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阔东方潮 奋进新时代·三湘巨变——庆祝改革开放40年】

持之以恒拔穷根 砥砺奋进奔小康

2018-11-16 06:45:52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奉永成] [编辑:潘华]
字体:【

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奉永成

11月15日,省政府新闻办召开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年第13场新闻发布会,省扶贫办发布改革开放40年全省扶贫工作情况。

4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精准扶贫”重要论述指引下,我省立足“精准”,着眼“打赢”,持之以恒拔穷根,砥砺奋进奔小康,贫困地区基础设施短板不断补齐,贫困群众收入大幅提高。全省农村贫困人口从1978年的4458万人减少到2017年底的216万人,累计减贫4242万人;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78年的143元增加到2017年的12936元,书写出“全面小康”的脱贫答卷。

1. 责任层层压实,攻坚体系日趋完善

为有效推进脱贫攻坚工作,我省不断细化明确省市县乡村五级及行业部门在脱贫攻坚中的责任,掀起了“五级书记抓扶贫,全党动员促攻坚”的生动局面。组织开展了“三走访三签字”“四不两直”扶贫调研、常态化联点督查、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等活动,进一步压实责任、转变作风,提升攻坚质量。

攻坚体系日趋完善。出台脱贫攻坚责任制实施细则,建立了“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乡村实施”的工作机制,构建了责任清晰、各负其责的责任体系。先后制定《关于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的实施意见》《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实施意见》等纲领性文件,建立10个方面的保障机制等,形成了“1+10+17”为主体的脱贫攻坚政策支撑体系。坚持政府投入的主体和主导作用,近5年来全省各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投入达201亿元,累计为53万户贫困户发放扶贫小额信贷196.35亿元。广泛凝聚各方面力量合力攻坚,构建起 “三位一体”的大扶贫格局。出台脱贫攻坚督查巡查工作办法,设立“12317”扶贫监督举报电话,监督体系不留死角。出台市县党委和政府脱贫攻坚工作考核办法,实行最严格的考核评估。目前,脱贫攻坚责任、政策、投入、动员、监督、考核六大体系已日趋完善。

2. 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攻坚合力全面增强

脱贫攻坚需要动员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我省积极引导社会各界参与脱贫攻坚,攻坚合力全面增强。

对口扶贫落地见效。济南市对口支援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近20个帮扶项目已见成效;省内长沙等7市对口帮扶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7个县的力度不断加大,全省8个经济强县与8个贫困县开展“携手奔小康”行动,实现了优势互补。

帮扶力量不断加强。省人大以贯彻落实《湖南省农村扶贫开发条例》为抓手,组织全省13.3万多名人大代表投身脱贫攻坚。省政协动员全省3万多名政协委员通过“三个一”行动结对帮扶4万余户贫困户,覆盖近10万名贫困群众。省军区在桑植县开展驻村帮扶,协调团以上驻湘部队联点帮扶贫困村。

“万企帮万村”活动扎实开展。全省4688家民营企业精准对接5166个贫困村,实施项目8809个,带动61.6万贫困人口脱贫。

攻坚合力全面增强。“中国社会扶贫网”在我省率先上线,目前,全省爱心人士注册数量410.47万人,贫困户注册数169.43万户,发出贫困户需求信息157.5万条,对接成功率达71.3%,全国“互联网+”社会扶贫现场会在湖南召开。利用“扶贫日”开展各种公益活动,系列公益活动已成品牌,近5年累计募集资金超过50亿元。

3. 攻坚红利不断释放,贫困人口收入大幅增长

发展产业,斩断穷根。按照“四跟四走”产业扶贫思路,采取直接帮扶、委托帮扶、股份合作等模式,组织实施了一大批重点产业扶贫项目,引导数千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参与,带动300万贫困人口增收脱贫。

劳务输出,一人就业全家脱贫。全省有就业愿望的149.12万建档立卡农村贫困劳动力中,已实现稳定就业147.08万人。

易地搬迁,挪穷窝搬新家。到今年底全省将基本完成“十三五”70万贫困人口的搬迁任务。

发展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建立了从学前到研究生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大力开展“一家一助学”就业·同心温暖工程,帮助贫困家庭学生接受职业教育并实现就业。

保障兜底,应保尽保。实现农村低保标准和扶贫标准“两线合一”,对90.3万名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和部分丧失劳动能力且无法依靠产业就业帮扶脱贫的农村贫困人口实施分类保障。

医疗救助,防止因病致贫。建立“三提高、两补贴、一减免、一兜底”综合保障机制,全面实行县域内先诊疗后付费和“一站式”结算。全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大病救治率达到97.28%,贫困人口住院实际报销比例达到86.75%。

生态补偿,稳定增收。选聘3.6万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为生态护林员,新增森林管护面积6150万亩,带动近10万人稳定脱贫;积极培育林业产业,2017年贫困地区林业产业总值达1304.6亿元。

攻坚红利不断释放,贫困人口收入大幅增长。2017年,全省51个贫困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9319.22元。

4. 精准发力,首倡之地不断行首创之为

我省是“精准扶贫”重要论述的首倡地,在脱贫攻坚的征程中,全省上下瞄准精准,聚合发力。

精准识别,不漏一人。2014年按照贫困户建档立卡识别标准和程序,逐村逐户识别扶贫对象699万人,连续7次进行贫困人口建档立卡动态调整,把不符合标准的人剔除出去,把真正的贫困人口纳入进来,使扶贫对象更加精准。

精准帮扶,因地制宜。组织全省63万名党员干部与187.3万贫困户“结穷亲”,实现了所有贫困户都有帮扶责任人;加大驻村帮扶力度,实现贫困村驻村帮扶全覆盖。帮扶措施因地制宜,做到一村一个脱贫规划、一村一支攻坚队伍,一户一本台账、一户一个脱贫计划,全程建立工作台账。

精准退出,群众认可。完善贫困退出验收细则,强化脱贫退出基层责任,实行贫困退出“三签字”,确保脱贫退出标准不降低、程序完整、结果真实、群众认可、社会认同。

首倡之地,首创之为。 在精准扶贫的征程中,我省不断创新机制,探索出一系列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蹚出了“资金跟着穷人走、穷人跟着能人走、能人穷人跟着产业项目走、产业项目跟着市场走”的“四跟四走”产业扶贫新路子,全国产业扶贫工作现场会开到湖南,20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扶贫办的同志深入我省产业扶贫示范点观摩学习。推出以“一授、二免、三优惠、一防控”为核心的扶贫小额信贷新模式,国家五部委以我省做法为蓝本,出台了扶贫小额信贷指导意见。率先开展劳务协作脱贫试点,探索形成了“1143” 劳务协作脱贫工作模式,被人社部、国务院扶贫办作为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向全国推介。探索了“互联网+监督”模式,运用互联网技术,建设脱贫攻坚大数据平台,通过“后台比、前台晒”的方式,强化扶贫政策落地监管,有效预防群众身边的“微腐败”,得到国务院扶贫办的充分肯定。

相关专题:壮阔东方潮 奋进新时代·三湘巨变——庆祝改革开放40年

今日热点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