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9日,株洲市中国动力谷自主创新园。
傅聪 摄
上世纪90年代的长沙高新区。(资料图片)
通讯员 摄
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邓晶琎
见习记者 黄婷婷
深秋麓山,枫叶流丹。
30年前,在这块千年胜地,诞生了全国首批科技开发试验区之一的长沙科技开发试验区,后升级为湖南省第一家国家级产业园区——长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长沙高新区”)。
如今的长沙高新区,从望城坡至白箬铺,舒展140平方公里,一片片标准厂房拔地而起,催生强劲发展动能。
产业园区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一大创举。作为区域经济发展、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空间聚集形式,以长沙高新区为代表的全省144家产业园区,已当仁不让成为我省区域经济最具活力的核心增长极、改革开放最重要的“桥头堡”。
1. 初创艰难:“没有地理围墙”,开创全国先河
从经济特区到经济技术开发区,改革的果实最早诞生于中国沿海。
1984年,中央决定进一步开放沿海14个港口城市,并在有条件的地方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实行经济特区的某些政策。第一批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应时而生。
1988年,我省长沙、永州、郴州三市开始创建经济开发区,拉开了全省园区建设的序幕。
那一年,长沙加入全国首批17个科技开发试验区队伍,建设了长沙高新区的前身——长沙科技开发试验区。长沙银河新技术开发中心等35家企业首批入区。
1991年,国务院批准设立国家级长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这是我省第一个国家级产业园区。
回忆往昔,长沙高新区第一任党委书记陈松感慨:“当时我的一些好友都劝我不要到这个‘临时机构’去冒风险。”
陈松说,当时每年1600万元的启动资金不能满足开发建设需要,为了将有限的资金投入到产业建设上,他们租了一栋几百平方米的房子办公,以“拓荒牛”自勉。
直到1996年,《长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条例》实施,园区才在产业发展上有了主动权。有了“财”权的高新区,依托省内高校资源,筑“巢”引“凤”,园区发展风生水起。
可“拦路虎”也随之而来。
当时,长沙高新区的大量项目被孵化成功,但没有足够空间实现规模化生产,导致远大空调这种高新区一手扶持起来的企业,在壮大后不得不另择他地建厂;同时,袁隆平领军的国家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中科院农业现代技术研究院等诸多可转化的科研成果基地,却聚集在马坡岭地带,无法享受高新区政策。
“有政策没空间,有空间没政策”,如何破题?
在没有经验可循的情况下,长沙高新区摸着石头过河,最终形成了不增加原有面积、灵活调整政策适用范围的思路。
1997年底,在总规划面积18.6平方公里不变的前提下,由长沙市内政策区与麓谷、星沙工业高科技园、隆平农业高科技园、远大高科技园构成“一区四园”的方案,获国家批准。
就这样,长沙高新区成为我国最早的一家“没有地理围墙”的高新区。
长沙市人大常委会原主任易希文回忆,这种鲜见的新模式引发了不少争议。“那时,北京中关村、上海漕河泾、武汉东湖、南京浦口等高新区都有明确的地域界限。”
然而,“没有地理围墙”的高新区,的确为发展赢得了宝贵时机。此后,长沙高新区先后涌现出了中联重科、远大集团、三一重工等一批全国知名企业,形成先进装备制造、生物医药与健康等六大支柱产业,成功实现了“增加产业发展空间,扩大政策覆盖面”的发展初衷。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我省各类园区建设进入全面快速发展阶段,成为各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
到1998年,全省各类产业园区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50亿元,成为各地经济发展的主阵地。
2. 成长“阵痛”:急刹“圈地”风,明确功能定位
新生事物的成长总伴随着种种“阵痛”。
迈入新世纪,各地产业园区建设“遍地开花”。全省产业园区数量从1999年的60个骤升至2004年的228个。
省开发区协会秘书长张荣奎介绍,由于当时省级以下开发区无国家政策依据,均为市县政府批准设立,缺乏刚性约束机制,一些地方不考虑实际情况,设立园区过多过滥。
如,有的开发区引不来产业项目,就动员市直部门到园区建办公楼;有的城市,相邻的两个园区,相互压低地价吸引投资;有的开发区,地圈了,但并未引来项目。甚至,有的地方以开发区的名义搞多头供地、零地价供地,对经营性用地搞协议出让,在开发征地过程中对农民补偿标准过低,造成新的不稳定因素。
这并非湖南孤例。彼时,“开发区热”已蔓延全国。
一组数据可见一斑:2003年底,全国各类开发区达6015个,规划占用土地面积超过当时城镇建设用地的总量。
一场全国范围内的开发区清查整顿由此拉开序幕。开发区的审批亦同步叫停。
以长沙为例,2003年,该市把37个园区撤并了18个园区。中国长沙华夏中小企业园、长沙市宁乡服饰工业园、浏阳工业新区现代制造园、长沙市菁华创业园……如今,这些园区仅存于历史档案中。
经过清理整顿,全省园区建设走上了健康有序发展的轨道。园区整体结构进一步优化,功能定位更加明确,专业化、特色化特点进一步加强,更有利于引导有限的资金和土地资源,向有发展潜力的开发区集中,提高开发区使用效能。
如,湘潭市产业园区初步形成各具特色、凸显自身优势的产业。其中,湘潭高新区以机电及新材料产业为主,湘乡皮革工业园以皮革加工为主,双马工业园以机电和医药产业为主。
永州市形成了长丰汽车配套工业园、凤凰园工业园、萍洲工业园等一批特色园区,集聚了汽车、食品、医药、造纸等一批主业突出、特色鲜明的支柱产业。
到2005年,全省228个园区缩至76个,减少了66.7%;批准规划面积为384.84平方公里,削减了58.87%的规划用地,乱设开发区的“圈地”之风基本刹住。此后新设的省级开发区,绝大部分是对清理整顿时提请保留的产业园区实行优化升级。
3. “二次创业”:转型升级,产业集群蔚为大观
改革车轮滚滚向前,产业园区步入转型升级新轨道。
2009年2月,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促进产业园区发展的意见》,提出坚持“布局合理、用地集约、产业集聚”的原则,突出抓好招商引资、土地集约、产业集群、科技创新、环境建设等关键内容。产业园区由此逐渐走出“只有企业没有产业”的惯性思维,从“政策招商”转为聚焦产业集群的“产业招商”,产业建设按下“快进键”。
2014年10月31日,全省园区工作会议召开,提出创新创业“135”工程,有力促进了产业集聚、转型升级和园区提质。
“要依靠创新和开放‘双轮驱动’,促进产业园区加快发展。”省委书记杜家毫的重要指示,正转换为全省产业园区补齐短板、破解瓶颈、改进机制,开展“二次创业”、充分释放发展优势的强大动力。
——引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10月初,湘潭高新区国家高端装备(风电)制造业标准化试点项目,通过了项目预验收,预示着湘潭即将新增一个高端装备制造“国字号”标准化试点单位。
目前,风电机组整机制造龙头企业湘电风能引领了零部件生产、风场开发企业等40余家入驻湘潭高新区,园区已成为中部地区重要的风电装备制造特色产业基地。
——承接产业转移形成集聚。
今年6月,湘港国际物流仓储交易中心项目落地郴州高新区。该项目全部建成后,预计年实现技工贸总收入7亿元,进出口贸易30亿元。
近年来,郴州高新区紧密跟踪产业转移新动向,聚焦粤港澳大湾区,对接中央和省属大企业、优质上市公司、大型民营企业,形成了以现代物流为重要支撑的开放型经济业态。
——优势产业集群发展壮阔。
10月11日,德国大陆集团中央电子工厂项目签约入驻长沙经开区,开启汽车产业新生态。德国大陆集团中国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汤恩兴奋地说:“我们在智慧城市创新示范共建项目上将展开全面紧密的合作!”
如今的长沙经开区,聚集了上汽大众、广汽三菱、广汽菲克、长丰集团、北汽福田、众泰汽车、博世长沙、索恩格、住友橡胶等一批知名整车汽车及零部件配套企业,是全省最大的汽车产业园区。
据省发改委介绍,近5年来是我省产业园区发展最快、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集聚效应最为凸显的时期。截至10月底,全省共有产业园区144家,基本实现了市县区的全覆盖。其中,千亿园区10家,500至千亿元的园区16家,100至500亿元的园区48家。
2017年,全省产业园区以占全省约0.51%的国土面积,产出了35.97%的地区生产总值、69.7%的规模工业增加值、70.41%的高新技术产值、50.1%的实际利用外资,成为全省落实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的重要平台和有力支撑。
产业园区,当之无愧的核心增长极!
产业园区建设大事记
1984年,中央决定进一步开放沿海14个港口城市,并在有条件的地方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实行经济特区的某些政策。第一批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应时而生。
1988年,长沙加入全国首批17个科技开发试验区队伍,建设了长沙高新区的前身——长沙科技开发试验区。
1991年,国务院批准设立国家级长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这是我省第一个国家级产业园区。
1996年,省政府印发《湖南省开发区管理办法》,赋予市、州政府对经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开发区,行使地市级综合经济管理权限。
2003年2月,国土资源部召开全国电话会议,部署整顿土地市场秩序。该年12月,国家发改委、国土资源部、建设部、商务部4部委联合印发《清理整顿开发区的具体标准和政策界限》。
2009年2月,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促进产业园区发展的意见》,提出坚持“布局合理、用地集约、产业集聚”的原则。
2010年4月,省发改委印发《关于做好开发区扩区和调整区位工作的通知》,针对省政府批准的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以及专业产业园区,启动开发区扩区和区位调整工作。
2014年10月,全省园区工作会议提出创新创业“135”工程,即,重点扶持100个创新创业园,新建3000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引进5000家以上创新型企业。
2016年7月,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湖南省加快推进产业园区转型升级的实施方案(2016-2018年)》,推动产业园区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2017年12月4日,省委常委会(扩大)会议提出将2018年确定为“产业项目建设年”。
2018年,各地以产业园区为抓手,按下产业项目建设“快进键”。