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实在在讲好苗寨“十八”变的脱贫经验

2018-11-03 17:57:35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王为薇 李健] [编辑:周泽中]
字体:【

侧记:实实在在讲好苗寨“十八”变的脱贫经验

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王为薇 摄影记者 李健

导读

2018年11月3日,是十八洞村精准扶贫图片展厅开展的第11天。

400平米的展厅,近200张照片,一张张幸福的面孔,呈现了十八洞人脱贫后的喜悦和感恩。一处处惊人的巨变,再现了5年来十八洞村的脱贫轨迹和致富愿景。

我们循着一张张图片,找到展厅的设计者、展览的布展人和观展的游客,从他们身上,我们不仅感受到这个湘西山乡的巨变,更体会到脱贫路上的务实之风。

走出来的“蝶变”理念

在展厅门口,有一个十八洞村数字沙盘。沙盘里,一只蝴蝶翩然起舞。这只蝴蝶是十八洞村最新的空间形态,它之所以能呈现在世人眼前,并幻化成十八洞村“精准扶贫 蝶变中国”的设计理念,源于十八洞村规划设计团队前后数月的实地调研。

湖南大学设计研究院的尹怡诚博士是十八洞村村庄规划项目负责人。

从今年7月进村的第一天开始,尹怡诚所在的十多人调研团队便开始探寻十八洞村的每一寸土地。经过一个多月反复的脚步丈量,尹怡诚对峡谷的感受越来越强烈。慢慢地,一个不为人知的U形空间浮现出来,自然地将莲台山和高名山两翼连成一体,地理形态呈现出一只蝴蝶的形状,恰好又呼应了苗族传统文化里“蝴蝶妈妈”的形象。

十八洞村的空间形态与文化内涵高度契合让团队兴奋不已,在省住建厅副巡视员易小林的指导下,“精准扶贫 蝶变中国”的设计理念应运而生。

站在数字沙盘前,触碰屏幕,跟着航拍镜头欣赏这只“蝴蝶”的山水和村寨,尹怡诚说,如果没有脚踏实地的调研和走访,没有大家的集思广益,整个展厅和村庄的形象不会这么丰满。

实实在在讲好十八洞脱贫经验

10月28日下午,见到十八洞村第一书记孙中元时,他正在十八洞村精准扶贫图片展厅与村干部商量湘鄂渝黔四省市政协助推武陵山片区旅游产业扶贫合作座谈会与会人员的参观接待事宜。

聊起展厅图片和文字内容的设计,孙中元说,最初,村支两委最初的设计很“高大上”,“因为全国还没有一个以精准扶贫为主题的展厅,我们开始想做中国的NO.1,可这个思路很快就遇到了阻碍。”

如此执行下来,“显得不太接地气,因为来看展的人都是想学习十八洞村的脱贫经验,我们的重头却没有放在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上。”

很快,村支两委从十八洞村的实际出发,设计出一个以本村脱贫路径在主线的布展方案,“直截了当讲经验。”

“我们来就是想学习十八洞产业脱贫的经验”

除了感受精准扶贫首倡地的风貌,更多参观者是抱着务实的学习心态而来。

10月28日下午1时,郴州市安仁县财政局局长谭诗华急匆匆地赶到展厅,找到十八洞村支书龙书伍,“龙书记,看完这个图片展,我对十八洞产业脱贫这块很是羡慕,安仁的脱贫攻坚还要多向十八洞学习。”

谭诗华说,安仁县财政局对口5个村进行精准扶贫,145名机关工作人员对接3至5户贫困户。他希望通过学习十八洞水厂、猕猴桃和黄桃种植、乡村旅游等产业找到安仁的产业发展思路,“精准扶贫要求精准施策,贫困地区要根据本地资源禀赋、地理优势来选择产业。”

任达才是一名曾在花垣县工作数十年的老干部,望着一张村民围坐一起商量产业发展的图片,一眼认出了其中一个女孩就是正在为他做讲解的导游施芳丽。

施芳丽给大伙讲起了她家的脱贫故事。“我们一家2016年回到村里,爱人学习养蜂,最开始因不懂技术损失了3万余元,今年拜师学艺后,收入接近4万元,我和村里的姐妹们也紧跟乡村旅游发展,参加培训做起了导游,日子越过越好。”

因退休后做民俗文化调研,任达才每隔半个月就进村一趟,他将山乡巨变写成通俗的歌词:苗家住在金银窝,境内自然资源多,精准扶贫来领航,户戶脱贫奔小康……

张家界市永定区三家馆乡杜家岗村并非贫困村,10月28日这天,村支书杜修勇带着村里30名党员来到十八洞村搞党员活动,他们的第一站就到了精准扶贫展厅。

展厅导游给杜修勇介绍,十八洞的村民为了发展旅游,忍痛割舍养殖业。杜修勇感叹:“这个细节好!我们村里目前有部分村民开始种植莓茶,一亩的收入8000元左右,收益不错。但莓茶种植成本高,对技术的要求也高,很多村民还有很多顾虑,我们来就是想看看十八洞的村民在发展产业方面是如何转变思路的。”

相关专题:苗寨“十八”变

今日热点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