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 乡村振兴】果蔬种植成增收“百香果” 双牌廖家村变乡村旅游“打卡地”

2018-12-04 21:34:06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赖泳源] [编辑:潘华]
字体:【

“精准扶贫 乡村振兴”全国网媒湖南行走近廖家村,探访村民脱贫摘帽的故事,感受村里生态宜居的乡村画卷。

廖家村的百香果种植地沿麻江畔分布,帮助村民增收致富。

华声在线12月4日讯(记者 赖泳源)在国家级森林公园阳明山脚下,一片片翠色欲滴的蔬菜果园蔓延开来,其中有百香果、葡萄、酥脆枣、芦笋等等,令人目不暇接。这里是双牌县麻江镇廖家村,2017年,整村实现脱贫摘帽。12月4日下午,由中央网信办指导,湖南省委网信办、湖南省扶贫办、湖南省文旅厅、湖南日报社主办,华声在线承办的“精准扶贫 乡村振兴”全国网媒湖南行媒体团走进该村,探访村民脱贫摘帽的故事,感受村里生态宜居的乡村画卷。

以上图片由彭俊文 杨耿 叶友朋 刘茜玉 摄

廖家村位于双牌县麻江镇中部,共有15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365人。这里林地多,耕田少,百姓外出务工比例大。未脱贫之前,留守村民大多以种植水稻为生,微薄的收入往往就是一家人生活的来源。

2015年,湖南省林业厅驻村帮扶工作队进驻廖家村,村民们的生活开始转变。土地整理、新建村活动中心和幼儿园、修建桥梁、美化麻江河风光……多个项目陆续开工,一场“大手术”过后,村里的面貌得到很大改观。

基础设施改善了,村民脱贫增收还需要产业的带动。帮扶工作队对村里的林地以及耕地进行了科学化集约管理,并根据不同性质的土地,实行流转、承包、租赁等进行开放利用,搭建村集体经济。同时,依据村里的条件,开始种植芦笋、酥脆枣等经济效益高的作物,并邀请专家进行技术指导,聘请村民协助栽种。

产业发展了,还要解决农村产业空心化和市场跟风等难题。据双牌县委副书记、县长肖质彬介绍,廖家村在长期实践的基础上,摸索出了“个体跟着集体走,集体跟着产业走,产业跟着本地优势走”的“三跟三走”产业发展模式。立足本村优势资源,瞄准市场比较优势,整合现有村集体产业注册成立种养合作联社(企业)1家,个体合作社自愿选择加入合作联社,合作联社为入社个体提供种苗、技术、品牌、营销、冷储等统一服务,以保障性价格保障个体利益。

“廖家村通过统一包装品牌、加强市场运作,实现小农户小生产与大市场大产业对接。”双牌县委副书记、县长肖质彬表示,村集体将基础设施项目、一事一议资金、符合政策要求的各类奖补资金及土地流转政策向产业集中,产业发展到哪,服务跟进到哪,实现要素保障与产业发展无缝对接。

通过不断发展,廖家村逐渐形成了“支部+公司+农户+基地”及“合作社+农户+基地”运营模式,拥有注册村办企业1家、专业合作社7家,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1个、星级农家乐1家、村集体产业4个,建成连片蔬菜水果产业带3公里,共发展美国黑提500亩、百香果300亩以及芦笋、酥脆枣、葡萄柚等果蔬350亩。产品畅销周边地区,甚至广东广西的客商也前来采购。

“我们家5口人,就靠3亩水田的几千元过日子。”54岁的村民蒋云权说,之前的生活过得紧巴巴。在村里的帮助下,短短一年时间,他就通过种植葡萄实现了脱贫。

现在,他一鼓作气地种植和养殖了45亩百香果、50多亩小龙虾与荷花鱼,仅今年就有十多万的收入。他指着池塘旁边的三层新盖小楼,乐呵地说今年能在新房里过年了。

村里产业的发展,也吸引了在外打工的年轻人返乡创业。蒋云权的小儿子蒋兆建放弃了在永州市区的工作,跑回家开网店,帮助家里和村里销售农产品。父子二人齐上阵,打通了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日子越过越红火。

蒋云权一家人生活的变化,只是廖家村脱贫增收的一个缩影。仅2017年,全村农产品销售突破1000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30万元以上,整村实现脱贫摘帽。

环境不断改善,产业不断发展,来村里旅游的客人也越来越多。“每逢周末,村支部前面都停满自驾游的车辆,游客在村里采摘水果,还在村里享用农家饭菜。”廖家村支部书记唐林说,三年时间里,村里打造了以百香果、黑提、芦笋、酥脆枣等为主的3公里果蔬产业带,发展形成廖家村蔬菜水果旅游特色小镇,每年吸引到村体验、品尝、采摘、观光、旅游游客超5万人次。

产业发展起来了,观光旅游也发展起来了,村民们的钱袋子也鼓起来了,他们纷纷感叹,生活越过越滋润。

今日热点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