔接,检察机关认定没有必要进行刑事处罚的案件要移送公安机关,同时公安司法机关应建立联席会议等工作机制,对“醉驾”案件的疑难复杂问题进行研判、形成共识。
此外,印仕柏表示,让司法在阳光下运行,切实提升司法公信力,公开处理标准不可或缺,“一方面,可以有效解决不同办案人员在办理‘醉驾’案件中适用法律存在偏差的问题,有效避免案件情节基本相同但处理结果截然不同的情况;另一方面能够更大程度确保公正执法、斩断利益链条,提升司法公信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