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承接转移企业534家 老工业基地衡阳迸发新动能

2018-11-22 09:02:13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潘显璇] [编辑:刘畅畅]
字体:【

5年承接转移企业534家

老工业基地衡阳迸发新动能

11月20日,衡阳西渡高新区湖南盛世威得科技有限公司,工人们正在加工制作手表。

开栏语

2011年10月,国家发改委批复设立湘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湘南三市——衡阳、郴州、永州进入开放发展新纪元。7年后,湖南承接产业转移迎来“升级版”——《湘南湘西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总体方案》获批,新增湘西、怀化、邵阳三地,湖南承接产业转移迎来发展新高地。

7年的沉淀,湖南积累了哪些经验做法?站在新起点,如何实现新作为?11月20日至27日,三湘都市报记者将奔赴衡阳等六市州采访,全面反映湖南承接产业转移的亮点和成效。

从2013年至2017年,五年累计承接转移企业534家,工业税收近四分之一来自承接产业转移企业,这是衡阳市交出的承接产业转移成果的靓丽答卷。

11月20日,衡阳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郑建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衡阳作为老工业基地城市,将充分利用各种优势、打造优质营商环境,实现衡阳工业“二次崛起”。

“墙内事”企业管

“墙外事”政府办

湖南中兴网信科技有限公司是衡阳市2011年重点招商引进的企业,也是衡阳市在成为湘南承接产业示范区建设城市后最早引进的一批企业之一。

“公司主要是提供智慧城市建设与运营服务,对技术要求很高,因此公司首批员工大多是从深圳派过来的,为了解决员工的后顾之后,政府为公司员工提供人才公寓。”湖南中兴网信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龙永义介绍。

唯品会中南地区物流配送中心于2015年签约落户衡阳县,目前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中。“墙内的事情企业管,墙外的事情政府办,用地、证照办理等问题,全部是政府代办。”说起营商环境,唯品会(中国)有限公司地产部总经理蒋咏对衡阳市政府的一站式服务竖起了大拇指。

记者了解到,衡阳近年来着力打造最强执行力地级市,扎实开展“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改革,政府、非政府投资项目审批时间提速率分别达到67.6%、74.6%。2017年全国政府政务能力调查评估显示,衡阳市在全国434个市排名第19位。

衡阳钟表远销80多个国家和地区

精致的宫廷摆钟、古代计时仪器及古代钟表制作工具……11月20日,走进位于衡阳的世界钟表文化博物馆,仿佛是走进了一个钟表的梦幻王国。

作为华中地区的首家钟表博物馆,世界钟表文化博物馆于今年1月正式对公众开放,迅速成为衡阳一个新的网红地标。这个博物馆,也是衡阳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一个成果之一。

湖南盛世威得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唐灵军是衡阳人,于2003年在广州开办钟表制造企业,并将企业经营得小有名气。而在珠三角地区,从事钟表制造业的衡阳人多达上万人,这让唐灵军萌生了回乡创业的念头。

2015年,唐灵军响应衡阳市号召,将企业总部搬到衡阳西渡高新园区,投资2亿元建设了2万平方米的大型钟表产业园区和2000平方米的世界钟表文化博物馆,打造“工业+旅游”项目。

“公司生产基地搬回了衡阳,光人力成本就节约了三成。”唐灵军认为,衡阳有区位优势、政策优势、劳动力资源优势,并且在家乡创业让他有了归属感。

在唐灵军的努力下,目前公司生产的手表远销80多个国家和地区,停产30年的“南岳”牌手表也在今年涅槃重生,并一举斩获“2018中国湖南旅游商品大赛”金奖。同时,公司的品牌效应还吸引了3家钟表制造上游企业从广州搬到衡阳。

争当承接东部产业转移“领头雁”

数据显示,自2013年以来,衡阳市每年承接产业转移企业数量呈逐年上升态势,2013年,承接引进企业为40家,2017年达到154家,5年累计承接转移企业534家,新增企业主营收入133.43亿元,新增就业人数94341人,工业税收近四分之一来自承接产业转移企业。通过承接产业转移,衡阳市工业园区实现快速发展,省级及以上园区规模工业由2013年的41.1%增加到2017年的70%。

在郑建新看来,湘南湘西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成功获批,意味着衡阳将进一步融入长江经济带和粤港澳大湾区,从而推动衡阳全方位承接产业转移,促进衡阳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

“衡阳历史文化厚重,区位交通优越,产业基础雄厚,生态环境优美,矿产资源丰富,并且是国家级产业转移示范区,始终以争当承接东部产业转移‘领头雁’为发展目标。”郑建新表示,下一步,衡阳将用金字招牌集聚产业、用开放平台承接产业、用重大项目建设产业、用最优环境服务产业、用机制创新护航产业。

■三湘都市报·华声在线记者 潘显璇

相关专题:鲲鹏击浪从兹始——承接产业转移看湘南湘西

今日热点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